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2019年的國慶節,我同妻子一塊回了趟她在陝西乾縣的老家,在老家住了兩天後,我們順道去西安轉了轉。

這是我第二次來西安。

上小學時,母親曾帶著我去過一次西安,但由於時間過了太久,我對西安的印象已有些模糊。只是依稀記得兵馬俑、華清池等幾個景點,以及在回民街吃了頓羊肉泡饃、灌湯包和燒烤。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把饃掰成小塊,是吃泡饃的基本功

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瞭解西安小吃的講究,知道其正確吃法,對於外地人來講基本不可能。

母親和我也是如此,兩個外行只能吃個熱鬧。我們並不知道吃羊肉泡饃,是要把饃掰成小塊的。為了趕快吃上飯,飢腸轆轆的我把饃匆匆掰成幾大瓣後,就交給了店裡的師傅。至今,我還能回憶起師傅用驚愕的眼神看著我:“這就掰完啦?”

當時的我,真是暴殄天物。

咥長安,品歷史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歷史氣息十分濃厚,甚至可以說,整座城市的脈搏已經和歷史牢牢綁定在一起。每一位西安的導遊都會對遊客說:“來西安看得不是風景,而是歷史”,甚至對於西安人管“吃”叫“咥(dié)”的方言特色,也能講出一些掌故來。

今天的西安城牆,雄偉壯闊,人氣頗高。但這只是明清兩代的西安城面貌,與盛唐時的長安城相比,已然小了許多倍。遙想當年的長安,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古城西安

許多初到西安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惑:早就知道西安小吃多,要從哪一個先開始呢?

既然身在歷史名城,咥長安,就要先從最有歷史感的食物吃起。這個使命,當仁不讓地落在了“饃”的身上。

饃,就是我們常說的“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墨子·耕柱》墨子對魯陽文君說:

“今有一人於此,羊牛犓豢,維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勝食也,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

有一個人,牛羊肉都吃不完,還要竊取別人做的餅吃。可見,餅在當時已經是比較普遍的食物了。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在西安,饃可以夾一切、泡一切。而集兩種吃法於一身的,就是水盆羊肉,一道曾經出現在《長安十二時辰》,讓張小敬大快朵頤的食物。

也許自盛唐開始,水盆羊肉就已經風靡長安了。

兩種吃法

水盆羊肉,在外地人心中,並不如肉夾饃、羊肉泡饃來得出名,但其風味,卻深得無數老饕的心。

青花大瓷碗裡,裝滿熱騰騰的羊肉湯,幾大片肥瘦相間的羊肉,一小把龍口粉絲,油花與蔥花在湯麵上交相輝映,滿屋飄香。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個人感覺粉絲是水盆羊肉裡最美味的存在

懂吃的人,會往湯裡放兩勺油潑辣子,水盆羊肉的香味能提高一個層次。

油潑辣子,沒有一個陝西人的家裡不備上一罐。用熱油激發辣椒的香氣和色澤,製作出來的紅油無論拌涼菜涼皮、吃豆腐腦,還是吃麵條或蒸餃,陝西人都少不了它。

吃水盆羊肉時,肉湯會與烤制勁道的饃分開上來,您可以自己把饃掰成小塊泡入湯中食用,吃多少泡多少,自己掌握節奏與饃塊的軟硬程度,避免了饃塊全都變軟的宿命。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自制“羊肉夾饃”

您也可以把湯裡的幾片羊肉,夾在饃裡面,再放上辣椒拌韭菜、素拼盤等小涼菜,一道自制的“羊肉夾饃”由此而成,風味千人前面,各有不同。

一口饃,一口湯,不知不覺間額頭微微發汗,吃得暢快、咥得舒服。

“錦弘”的辣子蒜羊血

也許水盆羊肉真的是一道很有“歷史氣”的美食,我在西安兩次吃它,都是在逛了博物館之後。

第一次,是去了小雁塔風景區,逛完裡面的西安博物館後,中午從小雁塔北門而出,騎上一個共享單車,五分鐘的車程,來到了“錦弘水盆羊肉”。剛一進門,外面就下起了雨,正好,踏實吃頓飯,等雨停。

這家店的饃,是把一張橢圓形的饃一分為二,呈半圓狀,叫做“月牙餅”,製作“羊肉夾饃”再合適不過。

來他們家,除了必點的水盆羊肉,還要來一份特色的“辣子蒜羊血”。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辣子蒜羊血

菜如其名,煮熟的羊血塊盛在大碗中,放入蒜末、油潑辣子、香菜,以及油鹽醬醋各類調料,一道嫩滑爽辣的拌羊血誕生了。

以血入饌,各地都有。

南京的鴨血粉絲湯自不必說,鴨血更是主角。風靡全國的重慶火鍋要燙鮮鴨血,川菜中可以把血旺與肥腸等食材同做。視角拉向東北,殺豬菜裡,除了酸菜與豬肉,更少不了豬血調味做成的血腸,蘸上蒜泥醬油調料,味道更是獨特。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東北殺豬菜,吃的是豬血腸

在內蒙等地,羊血腸也是手把肉裡的重要一環。在天津,有一家名叫“春雨羊湯館”的小飯館,裡面專賣津味羊湯和各種羊雜,其中可以在羊湯中放入羊血。甚至在外國,用動物血做成的香腸,也是一種風味美食。

辣子蒜羊血,確是西安特色,如果對血製品不牴觸,來西安時值得嘗一嘗。

“虎子”的火爆羊雜

我第二次吃水盆羊肉,是在逛完陝西曆史博物館之後。

從陝博的南門出來,向南走幾百米,有一家“虎子水盆羊肉”,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的人氣頗高。

他家人氣高,是有原因的。除了水盆羊肉外,一道“火爆羊雜”,特別能撩撥食客蠢蠢欲動的心。

咥長安,從水盆羊肉開始

火爆羊雜

羊雜並不是什麼稀奇的食材,但配上辣椒、花椒過油爆出,芳香的滋味便不勝言語了。

食辣,是川菜的傳統。辣椒在明朝中晚期由東南沿海傳入中國,但最初只被當成觀賞植物來種植。最早關於辣椒食用記載,是在貴州一個縣的地方誌中,介紹土家族人“以辣代鹽”在佐食。隨後,食辣風尚傳入巴蜀地區,進而擴散到全國。

陝西人吃辣,也是自四川傳入,這道火爆羊雜,烹飪方法就使用了川菜的麻辣味型,但將郫縣豆瓣醬從調味料中拿出,單用幹辣椒、花椒、蔥薑蒜旺火炒制。

如此做成的火爆羊雜,口感鹹鮮,麻辣交融,雖少了一分豆瓣醬帶來的油潤,卻多了一分火辣爽利,把鹹香的味道推向了極致。

也許,火爆羊雜的熱辣,水盆羊肉的實在,正是西安人性格的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