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主要以黑陶為主?

空心樹子


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典型龍山文化),1928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遺址,並因此而得名,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後段,約相當於黃河流域的客省莊二期、王灣三期、後崗二期文化等。龍山文化由於這些文化不僅屬於同一時代,具有相似的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共性,所以往往把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稱之為“龍山時代”或“龍山時期”。該文化常見輪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薄壁蛋殼黑陶,故曾稱為黑陶文化。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

1、分佈範圍與重要遺址:主要分佈在山東省,南可達江蘇北部,北到遼東半島。代表性遺址有山東章丘城子崖、鄒平丁公、膠縣三里河、泗水尹家城、日照兩城鎮和東海峪,江蘇徐州高皇廟等地。

2、文化特徵:(1)陶器與陶文:製陶業在史前時代最為發達磨光黑陶、蛋殼黑陶),丁公陶文的發現(連筆字,多字陶文)(2)出現金屬冶煉(山東膠縣三里河發現銅錐、銅煉渣及孔雀石等鍊銅原料)(3)城址的發現:城子崖城址、壽光邊線王城址、陽穀景陽岡城址等。城子崖龍山文化城址平面近長方形,東、西、南三面城垣比較規整,北垣外凸而彎曲,城垣拐角呈弧形。城牆殘寬8~13米,大部挖有基槽。城南東西寬430米,南北長53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

陶器製作中的輪制技術十分突出,黑陶特別發達,特別是蛋殼黑陶,器壁僅厚0.5~1毫米;器表多磨光,紋飾有弦紋、竹節紋、劃紋、鏤孔和附加堆紋等;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為主,平底器次之,主要有盆形鼎、罐形鼎、三足器、高圈足豆、蛋殼陶高柄杯及鬹等。

參考文獻:《中國考古學通論》


小黑侃大山


1928年4月,當時還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吳金鼎到離龍山鎮城子崖遺址不遠的漢代平陵城遺址作假期野外考察。4月4日,他途經龍山鎮城子崖,不經意地回頭一望,路溝邊斷崖的橫截面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陽光下一條延續數米的古文化地層帶清晰可見。此後,吳金鼎先後5次到城子崖實地考察,發現了大量色澤烏黑、表面光滑的陶片,這也就是日後龍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吳金鼎很快就將自己的發現報告給了他的老師李濟先生。李濟先生於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

“蛋殼黑陶杯”,山東省博物館藏

“蛋殼黑陶杯”,山東省博物館藏

這次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學家最初稱其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國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極高的彩陶和紅陶,而以河泥為原料的黑陶可以說是4000多年前東夷民族所獨有的創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藝術品蛋殼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不要說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燒製出這樣成色的陶器都十分困難。

“黑陶罍”,壽光市博物館藏

“黑陶杯”,新鄭市博物館藏

黑陶是在燒造過程中,採用滲炭工藝製成的黑色陶器,是龍山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龍山文化的時間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黑陶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

“黑陶單把杯”,故宮博物院藏

“黑陶高柄杯”,故宮博物院藏

龍山黑陶分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以細泥薄壁黑陶的製作水平最高,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面烏黑髮亮,故有蛋殼黑陶之稱。紋飾一般比較簡單,僅以磨光透亮的光澤作為器皿的主要裝飾內容,與黑色有機結合,是黑陶顯出秀美韻致的風格之所在。黑陶的造型品種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還出現了鬲、豆、杯、鼎、等品種。

“黑陶盒”、“雙耳杯”及“單耳杯”,國家博物館藏

“黑陶雙系罐”,故宮博物院藏

黑陶的製作一般採用快輪,其器型勻稱、規整,作工精細,火候極高,質地堅硬。由於其應用範圍大多為禮器,很少用於日用器皿,所以產量較少,卻因此而彌足珍貴。龍山黑陶作為中國先民原始禮儀的載體和精緻的藝術品,具有黑珍珠般神秘而誘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