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游记 | 美食 | 好书 | 人文 | 设计 | 生活态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今年的夏天,魔都的活动好像特别的多,作为一个专业的北欧小编,当得知自己尤为喜欢的瑞典国宝级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即将开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一个专场的时候,北活君控制不住寄几了,请吃下这波安利!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英格玛·伯格曼谁许人也,你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一旦提到他的作品,你大概就是如雷贯耳了,比如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8的《秋日奏鸣曲》、《不良少女莫妮卡》、《魔灯》等著名影片都是他导演的作品。或许中国人都有一个通病,比起电影幕后的人员,对于台上的明星更为熟知,忽略了幕后工作者的付出。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瑞典国宝级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附近一个名为法罗岛的小岛上,不是法罗群岛,是法罗岛!!别走错了,就是女神汤唯和她韩国老公结婚的那座岛。至今,但凡是电影爱好者到了瑞典都会去法罗岛上的英格玛·伯格曼的故居拜访,对于电影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圣地。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或许世界上的大师都是一样的,总有一些不实那么愉快的经历,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伯格曼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路德教徒,从小生活在严厉教规下的伯格曼,并不自由,充斥了残酷和压抑,父亲对他严厉的态度让他在之后的创作之路上一直渗透淡淡的苦难。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当你生活在一个不愉快的环境中时,你就会转移注意力,或者是幻想自己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于是伯格曼从小就自我沉浸在幻想世界里,而电影便成了最好的想像力载体,沉浸太深以致他不得不努力用魔幻的景象来反应现世的东西,他一直反复强调自己一生都是在和魔鬼斗争,这点困惑在他许多重要作品中也有所反映。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晦涩难懂,充斥着对于宗教、人生、哲学的探讨,也许看完之后就觉得是一个故事,并不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但正是因为英格玛·伯格曼这种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使他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这些来自宗教的因素与伯格曼从小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伯格曼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带着他去乡村教堂布道。当时的他就通过壁画、木刻生动而通俗地了解了圣经故事。多年以后,童年记忆中的宗教后来成为伯格曼诸多电影中的母题,如电影《第七封印》中,频频出现有路德教的图腾与教规。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1937年,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给了他最初的灵感和启示,50年代之后,伯格曼正式进入电影圈,作品也更加的丰富,《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一系列经典让他迅速跻身世界名导行列。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对当代很多导演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国“新浪潮”导演吕克·戈达尔,美国黑色幽默大师伍迪·艾伦,意大利电影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还有中国的李安导演。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2006年,李安导演前往法罗岛拜访偶像英格玛·伯格曼,情难自抑。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在伯格曼面前竟然像个小影迷,像小孩子一般失声痛哭起来。一切皆是因为伯格曼的电影在世界电影殿堂的至尊位置。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伍迪·艾伦对《时代》杂志说“伯格曼的电影是任何一个电影人都想拍摄的,哪怕只拍出其中的一部。”而费里尼也曾说“把我和伯格曼相比是在恭维我”。更为形象的描述伯格曼在电影的地位当推伍迪·艾伦这句话:我曾有幸与英格玛·伯格曼共进晚餐,在他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房屋粉刷匠坐在毕加索旁边。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不过这位世界闻名的电影大师,瑞典视为国宝级的人物已于2007年7月30日,在睡梦中于法罗岛的家中安详地过世,享寿89岁。

向大师致敬:

今年是英格玛·伯格曼100周年诞辰,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将呈现这位世界级电影大师的11部经典作品。其中包含了《处女泉》《犹在井中》《第七封印》,一起来看看这些经典的电影简介吧。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01

秋日奏鸣曲

豆友说:我最深爱的人,伤我总是最深,进退总无法选择。 伯格曼的细腻,看似温存平静,实则波涛汹涌。大量的近景脸部特写配合让英格丽·褒曼和丽芙·乌曼的演绎简直天衣无缝!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此片获得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两项提名,并拿到该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是公认的伯格曼后期的巅峰之作,也是一代影后英格丽·褒曼在大银幕上的谢幕之作。

02

芬妮与亚历山大

豆友说:伯格曼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似于北欧版“红楼梦”+“哈姆雷特”。现实主义和神鬼魔法并存,舞台剧风格和意识流结合。伯格曼对一生的主要创作主题(如童年、死亡、宗教、家庭关系)都作了探讨,并给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

获得第56届奥斯卡四项大奖——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奖。也号称是“最平易近人的伯格曼电影”。影片中描绘了瑞典人的圣诞节,也让它成为很多瑞典家庭每逢圣诞必看的经典电影。

03

处女泉

豆友说:晓风曾说:“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池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池泉。”东西方宗教文明中的救赎意象惊人一致。伯格曼朴实而圣洁的一部,李安十八岁时观看的第一部文艺片。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被李安奉为“改变他此后生活”的影片。影片画面唯美,摄影风格柔和简洁,片中构图还致敬了《最后的晚餐》。伯格曼在这部电影中表达了对人性、神性与世界的摸索。

04

野草莓

豆友说:死亡像一束光逼着他回溯自己的人生,回溯所有真实的牢笼和自我编织的恐惧,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川端的睡美人,同样的孤独,苍老,回忆,死亡,只是伯格曼放了个光明的尾巴哪怕在梦里,川端却是冷冷地以年轻的死亡结束自己无法问出问题的景况。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17届美国金球奖等诸多奖项。野草莓最棒的就是摄影吧,无与伦比的室内镜头和人物镜头。世界公认的伯格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

05

假面

豆友说:梦是唯一的真实。语言是人类的囚笼。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是无法告白的假面。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被认为是伯格曼影响最深远、最具实验性的电影作品之一,在基耶斯洛夫斯基、伍迪·艾伦乃至柯南伯格等知名导演后来的作品中都能看见相似的痕迹。影片中探索了一系列现实议题,包括社会、家庭和性压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度。

06

不良少女莫妮卡

豆友说:极好,清澈、性感、活泼,宜动宜静,出海、岛上一段外景太美,最容易懂,最清新的伯格曼,青春片之一种。恋爱时他们是美丽少女,英俊青年,发情的诱人酮体,不顾一切燃烧。饥饿时他们是失去理智的动物,结婚后他们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如果能一辈子生活在孤岛上,变成野人,也许他们能终生幸福。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推荐理由:伯格曼拍摄的唯一一部青春片,也是奠定伯格曼在国际导演界声誉的重要作品。法国新浪潮名导弗朗索瓦·特吕弗曾在其半自传作品《四百击》中向这部影片致敬。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剩下几部经典电影,就留点悬念,影迷们自己到现场去寻找真相吧!

#北活树洞#距离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只剩不到一个月了!影迷们抓紧时间去膜拜一下大神吧!瑞典国宝级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呢?

——END——

点击下图查看相关文章哦

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

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北活课堂|没有看过英格玛·伯格曼的片儿,你还敢自称影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