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增强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典型人物多

商南不想当贫困户的老曹 种香菇让他脱贫致富

6月19日,记者走进商南县湘河镇地坪村下地坪组,看到在连片的香菇大棚基地中,有人在火辣的太阳下不停地将地上的香菇棒往架子上放。

“大中午的不休息还在忙啊?”村主任曹建恒说道。

“平时忙的顾不上,这不,趁着家里的小娃娃睡了,赶紧干一会,这可是香菇上架的最后时间了,再不抓紧会影响今年的香菇产量咧。”曹振高一边说一边码地上的香菇棒。然后他热情地将大家迎进他的家中。

「增强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典型人物多

「增强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典型人物多

曹振高夫妇家有5口人,女儿已出嫁,儿子从小患有癫痫,儿媳患有痴呆,还有一个两岁的孙子,曹振高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多年以来以出卖劳动力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连年的体力活却让这个53岁的汉子在2015年得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而家中多年的积蓄也在这几年给儿子的治病中花的所剩无几。半辈子的庄稼人在得知自己不能再凭力气挣钱后,突然变的很消极,不知道能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

地坪村两委在贫困户评选核查时发现了他家的这种状况,劝他写贫困户申请,俗话说“人穷志短”,那时的曹振高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心理十分脆弱。他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说自己可以出门去打工。但家中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了媳妇罗爱香的身上,望着媳妇每天起早贪黑做着自己曾经干的体力活,最终他主动找到村主任要求写贫困户申请,并被确定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他看到村里有人承包土地准备种植香菇后,决定也种一些。村两委在知道他要种香菇后,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产业扶贫款,帮助他在自己家附近的土地上建起了半亩的标准化香菇大棚。从此,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大棚的建设管理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家的香菇长势喜人,稳稳地获得了大丰收。经过不断的努力,曹振高一家的家庭情况大有改观。如今曹振高在地坪村入股了地坪村香菇种植合作社并在地坪村修建的标准化香菇大棚基地将原有的两棚香菇规模扩大到三棚。让地坪村两委和帮扶工作队感到欣慰的是,曹振高意识到勤快的重要性。“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剩下我要靠自己让以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曹振高说。

昔日贫困户 今日“领头雁”——记商南县过风楼镇耀岭河村扶志扶智典型余兴悦

“我书读的少,但是晓得脱贫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这是商南县过风楼镇耀岭河村原贫困户余兴悦脱贫中最大的感触。

今年56岁的余兴悦是过风楼镇耀岭河村大西沟组村民。那里地处深山,条件艰苦,村民长期以来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余兴悦的父辈是耀岭河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家庭条件不好,勉强供他读完了初中。初中毕业后,余兴悦选择了开农用三轮车跑运输为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5年,余兴悦家的房屋失火受灾,家庭状况突变,住房也成了问题。驻村干部和村委会班子经过摸底调查,按程序把余兴悦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情况还没有好转,2016年,他的妻子张远英突患重病,导致身体残疾,家庭再度陷入困境。余兴悦带着妻子四处求医,不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欠下几万元的债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考验,余兴悦只有把眼泪往肚子里流,细心照顾重病的妻子,并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干出个名堂,靠双手摆脱困境。

心里虽这么想,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时,余兴悦的家里可谓一贫如洗,连生活费都拿不出来。“手中无网看鱼跳”,通过看农经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和对市场的了解,余兴悦萌生了养羊的念头,还想到了做生意,但因为没有本钱,都只是空想。

困境中,过风楼镇党政办主任陶信全成了他的结对帮扶干部,这让余兴悦看到了希望。陶信全多次到他家开展帮扶工作,看到余兴悦确实能吃苦,有一定的技术,有理想,就是缺乏资金,便鼓励他发展养羊业,并帮助他争取到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万元,还帮余兴悦在村里流转了1600亩林山,供他放羊。有了这些资金,加上自己东拼西凑的40万元,去年6月,余兴悦终于建起一个2000平方米、标准化的养羊场。

养羊场有了,不久就引进了600只羊。看着那些羊,余兴悦却犯了难,办公室及场地硬化的钱拿不出来。村“两委”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主动帮他修建了通场路、办公室、场地硬化等配套基础设施。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男人,当时竟然被感动得热泪直流。余兴悦说:“政府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他们的鼓励让我重新有了信心,再不甩开膀子干,那就有愧啊。”

通过艰辛的努力,2017年,余兴悦养的羊又肥又壮,长势喜人,年出栏羊100只;他家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光荣地脱贫了。

余兴悦的养殖场越办越好,平时到他的养羊场看热闹的、“取经”的人多了。余兴悦清楚乡亲们想的是什么,谁不想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谁想一直背着贫困户的帽子?于是,他组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7名贫困户劳力进入他的养殖场帮他养羊,贫困户既获得入股分红,还拿到了工资,学到了养殖技术。

余兴悦不但不等不靠,辛勤付出,勤劳致富,而且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还担任了村民小组的组长。他经常现身说法,宣传土地流转、产业扶贫等脱贫政策,激发乡亲们的热情,引导他们用双手致富,成了村里的脱贫“领头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