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小米迴應撤銷CDR申請,七大要點看雷軍賣力吆喝招股

98億股權激勵雷軍竟不知情?撤銷CDR申請小米這樣回應 七大要點看雷軍賣力吆喝招股

6月23日,港股市場首家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小米在香港四季酒店召開全球發售新聞發佈會。雷軍攜六大高管現身發佈會現場,為IPO造勢。

據悉,小米IPO引入包括高盛、順豐在內的7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5.48億美元(約42.74億港元)股份,小米發行區間在17到22港元,預計募集資金61.1億美元(約480億港元),6月25日起招股。

此次發佈會諸多看點,關於為何撤銷CDR內地申請,雷軍98億元的股權激勵以及小米估值等問題均有回應,此外雷軍對小米進行了重新定位,稱小米是一家全方位、綜合性的新物種公司。

小米回應撤銷CDR申請,七大要點看雷軍賣力吆喝招股

看點一:小米高管回應為何撤銷CDR申請

從首次遞交CDR發行申請到上會,小米總共只經歷了12天,這比此前35天閃電上會的工業富聯時間還短。

然而小米CDR發行突然停止。6月19日,小米官方宣佈,撤銷CDR申請,先在香港上市,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在今日小米全球發售新聞發佈會問答環節,關於撤銷CDR的提問異常熱烈,最終小米高管對媒體表示,撤銷CDR是在公司管理層慎重考慮下決定的,等條件成熟再回內地上市,他稱同股不同權是一種適應現代科技企業的方式,並認為香港市場是國際投資者,中國市場主要針對內地投資者,這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小米的決定也得到了證監會的認可和支持。

然而,從時報君親歷現場來看,小米高管的上述回應並沒有讓大家滿意,直到提問最後環節,依然有記者反映關於此問題,小米並沒有回答的很清晰。

看點二:小米半年內能否回A股?

小米CFO周受資回答記者關於CDR推遲的疑惑時稱,小米發行CDR回A股目前沒有計劃(表)。

看點三:小米估值到底高不高?

關於小米估值問題,招股價定價為17港元-22港元,折算下來應該在550億-700億美元,此前外界質疑小米估值過高,對此小米CFO周受資在發佈會現場接受時報君採訪時表示,外界不要去想小米到底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硬件公司,但應該從三個角度理解小米估值:

第一,小米是一家全方位、綜合性的新物種公司,不能簡單歸為硬件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

第二,小米產品無論在硬件還是互聯網收入方面都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市場機會非常大,估值的核心在於公司的增長速度以及持續的增長能力;

第三,小米的硬件產品利潤率在2%-3%左右,小米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但不意味小米不賺錢,小米的利潤來源於互聯網服務,生態鏈股權等。小米還增加了互聯網服務,硬件、新零售和互聯網是小米的商業模式,也稱為“鐵人三項”。

看點四:關於98億股權激勵雷軍不知情

發佈會現場,有記者提問,上市前小米為何向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授予98億元的股權激勵,對此小米總裁林斌回應稱,這次股權激勵是在雷軍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幾個董事開會,大家一致贊成作出的決定。

小米回應撤銷CDR申請,七大要點看雷軍賣力吆喝招股

(圖為小米高管創始人初期合影)

“這也是大家對於雷總過去8年帶著團隊,從0開始做到今天這個規模,我們所有董事都覺得是實至名歸。”林斌說。

根據證監會披露,今年4月,經董事會提議,小米公司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向雷軍控制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發行約6400萬股B類普通股,作為股權激勵,這次股權激勵確認98.3億元股份支付費用,且在上市前發出。

發佈會現場上,林斌多次重申,董事會對董事長或者CEO在上市時作出激勵,是很多新經濟公司的常見做法,小米不是第一家。

作為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雷軍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控制著小米57.9%的投票權,按實際所持有的超過30%的股份權益計算,雷軍在小米上市後的身家也有望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看點五:雷軍重新定義小米——全方位、綜合性新物種公司

發佈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解釋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小米到底是一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雷軍表示,小米上一輪融資在三年半前,當時國際投資者給小米450億美元估值,他認為國際投行之所以能給這個估值,是因為小米身上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徵,那就是小米是全球罕見既能做硬件、也有深厚互聯網基因、還是一家有電商基因綜合性企業,小米在全球互聯網公司包括騰訊、阿里巴巴、Facebook等大公司裡面是唯一一家全方位的、綜合性的新物種公司。也許未來一段時間裡有更多小米一樣的創新公司崛起,大家會給他們一個新的標籤,正式有這樣的商業模式小米才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看點六:雷軍承諾小米硬件淨利潤不超過5%,絕大部分利潤來自互聯網服務、生態股權投資

小米回應撤銷CDR申請,七大要點看雷軍賣力吆喝招股

發佈會現場,雷軍再次提到小米財務問題,他稱小米去年實際上是賺錢的,淨利潤達到54億元,財報上的虧損只是因為會計準則不一樣。小米去年營收為1146億元,同比增速67.5%,增速在互聯網公司排在第一位;其中有99億元來自互聯網服務收入,如果不考慮電商的話,光互聯網服務收入也能進全球互聯網公司前25名。

此外,雷軍還承諾小米硬件淨利潤不超過5%,如果超過的話,將把超過部分返還給用戶。這樣確保了小米無論在什麼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雷軍表示,一般硬件公司只有2%-3%的利潤,硬件公司只有做到數一數二才有超額利潤,去年財報小米硬件的毛利率8.7%,小米會始終保持非常低的硬件毛利和非常低的硬件淨利潤,公司去年淨利率4.7%,未來也不會超過5%,小米的利潤率在硬件方面未來會在2%-3%左右,這是小米長期經營的策略,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就不賺錢,小米的利潤來源於互聯網服務收入,還有生態鏈股權收入等。

此外,雷軍還特意介紹小米的股權投資業務板塊正在持續做大,小米是持有美的1.3%的股東,也是迅雷和美股上市公司華米科技和愛奇藝的股東,其中,小米持是愛奇藝第二大股東持股6.9%,目前市值約20億美元,未來愛奇藝也將稱為小米盈利來源。

看點七:雷軍稱小米未來有10倍增長空間

發佈會上,雷軍從三個方面認為小米未來依然有10倍的增長空間:

雷軍認為,手機行業的未來十年會緩慢增長,但手機行業去年總銷售量為14.7億臺,小米去年銷售了9000多萬臺,所以就算手機行業不增長小米也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第二點是品類擴張,小米已經擴張到一百多個品類,還可以繼續拓展。“我覺得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電視在中國我們已經擁有12%的市場份額,我們將來有沒有機會做得更好,我們有沒有機會在更多的國家獲得市場份額?我們的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有沒有可能進一步提速,我們有沒有可能進入一些新的品類?這些都可以證明小米具備超強的品類拓展能力。我相信在未來的八年、十年裡,小米還會穩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域,來獲得持續的成長。”雷軍表示。

第三個驅動因素是,小米已經進入了74個國家,還有很多國家沒有進入。他還認為互聯網服務方面,日活躍用戶還在增長,小米電視盒子日活躍用戶達到1200萬,在海外還可以繼續推展互聯網服務業務,他認為未來獲得十倍以上的成長空間是能看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