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千年一嘆》嘆息的什麼?

看十九年前餘秋雨先生髮的朋友圈,

先生一起行走,感受古代文明的往世今生——《千年一嘆》嘆息的什麼?


19年前,餘秋雨先生驅車四萬公里,考察希臘、埃及、以色列、伊朗、印度等人類歷史上幾個古文明發祥地,每到一地先生以日記形式寫就一篇並在港媒發表,就像現在發的朋友圈一樣,最終彙集《千年一嘆》這本遊記性質的散文集。今天我們再次跟隨餘先生的筆端與思緒進入《千年一嘆》的世界,和作者一起行走,來一次詩和遠方的巡遊。

《千年一嘆》嘆息的什麼?

“到希臘才明白,悠閒,首先是擺脫歷史的重壓。……大家只在城堡之下,釣魚、閒坐、看海。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當然先生並不嚮往這種悠閒,“這種生活方式也包含著諸多弊病。……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貧血和失重,結果被現代文明所遺落”。在埃及面對金字塔到底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為什麼目的而建造的諸多謎團,先生給出了他的思考----“站在金字塔前,所有的人面對的,都是一連串巨大的問號。不要草率地把問號刪去,急急地換上感嘆號或句號,人類文明史還遠遠沒到可以爽然解讀的時候”。對泰姬陵的偉大,先生不吝筆墨讚歎道“世間最傑出的精英是無法描述的,但一眼就能發現與眾不同。有點孤獨,有點不合群,自成一種氣氛,又掩不住外溢的光輝,任何人都無法模仿。這樣的作品在人類歷史上一共沒有幾件,見到它的人不分智愚長幼、國籍民族,都會立即叫起好來。現在,它就在眼前。”而先生的直白也映現在《我拒絕說它美麗》一文中,零距離觀察了舉世聞名的“恆河晨浴”後他說“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向我解釋一種天天被河水洗滌的信仰是多麼乾淨,一個在晨霧中男女共浴的圖景是多麼具有詩意。遺憾的是,從今以後我對這類說法只能拒絕”。

《千年一嘆》嘆息的什麼?

雖然巡遊的是中國之外的古代文明,但字裡行間都離不開祖國,離不開驚歎於中華文明延續與發展的主題,正如他所說“自己看重的,不是發現了那數萬公里,而是從那數萬公里重新發現了中國文化”。在歷經四萬公里的風霜,目睹了文明古國當下要麼處於戰亂中、要麼處於落後閉塞、要麼安逸無所作為的現狀,餘先生髮出所巡遊的古文明皆已湮滅、中斷而唯獨中華文明仍然延續發展的感嘆,赤子之心在文集末篇《今天我及時趕到》中已躍然筆端,“離別之後才懂了------這句話中包含著一份檢討。我們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斥責它……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究竟餘秋雨先生歷經瞭如何的心路里程,有哪些走心的觀察和深度思索,遇到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就讓我們在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聽秋雨訴說《千年一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