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今天(3月5日)10時57分將進入24節氣的驚蟄節氣。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

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

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陶潛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伴隨著陣陣春雷,經歷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時節,這春意也漸漸得濃了起來。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驚蟄,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啟蟄”。

《左傳·桓公五年》中,就有 “凡祀,啟蟄而郊”的記述。西漢時期輯錄的《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

據說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

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的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

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

“啟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1684年到1687年)期間改歷的時候。

至今,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驚蟄話雷神。《周禮》雲:“驚蟄,……蟄蟲始聞雷聲而動”,可見驚蟄這一節氣,與打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聲的“薰陶”下,構建出了雷神的形象。

說到這個雷神,或者叫“雷公”吧,這個神靈的形象從古到今還是經歷了挺大的變化的。最早的雷神的形象,是“龍身人頭”的,有種說法認為,中國先民構建的這個龍的形象,和雷的聲音就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最早的雷神有個龍的身子也並不奇怪了。

大約到了漢代以後,雷神才逐漸的人格化了。東漢王充的《論衡》裡面記載,當時的人們在給雷神畫像的時候,一般都是畫成一個大漢的形象,一手拿著連鼓,一手拿著上方下尖的錐子。

當時的人認為,轟隆隆那個雷聲,就是雷公用連鼓發出的;而比較尖利的雷聲,則是雷公揮錐的聲音。壯士奮揮錐,這雷公可謂是“爆裂鼓手”了。這個雷公的形象流傳時間很長,唐代敦煌石窟裡的雷公形象,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再到了後來,大概明清時期,雷公的形象又有了變化,變成長著鳥嘴肉翅,手持斧鑿的形象。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古人在構建神靈形象的時候,總是喜歡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東西加入到裡面。比如大家都認為夫妻和睦是好的,於是古人們就給很多神安排了“對象”:看著西王母很孤單,就造了個東王公給她;看著雷公沒人陪,於是設計了電母。電母的形象在典籍中出現,比雷公要晚得多。

《宋史》中說當時的儀仗隊裡有“雷公電母旗”,到了《元史》裡才說得比較清楚:電母旗上的電母,是一個繡衣、朱裙、白褲,兩手運光的巾幗英雄形象。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唐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二十四節氣之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驚蟄,農人犁地整田,開啟一年辛勞的時候。在民間,人們會在驚蟄這天吃梨以消除百病,提高抵抗力。據《本草綱目》記載,梨具有潤肺消痰,解毒等功效,適宜生食或煮水飲用,以去燥潤肺,有利於五臟和平,增強體質來抵禦病菌侵襲。

人們藉助“梨”“犁”的諧音“離”,讓病蟲害遠離牲畜、莊稼,祈盼獲得一年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