03.04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近日,会理县被命名为凉山州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鹿厂镇被命名为先进乡镇;鹿厂镇铜矿村,黎溪镇河漂村、新光村,彰冠镇古桥村、富乐村、大发村、万红村、兴垣村及云甸镇沙元村、城北街道三元村、城南街道望城村被命名为示范村,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局良好。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会理县铜矿村现代石榴产业基地。黄正伟 摄

会理县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以“稳粮调结构、转型增效益、发展可持续”和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园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工作主线,围绕打造红、黄、黑、绿、蓝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落地。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会理现代烟草农业。黄正伟 摄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乡村振兴保障基础。

成立会理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中共会理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围绕打赢打好乡村振兴第一战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并全面开展《会理县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和专项规划编制,夯实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会理茭白产业。黄正伟 摄

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集聚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标攀西经济区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标准,从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善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着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小、散、特、精的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特色产业建设,促进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会理油橄榄。黄正伟 摄

着力乡风文明建设,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每村建设志愿者队伍,传播文明乡风,并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启动“百村千人”文化骨干队伍培训工作,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引导广大乡贤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深入挖掘村史村情、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发掘和保护一批有历史、有文化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风采”展示活动,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卫生家庭”等精神文明示范创建,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助推乡村优秀文化传承。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群众休闲娱乐的文化坝子。彭敏 摄

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落实“路长、街长、景长、河湖长”制度,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建立“万亩亿元示范区”,健全产业标准化和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园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作用,带动高效、生态发展。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彭敏 摄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建立紧缺人才援助机制,吸引人才下乡,支持各类人才流向乡村创业就业,引导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行业科技人员向基层流动。建立驻外农民工党支部,引导优秀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从返乡农民工中培养选拔村级各类组织带头人。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采用四川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董以军创新的柔性防渗蓄水技术修建的蓄水池,解决石榴种植缺水的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出台《村(社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十六项制度》和《村干部兼职兼薪办法(试行)》,在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充实基层一线干部力量的同时,严管厚爱村级干部队伍,并切实加强待遇保障。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城北街道三元村成立的三元红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彭敏 摄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大力实施增减挂钩等项目。由县财政存入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账户,省农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农户、返乡创业人员、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等给予信贷支持,创新乡村投融资模式。

快来听听!乡村振兴中的会理故事

会理现代农业科技园。黄正伟 摄

下一步,会理县将持续贯彻落实好各级有关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打赢打好会理乡村振兴第一战,全力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努力实现会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