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传统电商已经告一段落,新型电商将如何发展?

龙小岩


2003年,淘宝网横空出世,带来了一种链接商家与消费者的全新模式—“电子商务”。

彼时,电商很新奇、很拉风;时间移至2017年,电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更多新模式,此时,电商很传统、很普通。

十几年高速发展到如此大的体量,在中国孕育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一批上市公司巨头,在电商格局中占据着垄断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进入行业边界打破、跨界革命创新、传统与互联网共融的互联网生态模式阶段,过去电商企业间价格、物流等基础性竞争力略显疲乏,一些更加垂直、细分,更具场景化的电商平台也逐渐成长起来。

尽管当下流量红利殆尽,在内容创业热浪的刺激下,电商却等到了冲锋“号角”。

普华永道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已经密不可分,其内容具有三大特征:基于移动技术的消费者行为、对社交化电子商务的高度响应,以及无所不在的数字支付基础支撑。

传统电商时代,用户先有需求后购买,用户对平台较依赖,商家对消费者很难有直接影响力。「社交+电商」解决了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刺激消费者模糊的购买欲望,转化成为明确的消费需求;而用户对某个好友、社区或网红的信任,将增加其重复购买率。

社交、电商相互渗透以抢占用户资源,购物信息的社交化分享使用户流量流转到电商网站。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社交;哪里有社交,哪里就有用户。电商需要流量驱动,行业巨头也希望不断抢占用户很多时间和流量。在网红风靡、内容电商兴起及大数据的冲击与推动下,社交和电商不断融合发展,电商行业已逐渐向基于社交的去中心化共享经济时代过渡。

而为了增加用户黏性,社交电商又与内容电商紧密相连,通过电影、图片、比赛、视频、音乐、影视剧等内容表现形式,将商品的体验和品牌价值文化以场景式电商销售模式传递给消费者,激发用户需求,培育了流量,待流量形成后,可实现流量共享,向其他业务线产品输血。

不管是移动电商、网红电商、还是社交电商,最终落脚点是电商,即使靠优化流量获取,用户差异化运营有了立足之地,前台包装故事的套路最后还是得回归电商后端硬实力的比拼:供应链够不够强、品质是不是足够优、价格够不够实在、配送是否及时、客服售后是不是跟得上,这些才是衡量综合实力的核心标准。

由此可见,“互联网下半场”这个热门词汇不但表达了一种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意识概念,各种商业模式的较量经历了时间的打磨之后,逐渐显露出了商业竞争的本质和核心,而在这其中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坚持。

以历史观的发展来看,数据一定是驱动未来的核心动力,但最本质一定是更加高效的运作,换句话说,商业竞争的关键一定是效率之争。

「Z」


媒体训练营


拼团系列,以拼多多为首,后续淘宝特价版,京东拼团紧跟其后。

拼多多尽管被称为坑多多,但是本身拼多多产品还就是很差。有传言,拼多多获腾讯领投,完成下一轮融资。京东尽管开了拼团,但是品类属性不匹配。如京东不是以低价品和低价转化高的单品为主。今后战场可能仅有淘宝和拼多多。淘宝招商目前也很给力,相信淘宝特价版不会像拼多多如此坑。


小程序方向。腾讯联合美丽联合集团,微选小程序电商。1月的微选当时只有女装,4月类目已经很丰富了。里面入驻的配套程序也日益完善,相信微信社交电商爆发指日可待。

而且微选平台也可以入驻许多新的小程序配套商家,流量落地指日可待。竞品有金桔小店,see小电铺。

分销模式。代表企业云集,楚楚推等。2015年集商网络,以涉嫌三级分销的手法迅速占领市场,尽管后来以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始终没有撼动他的地位。之后云集被爆985罚款丑闻,助农烂枣事件。尽管如此,我认为云集依然在社交电商领域功不可没。



楚楚推基于楚楚街背景,有先天产品和技术优势。如果社交电商平台真正做到了去中心化社交,我觉得社交产品和新品类将是重头戏。楚楚推很有潜力。

分销模式,带有争议,腾讯严打三级分销,这条路能否继续走的通,待观察。

小众导购类电商,代表有调。这类app很多,但是我个人最喜欢有调。他家的评测和选品是一大特色,最重要他家的妹子水灵,团队有生机!小众是未来电商方向,但是许多投行都不感冒。都认为不会爆,但是我认为小众电商依托互联网产品绝对是未来的方向,去中心化的社交方式,不只是爆流量走转化的路子。


基于人的社交导购平台。淘宝孵化出来了达人,倾向于卖家。有调,小众营销出来的,中立的公测平台。但是电商目前缺少社交机制,还是停留在买方和卖方。换个思维,为什么不能把知乎的管理机制放进买家中心里面去,让顾客更愿意分享,更会分享。商家被放到案板上,公众对于产品的认知得到提升。靠知识的分享也能赚钱。社交电商我觉得会爆。但是做的人很少。


懒风社群大徐


传统电商和新型电商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交。 传统电商只是依靠于互联网上的店铺,通过在线展示商铺物品进行交易,随着移动端的普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现代电商融入了社交元素,通过自己的社交圈来达成交易,这时候往往商铺展现不会显得太重要,而个人信用和评价就会占据主导。

新型电商将变得越来越社交化,网红资源越来越多,甚至变得越来越自媒体化。 从国内电商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集美优品等等,到ESG合作的跨境电商Amazon、Cdiscount、lazada、Newegg、Rakuten、Priceminister、Fnac、Mercadolibre等等,都为中国卖家带来网络销售的机遇。

另外,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跨境电商加速前行,传统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传统电商转型新型电商,衍生各种为电商服务的群体和企业,推进电商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卖家来说,学会把握机遇,与时俱进,这样才不会被潮流淘汰。


ESG跨境电商



电商都基于互联网之上,从模式上并没有什么传统,新型之分,只不过根据产品和服务内容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运营手段。

不管题主所说的新型还是传统,核心都是流量获取。

比如现在阿里和腾讯极力推崇和拼得火花四溅的新零售,核心不也是在线上流量遇天花板时,通过线下整合吸收流量再返哺线上。

不同的只是手段,核心的要点和模式都未变。

你可能更多的是想表达电商之后的运营出路。

有这么几点:

1.竞争垂直化,

过了粗放的增长期之后,领域的垂直化必须考虑,核心还是做服务,没有专业级别的服务,就陷入低端的价格竞争

2.销售场景化

现在各种直播,各种线下实体和线上结合,新零售,都是在强化场景,摆脱网上看不见摸不着极度扁平化的购物体验。

3.体验立体化

从网红到社群到商品,从知识到商品的转化,你不知道你购买产品的起因出自哪里,,先体验,先认同,再消费。新媒体的所有工具将变成新电商们的手中利器,谁先掌握,谁先受益。

不论如何千变万化,流量都是核心,新和旧的区别就再于争取流量的手段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