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繆斯夫人:“唯一的希望”:獨生子女身上的愛與困局

繆斯夫人:“唯一的希望”:獨生子女身上的愛與困局

►圖源:http://quanzhou.house.qq.com

撰文 | 常 姝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寫在前面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以國家行政指令推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該政策推出以來,我國急劇並大規模地完成了其他許多現代化國家花了多年時間才以和緩的速度自然完成的“生育轉型”——由高生育率轉為低生育率。據測算,2010年我國獨生子女總量約為1.5億人,預計2050年將累計達到3.1億人。2015年我國開始啟動生育政策的新轉型,推行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全面二孩”政策。即便開放生二胎,有研究顯示,民眾意願似乎不高。如2013 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符合條件且願意生育的人遠沒有想象的多。大城市戶籍的居民生育意願更低,以上海為例,2011 年只有1.2 萬對夫婦申請辦理第二胎的生育手續,但實際上只有一半不到的人懷孕。而且,從既有的研究來看,中國的生育意願不到1.9,低於歐洲發達國家: 在歐洲大多數國家,人們理想的子女數是2.5 左右; 即使是南歐生育率較低的國家,人們理想的子女數也超過2.1。而且,實際的生育水平遠遠低於生育意願。從這個角度來講,“獨生子女”的生育模式將仍是許多家庭的選擇。因此,對獨生子女人群及與之有關的多種現實問題的研究依然重要。

迄今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對獨生子女政策的目標、實施過程、效果等進行了研究。比如,人口學家探討生育轉型的規模與範圍,心理學家探討獨生子女的心理與性格特徵,國學家探討生育制度變遷對家庭文化的重塑和對傳統文化生態的影響,等等。媒體上關於獨生子女的報道則集中於獨生子女的性格特質、家庭代際關係、養老壓力等話題。但是很少有人對獨生子女的成長體驗以及何種社會文化與政治經濟力量塑造其成長經歷,提供系統而生動的描寫分析。美國人類學家馮文(Vanessa Fong)的著作《唯一的希望: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下成年》以其定量與定性研究並舉的精彩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

該書於2005年榮獲美國東亞人類學會授予的許烺光圖書獎。獲此殊榮的原因不僅在於馮文以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日常生活資料、並從新穎和宏闊的理論角度論述了獨生子女的生活方式及其背後的社會建構力量,還在於作者行文樸實優美,人物故事的感染力強,能引起讀者對人物命運的關切與情感共鳴。該書由我翻譯為中文,近期將由江蘇人民出版社著名的“海外中國研究譯叢系列”出版,敬請關注。

研究方法與數據

馮文於1997-2002年間在大連進行了間歇性的調研,調研時間總計為27個月。其間,她收集了國家統計局、大連市政府的相關統計資料,並通過參與觀察和訪談獲得了有關獨生子女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細節的第一手資料。她在大連三所中學擔任義務的英語會話課老師,併為許多家庭的中學生子女進行免費的英語輔導,由此與100多個(特別是其中的31個)中低等收入的獨生子女家庭建立了友好關係,以此為契機獲得了近距離觀察和訪問獨生子女及其家人的特權。她在任教的學校針對2000多名中學生(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開展了問卷調查,瞭解其家庭背景、受教育經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並對一些重要的人口模式和關鍵變量之間的關係(比如父母社會經濟條件與子女教育成就的關係、性別與教育成就的關係等)進行檢驗分析。她將紮實的定性與定量研究巧妙融合,讓兩者各自揚長避短,相互補足和驗證信息。

“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了”:愛與期待、壓力與困局

馮文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理論”(伊曼紐爾•沃勒斯坦提出)和“現代化文化模型”作為核心概念和理論分析框架。她基於沃勒斯坦對三個世界的劃分與深刻洞察指出,中國政府為了加速國家現代化與儘早使中國躋身於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中“第一世界”的中心區域而提出了獨生子女政策,旨在培養擁有要加入第一世界精英層的雄心與資源的新一代“高素質”人群。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促進了現代化文化模型的發展,該模型動員人們嚮往第一世界的富裕生活(兼有聲望、愉悅、安全感、健康),並相信可通過參與現代經濟獲得這種生活。中國城市居民及其獨生子女認可與內化了上述雙重目標。家長對子女賦予大量的教育投資、殷切的希望、濃烈的關愛,盡最大力量使其擁有較好的生活條件(以第一世界的生活消費文化為參照點),以促成這“唯一的希望”能夠在教育體系和求職市場上脫穎而出,找到高聲望與高薪酬的精英工作,實現家庭階層地位的向上流動。而這些行動的總和,使獨生子女充當了將中國儘早帶入現代化強國之列的先鋒主力。

獨生子女既是最早享受中國初期現代化成果的一代青少年,也是通過其競爭精英位置的學習與工作努力將國與家分別帶向第一世界的強國位置與生活水平的人。他們被寄予厚望,也壓力沉重。馮文在執教的學校和做家教的家庭裡仔細觀察了學校、父母對學生學業的高度關注和嚴格規訓,以及學生在教育競爭中付出的艱辛努力。隨著青少年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工作崗位所要求的學歷門檻也在日益水漲船高,導致“學歷通脹”。為了能找到符合內心期待的更好的工作,青少年就更需要謀求高階教育,加大教育的時間與資金投入。因此,教育和就業的壓力相互加重,加深了青少年的生存焦慮。

