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亞運會男籃決賽中用周琦或王哲林單防哈達迪,為什麼不採用包夾戰術呢?

洛邑沐伊


哈達迪全場得到最高的27分,是中國男籃不採取包夾的結果,但是更好的結果是中國男籃贏了!贏得比賽才是中國隊的最終目的。



李楠教練就是看準33哈達迪體能劣勢,才採取了使用周琦、王哲林還有董瀚麟單防生頂哈達迪的策略。在比賽第一節無論是周琦還是王哲林對哈達迪的防守並不是非常成功,第一是因為比賽剛開始哈達迪體力充沛。

第二節周琦和王哲林單防真是防不住,哈達迪在籃下不能說為所欲為吧,總能把球送進籃筐,打順了還能送出一些助攻。那麼在第二節中國隊在哈達迪休息時開始反擊,並一度追上比分。第三節才是中國隊三大內線輪番消耗哈達迪的時候,周琦率先開始盯防哈達迪,周琦身體對抗還是稍弱,雖然沒有防死哈達迪,但單防死扛哈達迪後,其他球員不包夾,就不會給伊朗除了哈達迪以外的球員機會。

哈達迪一個人是打不敗中國隊的,王哲林和董瀚麟同樣也是輪番對抗哈達迪。結果哈達迪被中國三位內線逼出最強表現,全場砍下27分。第四節中國殺招祭出,周琦與王哲林雙塔登場,王哲林主防哈達迪,周琦協防,內線雙塔徹底限制了哈達迪的威脅。

如果中國隊採取包夾的策略是不明智的,因為哈達迪有策應能力的。包夾的結果是哈達迪不會有這麼高的得分,但是他的隊友將會打的比較輕鬆,或許會得更多的分數。


山哥論球


本場亞運會決賽,中國男籃重點佈防的球員就是伊朗的哈達迪。本屆賽事可能是哈達迪的最後一次亞運會之旅,所以他本人也是非常拼命,本屆賽事發揮也是非常出色。對中國男籃而言,如何限制哈達迪就是勝負的關鍵。

首先,哈達迪的特點是策應性內線,擁有較高的籃球智商和視野。經常看CBA的球迷都知道,這些年在青島和四川,哈達迪經常可以在對方夾擊的情況下送出秒傳,給空切籃下或者外線的射手,給隊友製造空位出手的機會。所以,中國男籃這次目標很明確,就是讓哈達迪打,限制他和球隊的聯繫。只要哈達迪這個橋頭堡打掉了,伊朗其他四個位置也就沒什麼威脅,或者說很難再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其次,哈達迪已經33歲了,而且實際年齡可能更大。體能本來就不是哈達迪的強項,更不用說現在了。當時被NBA淘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移動速度慢,體能不足以面對高強度的攻守轉換。面對伊朗這樣一個強點,中國男籃的策略就是消耗,不讓哈達迪組織,就讓他一次次往籃下進攻,不斷消耗他。如果哈達迪和其他球員聯繫太順暢,那麼他打得就會非常舒服,體能消耗的效果也就沒有了。

第三,中國男籃內線有人,周琦、王哲林、董瀚麟三員大將輪番“伺候”哈達迪,特別是王哲林和董瀚麟就是一直緊貼著哈達迪,讓他的每一次進攻,每一次搶籃板都要花費比以往更多的體力。比賽畢竟是40分鐘的,哈達迪無法承擔長時間的高消耗比賽。所以在下半場開始後,體能佔優的中國男籃逐漸後來居上,並且再也沒有給伊朗和哈達迪機會。


大康愛籃球


本屆亞運會,在CBA“划水”的哈達迪似乎立志要拿下自己生涯的第一塊亞運金牌,在內線大發神威,半決賽對陣韓國隊,哈達迪半場就拿到了19分,幫助伊朗隊早早確立了領先優勢,輕取韓國隊,進入了男籃決賽。對於中國隊來說,防住了哈達迪,就等於限制了大半個伊朗隊的進攻。在決賽中,伊朗隊幾乎所有的進攻都經過了哈達迪的手,但中國隊始終沒有采用過包夾戰術,這不僅是對自己球員能力的信任,同時也是贏球的需要。

作為打球十多年的“老油條”,哈達迪的內線進攻極強,然而,中國隊更需要注意的,是哈達迪紮實的掩護和老道的策應球能力,如果不及時封堵,將留給伊朗射手大量空位出手的機會,這也是中國隊不對哈達迪進行包夾的一個重要原因。哈達迪縱然內線強攻中國隊內無人能擋,只能用犯規來阻止他,但哈達迪已經33歲了,他的體力早已不勝巔峰時期,中國隊在決賽做的,就是通過兇狠的對抗不斷地消耗哈達迪的體力,他可以選擇內線強攻,但每得一分都要經過慘烈的肉搏,由於沒有包夾,他的策應能力也被大大限制。事實證明,中國隊的這種防守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到了決賽的第四節,哈達迪連回到本方半場,都只能用“散步”的辦法,王哲林在內線將他的球拍下搶斷,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至此,哈達迪無力反抗,中國隊大獲全勝。在決賽,外線的射手群的發揮至關重要,可沒有內線群對哈達迪的輪番消耗,中國隊絕無可能在最後時刻贏得那麼輕鬆,是周琦、王哲林、董瀚麟的血肉之軀築起的中國長城,以硬碰硬的方式,幫助中國隊大獲全勝。


