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楊絳逝世兩年丨一個人一生很長,跟一個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先生仙去已兩年,世人都曾感嘆,“你們仨” 終於在天上團聚,那個文風活潑潑、點睛犀利的時代隱者阿季回家了。(轉自:鳳凰讀書)

“從此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希望的事,遲早會實現,但實現的希望,總是變了味的。”

“肉體包裹的心靈,也是經不起炎涼,受不得磕碰的。”

“我只怕人不如書好對付。他們會看不起你,欺負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負又嫉妒。”

俗話說:“三歲看老”,能寫出這些句子的楊絳,從小被父親戲稱為 “矮腳貓” ,最是精靈古怪,更是乖乖的看家小能手,父親貼心的小棉襖。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她不僅是錢鍾書的 “妻子,情人,朋友”的完美融合,更是可以為了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以自己的方式反抗一切暴力和不公平的對待,久久凝望那時代陰雲的金邊,用盡一切辦法維護知識分子那備受摧殘的尊嚴,並始終堅信,善的存在。

辛亥革命前夕,大律師楊蔭杭於美國留學歸來,到北京一所法政學校教書,晚上則去肅親王王府講授法律課。這年7月17日,楊絳在北京出生,因嫌北方穩婆力大粗暴,楊家特意花十五兩銀子請了日本產科醫生接生,後來她的姊妹說笑道,兄弟姊妹全部接生費,也不及阿季的一個零頭。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幼年楊絳

父親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他對楊絳特別鍾愛,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個姐姐中個頭最矮,愛貓的父親笑說:“貓以矮腳短身者為良。”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全家福

在父親楊蔭杭的引導下,她開始迷戀書裡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來啃,讀書迅速成為她最大的愛好。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說完父女會心對笑。

楊絳天資聰慧,善解人意,她上不和姐姐爭權,下不和弟妹爭寵,與父母相處,伶俐乖巧,溫順體貼。比方說,父親飯後吃橘子,她主動幫助剝皮,父親吃風乾栗子、山核桃等,她主動幫助脫殼去衣,果品不論乾鮮,一經她手,管保收拾得乾乾淨淨。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父親楊蔭杭

父親午飯後要休息,一幫小孩懂事,自動散去。父親有一次叫住楊絳,說:“其實我喜歡有人陪陪,只是別出聲。”楊絳乖覺,她拿了一本書,坐在父親房裡,大氣不出,靜靜地翻,遇到要上廁所,或拿什麼東西,也是如小貓行地,寂然無聲。

楊絳重返北京,起初住在東城,房東是滿族,她因此見識了梳“闆闆頭”,穿旗袍,著高底鞋的滿族婦女。滿族女子穿上這種鞋,不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來,前傾後仰,婀娜多姿。父親有一次問楊絳:“你長大了要不要穿這種高底鞋?”楊絳認真思索了一會,答:“要!”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幼年楊絳

楊絳和費孝通是振華女中同學,女中本來只招女生,但費孝通的母親與振華女中校長是朋友,怕費孝通升入其他中學遭大男孩欺負,就進了女中。

那是1923年,楊絳11歲,在這位當時的小姑娘看來,費孝通呆頭呆腦的,不會玩遊戲,楊絳與他玩過幾回後就沒勁了。阿季用樹枝在沙地上給費孝通畫過一個醜像:胖嘟嘟,嘴巴老張著閉不攏。並使勁問費孝通:這是誰?這是誰?費孝通只憨笑,不做聲。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1936年的費孝通

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東吳大學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楊絳聽到這話說:“我從十三歲到十七歲的四年間,沒見過他一面半面。我已從一個小鬼長成大人,他認識我什麼呀!”

後來,楊絳與同學結伴來北京,出了北平火車站,看到有個人探頭探腦的,原來正是費孝通。他已經第三次接站,前兩次撲了空。當年交通十分不方便,連續三次從遠在郊區的燕京大學進城接站,是很不容易的。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那時候的費孝通

楊絳和錢鍾書兩人初見,楊絳眼中的錢鍾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當時兩人只是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記下了彼此的名字,自此難忘。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蔚然而深秀”

錢鍾書寫信給楊絳,約在工字廳相會。一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 從此兩人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楊絳覺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墜入愛河)了。”

同去北平的同學周芬一次來看望阿季,說路上碰見東吳的同學,問:“見到楊季康了嗎?” 答:“見了。” “還那麼嬌滴滴嗎?” “還那麼嬌滴滴。”

錢鍾書不服,立刻反駁:“哪裡嬌?一點不嬌。”

楊絳說:“我的‘嬌’,只是面色好而已。東吳有的同學笑我‘臉上三盞燈’(兩頰和鼻子亮光光),搽點粉,好嗎?我就把手絹擦擦臉,大家一笑。”

錢鍾書不也對楊絳的臉色姣好印象極深嗎?他寫給她的七絕十章就曾這樣讚道:

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靧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錢鍾書和楊絳

楊絳與錢鍾書好上後,給費孝通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我有男朋友了。” 沒想到費孝通急了,到清華找楊絳“吵架”。費孝通認為他更有資格做阿季的“男朋友”,因為他們已做了多年的朋友。阿季說:“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現在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 費無奈只能接受。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厲害了!楊絳先生!

