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毛澤東在建國之初曾經提出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文學藝術門類多種多樣,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文學藝術的傳承過程中需要創作者繼承和創新。既要繼承以前的文學藝術傳統,又要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展現新時代的風貌。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指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個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推廣鐵器牛耕,使生產力提高,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這些學說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髮展成學派。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春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小有成就,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思想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一直到漢朝末年。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文學藝術需要百家爭鳴,在互相詰難、互相辯論、互相爭鳴中提高,而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樣用強權干預文學藝術的發展,那樣只會摧殘文化,打壓先進的文學藝術形式,也會對文學藝術的傳承起到不好的作用。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文字獄恰恰走到了百家爭鳴的反面,要求思想大一統,進而文化大一統,文學藝術也要大一統,用一個調子,簡單的幾種樣式來表現生活,哪裡還有什麼優秀的作品出現?還怎麼傳承?

真理是越辯越明瞭的,文學藝術也是如此,越是爭鳴就越能辨出真偽。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戰亂頻仍,那些國君們並不對思想家、藝術家提出什麼創作原則,也不會藉著百家爭鳴的機會搞誘殺,只是無暇顧及,或者要在諸子學說中尋求強國的道理,於是在此戰爭夾縫中,百家爭鳴的局面就出現了。

文藝界為何要提倡百家爭鳴?


建國以後,百家爭鳴也出現了一點點小高潮,不過很快就被反右、文革給打壓下去,甚至很多要爭鳴的知識分子都遭到了迫害。撥亂反正之後,百家爭鳴仍然是文藝界提倡的創作路線,只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什麼真正的百家爭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