灌籃雜誌


可以這麼說,我們的男籃並不怕哈達迪的得分能力,而是懼怕他的策應和分球。

作為伊朗的黃金一代,這個伊朗隊的配合已經爐火純青,面對韓國的半決賽,哈達迪砍下23+8+7的數據,乍一看不如對面37+12的拉特利夫,但伊朗卻以80:68輕鬆獲勝。李楠指導非常清楚,不能讓哈達迪像半決賽這樣打得如魚得水。如果包夾哈達迪,那是正中伊朗下懷,伊朗出色的外線會將中國的防守徹底撕碎。

來到決賽上,首節比賽中國失誤過多,再加上外線沒投開,陷入被動。但中國隊始終貫徹著消耗哈達迪的戰術。多次引誘哈達迪低位要位單打。秉著“寧賠上犯規,也不讓你直接得分”的理念,王哲林和周琦都早早背上了三次犯規,同時消耗了哈達迪大量的體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哈達迪漸漸體能不足,伊朗的進攻瞬間陷入停滯,不是外線強投就是哈達迪強攻,收效甚微。此時中國隊外線持續開火,勝利的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

當伊朗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外線倒球空切時,中國的三分雨已經停不下來了。縱使哈達迪砍下27分10籃板的恐怖數據,伊朗仍然被中國逆轉擊潰。不得不說,這是戰術上的完勝!


野狼體育


這個不需要太多文字 我看伊朗比賽了 不只是和中國的 和其他國家的也看了 有用包夾的 但都失敗了 為什麼不用包夾 有四點:

1 哈達迪不只會個人高效進攻,他還有非常強的策應能力,吸引包夾助攻隊友也是伊朗最擅長的得分手段之一。

2.伊朗不只有哈達迪高,還有一個人2.14米,一般中鋒也很難扛住,有哈達迪策應更是如虎添翼。

3.中國隊身高不佔劣勢,為什麼不包夾,是因為,只有身體一個短板,其它隊都是身體身高雙劣勢,所以中國人可以強吃哈達迪體力而不用在得分上付出太多代價。

4.周琦和哈達迪基本上是互克,但周琦的身體上的防守弱項讓王哲林董瀚麟補上了,但哈達迪的沒有,周琦三分進攻利器逼的哈達迪必須出來防,這樣內線可以讓後衛盡情攻。


大順發豐


如果包夾的話勢必出現空位,哈達迪的策應和分球能力很強,那樣會把全隊串聯起來,所以寧可讓哈達迪一打一也不要包夾,當然方式哈達迪的人要加強對抗,加強消耗,這樣我們的勝算才大,結果也驗證了這個戰術的正確性。


用戶5224873093173


我認為本次男籃亞運會決賽的戰術非常成功。其實哈達迪最強的還是策應能力,尤其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他的運動能力和體能都有不同程度得下滑。所以哈達迪越來越多的選擇高位策應或者低位背打吸引防守包夾後傳球。既能節約體力,又可以盤活全隊。反觀中國男籃紅隊,我認為並不是沒有采用包夾,而是突然的或者說沒有規律性,隨機的對哈達迪進行包夾。我發現在大王和周琦同時在場時,大部分是大王單防,周琦伺機封蓋。周琦在單獨在場時,阿卜杜沙拉木也包夾過哈達迪。這種隨機性的包夾讓伊朗主教練搞不清男籃的真實意圖,而哈達迪只能選擇自己硬幹,而且每次都要浪費很大的體力對抗後才能獲得機會。雖然哈達迪這場比賽砍下了27分10個籃板,但是男籃的防守策略切斷了他和其他隊友的聯繫。逼迫哈達迪用最費勁的方式得分。最後說一句,男籃好樣的!


逸飛老闆


包夾也有技巧,當另一個人去包夾也就是協防持球進攻隊員時,這個人往進攻隊員身邊靠近時首先必須視野開闊,觀察自己重點看防隊員和附近進攻隊員的位置,選擇隱蔽或快速貼近持球進攻隊員身邊,阻止他挺身、轉身、運球、舉球投籃和傳球的動作,總之協防隊員必須機敏能進能退等等。


年輪


哈達迪手上技術一流,下盤力量一般,歲數又大了,體能肯定是問題。之前與陶漢林的對決下盤都不佔優勢,何況三個人車輪戰。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一腔熱血也做不了幾盆毛血旺。他扛不住的時候伊朗人就沒轍了,畢竟其它位置優勢不大,而且可以打球的人少。幾輪輪換就露出劣勢了


東方薩德


這個理解起來很簡單,哈達迪的體能較差,內線單打體能消耗極大,一對一強打次數是有限的,但這場哈達迪能堅持到三節也是非常不容易了。體能大幅度消耗,傳球危險也會大幅度下降。沒有哈達迪,伊朗也就是隻非常普通的球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