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家訪美,費孝通和錢鍾書不僅同行,而且同住一個房間。費孝通主動送郵票給錢鍾書,讓他寄家信給楊絳。他不知道,錢鍾書的習慣是,離開楊絳後會每天記下詳細日記,回頭面交。當錢鍾書跟楊絳談起費孝通的好心時,淘氣地借《圍城》裡趙辛湄和方鴻漸說的話:我們都是“同情人”。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和錢鍾書

費老直到晚年作文時,還把楊絳稱為自己的初戀女友,楊絳直言:“費的初戀不是我的初戀。” 徹底撇清為其暗戀一場。錢鍾書去世後,費孝通去拜訪楊絳,送他下樓時,楊絳一語雙關:“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 ‘知難而上’ 了。”

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後來楊絳懷孕了,錢鍾書對楊絳說:“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1937年,他們的獨女錢瑗在英國誕生,開始了 “我們仨” 的日子。

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門,楊絳泰然周旋,第一時間藏好錢先生的手稿。解放後至清華任教,她帶著錢鍾書主動拜訪沈從文和張兆和,願意修好兩家關係,因為錢鍾書曾作文諷刺沈從文收集假古董。錢家與林徽因家的貓咪打架,錢鍾書拿起木棍要為自家貓咪助威,楊絳連忙勸止,她說林的貓是她們家 “愛的焦點”,打貓得看主婦面。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抗戰八年中,錢鍾書與楊絳經歷了一段艱苦的歲月,儘管如此,他們在相隔兩地時仍互相通信、互致安慰。一次楊絳乘公交車遇到日本兵檢查,憤怒的楊絳低頭側視,一位日本兵竟然伸手猛地把楊絳的頭抬起來。楊絳忍無可忍,大聲呵斥:“豈有此理!” 周圍人為她捏了一把汗,日本兵卻被鎮住了,不敢造次。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錢鍾書和楊絳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到非人的對待和批鬥。楊絳不僅被搶走了翻譯稿,還被剃成了“陰陽頭”。她將女兒留在櫃裡的大辮子找出來,花了一夜把它做成了假髮頂在頭上。紅衛兵懲罰她去打掃廁所,她認認真真地將汙穢不堪的廁所擦洗得煥然一新,然後蹲在廁所裡逮著空子讀書。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一次楊絳在揭發錢鍾書的大字報上貼小字報為丈夫申辯,被揪到千人大會上做批鬥。當時文學所一起被批的還有宗璞、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著頭,只有楊絳在被逼問為什麼要替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翻案時,她跺著腳,激動地據理力爭:“就是不符合事實!就是不符合事實!” 旁人紛紛刮目相看。

錢鍾書感激妻子,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後,他在自留的樣書上寫下這樣一句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她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後,錢鍾書去世,臨終前一眼未合好,楊絳附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詩歌

哀圓圓(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圓圓去世已多年

老母心猶恨綿綿

學校盡責又盡義

家人相思不相見

昔日燈前共笑語

今朝彼此各一天

不由自主真可憐

堪嘆往事已如煙

憶鍾書(十月二日)

與君結髮為夫妻

坎坷勞生相提攜

何意忽忽暫相聚

豈已緣盡永別離

為問何時再相見

有誰能識此天機

家中獨我一人矣

形影相弔心悲悽自嘲(十月十三日)

雙頰肥滿面團團

兩眼小如花椒丸

老友相見不相識

楊絳面貌怎這般悲

大家喜歡楊絳,不僅僅因為她美麗,更佩服她經歷美好和磨難後,還能不忘初心。她對所有的贈予全盤接受,無論好壞,隨遇而安、寵辱不驚。

王小波說: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就算獨處,也不會寂寞。一個人一生很長,跟一個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楊絳對錢鍾書那句:“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錢鍾書深情表白楊絳:“從此我們只有死別,而無生離。”

一個深愛自己丈夫,一個懂事貼心的女兒,

楊絳做到了一個女人的極致。

2016年5月25日,楊絳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你們仨終於團聚了,這樣真好。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杨绛逝世两年丨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