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是指什麼?

高1235678


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是一個哲學問題。無和有、虛與實分別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一切事物的存在有否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無並非真無,它是相對於有而說的;虛也並非真虛,它是相對於實而講的。宇宙萬物,所有的有都來自於無,無才是根本。實存在於虛中,沒有虛,根本就不會有實。

所以,我們在看問題時,絕對不能用片面的、單一的眼光去看,應該在無中發現有,在有中看到無,所謂虛虛實實亦是如此。只有全面地、綜合地去看問題,才能把握事物的實質,才能從宏觀上駕馭矛盾而不至於被矛盾牽著鼻子走。


漠舟


無有,虛實,是相互轉化的。無中生有,有歸於無。就象我們人,開始本無我,從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的結合開始,直至胎兒的降生,才稱為人……百年之後,又歸於無。這就是有無相生。虛實,也一樣,虛也是,實也是虛,都是人為給強加的(強之以為名),比如,冰水為實,變成水蒸氣則為虛,水蒸氣遇冷,又變成水冰。再比如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但是通過網絡我看到了你,你也見到了我,這又是真實存在的。

無有,虛實,是相對的。就象黑白,美醜等等。

無有,虛實,是相生相伴,同生共存的,作用是相互的。

《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個轂中,當中是空的,車軸才可穿過,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說,利用它的有,使用它的無。


明月無心7667


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是矛盾相互轉化的兩個方面。

我舉一個生活中簡單的例子:我們吃飯的碗。

當碗裡面是空的時候,沒有盛東西,我們看它是空碗;但是,正是它的空,才能往裡面裝下米飯,米粥,等等。碗越大,裡面的空間越大,盛的米飯,越多,碗越大,裝下的米粥也越多。這正是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二者是互相轉化的的。因此,我們就要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多角度的看問題,換位思考看問題。不鑽牛角尖,不入死衚衕。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和一切事物。


魯呦萍


《道德經》第2章說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劃線句子意思是說,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並追求美,而不知美與醜是相比較而存在,彼此相生,相互轉化;人都知道怎樣是善,並嚮往善,而不知善與惡同存一體,彼此相成。天下事物,皆是大道自然之運化,陰陽互變之造作。所以說天下事無不有陰陽,皆是一體兩面綜合體。

“故有無相生”,“故”字,即事之因,是承接上句而言。 所謂“有”是指天下一切事物,是相對於“無”而言,泛指天地人萬物皆謂之“有”。 所謂“無”是指大自然的元始狀態,非常人所理解的什麼都沒有。“無”是指一切肉眼視之不可見,只可神會,不可名狀皆謂之“無”。“有無相生”指有與無互相轉化,相生相依,相循相因,生生不已,變化無窮。

所謂從虛中看出實,大意同上,就是說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

這一句話,反映的哲學道理就是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老秦伢在哪


天下人和事物變化都有其規律,掌握變化的玄機就是格物致知,把人和事物都格明白了,天下就沒有難事了。簡單的例子:月暈知風,礎潤知雨,這叫無中看有;虛虛實實多是指人事,虛則示之以實,實則示之以虛,是古時對陣常用之兵法,若要戰勝對手,必須要有虛中看實的本事,只是其中巧妙,不足為外人道爾。


易中尋野鶴


虛與實是相互依存的!只是我們平常不發現和思考這些問題而己!“虛實”也有層次之別:虛首先是絕對的“虛無”,即什麼也不是,包括能量,所以人是無法觀察到(包括儀器堪測,因為它也不是能量),其次“虛”是能量,再次“虛”是氣體......其層次是相對性的,層層對應對比依存!

也就是說我們見到的,感知的都是在“對比”條件下產生!打個比方——房子門窗是虛的,它之所以能看得見,是因為有牆面的存在!這些道理雖然有點抽象,但領悟思考一下並不難理解!“門窗與牆面”這是日常生活所見,還有地球的外空間等任何事物均是同理!

“對比”才能體現。這是標題中“虛實”之本質!


道元易經理學


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是指什麼?

這個問題, 就相當於人們經常說的無中生有,虛中有實。無從何處來?其實無從來就在。無是何物?無是萬萬物。虛從字面上來講,好像是虛無縹緲的沒有的。但在生活中,虛中看出實是存在的。



水靈兒芳芳


要從虛中看出實來,也就是真虛假實症怎麼辨別?此證本為虛,內臟氣血不足,運化無力,因而出現腹滿腹脹腹痛,發熱等類似實證的假象。時滿時輕,為此證的特點,不似實證之長滿不減。按之不痛或痛減是另一特點。關鍵是從脈象和舌診來籤別。實證有力有神。舌蒼老。虛證細弱無力,無神。舌胖嫩



戀愛情感知識


從無到有,從虛到實。是宇宙自然演變的,世間萬物都是從無到有。這是宇宙的自然規律。大到宇宙星球山川河流。小到飛鳥魚蟲螻蟻細菌,都是從無到有從虛到實。是宇宙自然演變而來的。




biwufaiyanh


虛與實,既是人生哲理,也是哲學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