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要不要化療?聽聽醫生怎麼說

要不要化療,化療效果怎麼樣?這類問題在門診被多次諮詢,本文就化療常被諮詢的問題給予回覆,給大家參考。

為什麼神經(腦和脊髓)腫瘤需要做化療?

1. 化療可以防治腦腫瘤復發:由於惡性腦腫瘤的侵襲性生長特性,及部分腦腫瘤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難以大範圍地徹底切除,殘留的腦腫瘤細胞成為日後復發的根源。手術後輔以放療可以提高有些腦腫瘤的治療效果,但由於放射線劑量的限制及有部分腦腫瘤對放療不敏感,大多數還是難免復發。化療對進一步殺滅殘存腫瘤細胞防治復發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化療可以降低鞍區生殖細胞瘤的放療劑量,減輕放療對垂體內分泌功能(生殖、發育等),以及對視力的不良影響。

3. 術後有腫瘤殘留者,化療可提高二次手術全切率(如間變性室管膜瘤),改善患者生存期。

4. 大劑量化療是三歲以下髓母細胞瘤、間變性室管膜、原始神經外胚層瘤等腦腫瘤患兒,減少復發和延長生存的重要治療方法。由於放療對三歲以下幼兒有明顯的神經毒性和有害的神經認知損傷,不宜放療。

5. 化療是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首選治療,也即最有效的治療。

需要化療的神經(腦和脊髓)腫瘤有哪些?

1.膠質瘤:包括間變性星形膠質細胞瘤、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間變性室管膜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等。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化療可使敏感病人的2年生存率提高36%(從10%到46%),中位生存時間延長9.6個月(從12.1到21.7)。

2.髓母細胞瘤:對化療敏感,但易復發、播散。25%-35%的髓母細胞瘤發生在小於3歲的兒童。由於不成熟的腦組織對放療誘導的認知缺陷敏感,從而限制了放療在嬰幼兒的使用,單純術後高強度化療可使小於3歲兒童5年生存率達到66%。大於3歲的髓母細胞瘤患者需在放療後行足夠週期數的化療。

3.生殖細胞瘤:對化療敏感,化療不僅可使大多數腫瘤縮小、消失,化療後再行放療,還可減低放射劑量,避免放射性損傷。

4.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具有瀰漫浸潤的特點。立體定向活檢明確病理後,首選治療為含HD-MTX的聯合化療方案。對60歲以下病人化療後可考慮行全腦放療。有效治療後,患者生存期長,60歲以下患者中位隨訪10年,74%存活。

5.其它:惡性腦膜瘤、非畸胎瘤樣/橫紋肌樣瘤、原始神經外胚層瘤(PNET)、松果體實質細胞腫瘤、松果體母細胞瘤等腦和脊髓惡性腫瘤。

化療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

腦腫瘤的化療最佳時機分以下三種情況:

1.對初次治療的腦腫瘤病人,化療應在手術、放療結束後立即開始,以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的綜合治療,儘可能多地殺滅腫瘤細胞,以達到控制疾病進展,減少腫瘤復發的目的;

2.對於腫瘤生長部位比較特殊的病人(如腫瘤生長在腦幹、鞍區、第三腦室後、腦功能區等),或因病人本身伴隨其他全身疾病(如嚴重心功能不全、藥物不能糾正的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重度貧血、中重度營養不良等)不能進行手術或放療的病例,首選化療;

3.對於手術、放療、化療失敗後的復發病例,化療可在二次手術(手術部位拆線後,一般約術後10天)或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後(若無明顯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症狀,可治療後立即行化療)實施;若不能行上述手術,則可直接行化療。

腦腫瘤化療的原則是:在患者的自身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越早越好!

歡迎加入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病友微信群,微信號:sanbobingyouqun。三博專家每月舉辦一次網絡諮詢義診,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