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郭靖的精神根源屬於儒家,武功根源你卻想不到

郭靖的精神根源屬於儒家,武功根源你卻想不到

什麼是真正偉大的作品?其實偉大的作品,就是兩個字——共鳴,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有了強大的共鳴感,並且這種共鳴能夠持續很長的時間,甚至能夠影響到人的一生,那麼,這種作品,應該就算得上是上上之作。譬如《三國演義》,“三絕”令人“拍案叫絕”,並且直接把關羽推上了武聖的寶座;再譬如《平凡的世界》,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影響的不只是那個時代,也肯定不只是中國人;再比如金庸的作品,他的作品,已經影響到了幾代人……

在金庸作品之中,要說到讀者群最為龐大的,恐怕還是《射鵰》。一個“又笨又傻”的小夥子,在被大部分都不看好,甚至遭受了無數的白眼之後,從“廢物一個”成為“名俠無雙”,並且娶了一個絕世美女為妻子,金庸之前,沒有人敢寫;金庸之後,肯定也沒有人敢寫,就算是某些人“自不量力”,最後的結果那也只會是“東施效顰”。而今天,老雷跟大家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郭靖的身上,到底寄託了金庸怎樣的理想與抱負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郭靖一輩子為國為民,這種精神,其實是儒家精神的體現。中國人尤其是漢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深深的印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之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沒有出現斷層,而郭靖的身上,正是由於體現了這種精神,所以,才會引起讀者們的強烈共鳴,從而成為了金庸乃至武俠史上最著名的大俠。也就是說,郭靖的精神本源,其實是儒家思想。但是,不知道讀者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郭靖的精神根源是儒家,但是,郭靖一輩子所學的至高絕學,其實和儒家根本不沾邊。也就是說,堂堂的儒家大俠,所學武藝跟儒家一點關係都沒有。那麼,郭靖的武功根源到底屬於哪家哪派呢?請聽老雷細細為大家道來:

郭靖一輩子所學的比較高深的武學包括:全真派內功(馬鈺所授)、降龍十八掌、空明拳、雙手互博以及《九陰真經》等。然後,由此我們馬上就可以得出結論,郭靖的武學根源其實是道家思想——全真派,是宋末元初最著名的道家門派之一;空明拳和雙手互博,都是周伯通所傳,周伯通雖未出家當道士,但是武學根源來自於全真派;而《九陰真經》,金庸更是在書中多次提及,屬於道家的至高絕學。哪怕是降龍十八掌這麼剛猛絕倫的掌法,他的最後一招“亢龍有悔”,其實也是蘊含了道家的以柔克剛思想。

所以,看《射鵰》一書,不能只是單純的去看靖哥哥和蓉兒的完美愛情。其實,這部書最核心的部分,在於中國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那種天人合一,兼濟天下的情懷。也正是由於如此,金庸才是金庸,中國武俠史上,也只有這麼一位金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