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防控之下的服务业发展,山西“瞄上”智慧产业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杜建伟报道:3月2日,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有效应对疫情促进服务业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共24条。其中,多条措施“瞄上”智慧产业——网络货运新业态、无接触服务、城市智控中心、信息增值服务新模式、物资调配智能应用研发等新名词不断出现。在这些新名词的背后,不仅仅体现对冲疫情影响的意图,更是体现了山西要推动服务业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战略。


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


  此次疫情中,强化运输服务保障是重中之重。相关部门深入研判疫情防控物资及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求及趋势,加大了煤炭、饲料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运输保障方案;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和城际交通等服务保障举措,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按照国家规定,落实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城乡物流配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优先确保疫情防控和民生社会稳定。这些都是经验,因此,在复工复产的措施中,提出要鼓励快递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


推广“无接触服务”


  此次疫情中,“无接触服务”发展迅速,因此,《措施》中提出了支持传统商贸改造升级,直指“无接触服务”。


  具体包括:鼓励规模以上优势特色企业拓展电商业务、专业电商企业与我省优势特色企业合作,对产业产品实行电商化改造。引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自建网络零售平台或利用APP、小程序、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业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支持传统零售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支持电商平台与物流配送企业通过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形式。


布局“城市智控中心”


  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措施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加快发展网络购物、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服务、数字文化娱乐、智能家居、智能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物联网、5G网络、云计算平台、城市智控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做大互联网、数字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鼓励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互动互用,联合开展疫情防控、物资调配等智能应用研发。


推出100个战略导向项目


  针对此次疫情,《措施》提出了强化项目谋划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眼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科技服务、数字信息、两业融合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关键领域,尽快推出100个对疫后生产生活具有较强拉动作用、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战略导向意义的重大项目,由省级重点调度。”充分利用网上招商、代理招商等新模式引进一批服务业合作项目,充实各级重点项目库。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用好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加大新建项目开工力度,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复工,确保项目建设按进度实施。


引进高精尖领军人才


  此外,《措施》还提出了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和加强技能人才引育。包括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加快发展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由省级技术改造资金予以支持。


  支持太原、晋中、大同、长治4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大服务业领域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及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参照各省引进同类人才的最高标准给予科研经费、安家费、生活津贴补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