愛的回報:獨生子女的價值與義務

獨生子女對其父母來說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是父母實現現代化生活水平的希望所在,也是在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的環境中父母年老後要仰靠的主要經濟來源與照料者。中國有關孝道和父母投資的文化模型認可父母應在時間、金錢、關愛、養老上得到子女的回報,這也催發了父母對子女進行投資的經濟理性。

獨生子女對父母也具有重要的情感價值。父母把養育子女視為延續自己生命和維持自己社會與象徵意義上的不朽的途徑,也通過子女感受生活的滋味、意義、價值。子女可讓父母跳離生活中的挫折失意而體會希望感和目標感、從子女的成長和成功中確認自己生命的價值、從子女消費奢侈品感到補償感和成就感。而正因孩子的唯一性與不可替代性,使父母願為之付出全心全意無條件的愛。

反過來,孝道的文化模型也同時推動著獨生子女們從多個方面回饋父母給予的愛。在馮文調研的中低收入家庭中,父母為孩子能有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辛苦工作節衣縮食,為此付出身體、經濟、情感上的犧牲,孩子們也盡力回饋家長,諸如為孝順父母加倍努力學習、照顧生病的父母、拿出心愛的零花錢給父母買禮物,等等。

“慣壞了”與“適應不良”:權利感與現實落差

但是,與第一世界少子化家庭的青少年相比,中國獨生子女最大的問題在於,一方面,他們有想要獲得第一世界良好生活條件的願望;但另一方面,他們身處第三世界的家庭與社會現實環境面臨較大的的束縛或資源匱乏。這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差距。他們將父母盡力為自己提供的類似生活條件視為自己天生的權利,亦將通過學校和職場中的打拼實現精英夢視為可預期實現的目標。但是他們的這種“權利感”(sense of entitlement)與實際生活侷限之間的落差及其在處理這種落差時的表現,讓其長輩們常常發出獨生子女“慣壞了”“適應能力差”的感慨。

比如,馮文詳細分解了在私人空間、食物、家務、社會關係、個人成就等方面獨生子女的普遍態度、期望和行為表現。他們享用甚至獨佔家裡最好的居住空間、食品與日用品,對食物過分挑剔,以專心學業為由拒絕家務勞動,自視為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缺少對他人的關愛和順從,由於自我的高期望和高度重視他人認可而難以承受在學業就業中的挫折,寧願啃老待業也不從事低薪工作……諸此種種都催發了長輩對獨生子女的不滿與責怪。

但這種評價是因不同代人成長環境與體驗截然不同所致。這些長輩多出生於多子女家庭,未感受過父母集中的愛與投資,未經歷今日如此劇烈的爭取精英位置的競爭,他們所接受的節儉謙卑、自我犧牲、集體主義教育也與獨生子女時代的文化存在鮮明對比。是這種強烈的代際對比突顯了獨生子女的特殊性。被大眾輿論種種情緒化吐槽批評的獨生子女負面特質也具有深厚的社會與文化成因。

獨生子女在擁有了強大的權利的同時,也常感惆悵。正如馮文在結語所寫,這些在家庭中處於中心地位的“小皇帝”們置身於由嚴重的不平等構成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需要應對更加激烈和高風險的精英地位之爭,應對追逐精英夢道路上資源機會匱乏的沮喪和惆悵。總之,這是一場國家、家庭、個人共赴的金字塔攀爬之旅,誰能爬到塔尖,不僅取決於信念、資源、努力,也受既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制約。對不少人來說,他們可能永遠等不到付出、犧牲時所期待的回報!

結語

馮文是第一世界的公民和精英型學者,她的身份對於獨生子女現象理論解釋角度的選取無疑有雙重影響:既使她能從敏銳和新穎的角度透視這一群體的由來和走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關注的面相和提出其他理論解釋的想象力。但無人全知全能,也沒有一部作品能盡善盡美。這已是一部展示人類學觀察力與想象力的上乘之作。

此外,作者在文中對她認識的少量二孩家庭曾略有談及,指出其在兒童教育投資和子女競爭壓力方面遇到的問題與獨生子女家庭並無明顯差別。而在二胎化政策正式提出的今天,我國是否能依據從之前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問題和教訓更加優化計劃生育與兒童培育方式,為朝向現代化富裕生活的目標辛勤努力的人們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和支持?希望本書能為此方面的討論與政策優化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

繆斯夫人:“唯一的希望”:獨生子女身上的愛與困局

參考文獻

Vanessa L. Fong, 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吳帆:《歐洲家庭政策與生育率變化———兼論中國低生育率陷阱的風險》,《社會學研究》2016 年第1期。

常姝

繆斯夫人:“唯一的希望”:獨生子女身上的愛與困局

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講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主要從事醫學人類學、農村人類學、跨國移民研究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