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春都,那個曾經的“王”!

春都,那個曾經的“王”!

如今說到火腿腸,相信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起雙匯這個品牌,的確,經過數年的積累和發展,雙匯已經搶佔了火腿腸市場的半壁江山。然而,中國第一根火腿腸卻不是由雙匯製造出來的。而是春都火腿腸,

春都,作為中國的第一根火腿腸,曾經以70%的市場份額而獨佔鰲頭,然而好景不長,春都只在國內屹立的10年時間,之後便倒下了,而一代人與火腿腸的記憶,腦海裡散落的只有“春都往事”令人垂涎的肉香中。

而在當年,很多小朋友居然相信一個謠言:這令人垂涎的肉香,是“人肉”做的。

當年的春都就是“王”

春都的前身是洛陽肉聯廠。

1985年,國家放開生豬經營,國有肉聯廠被推向市場,沉浸在計劃經濟體制中的國企無所適從,全國1600多家肉聯企業陷入虧損,洛陽肉聯廠的日子也不好過。

好運的是,1986年,洛陽肉聯廠廠長高鳳來在某個海外博覽會上,驚喜地發現了一套日本火腿腸灌裝機,覺得可以引進中國,就買走了這套設備。

第二年,名為“春都”的中國第一根火腿腸在洛陽誕生。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中國火腿腸之父”高鳳來

但在當時,這些被做成細長細長的肉條,彷彿天外來客,沒人想把它放進嘴裡。

春都員工只能拉著板車,當街表演如何吃掉一根火腿腸。

真正讓全中國人民愛上火腿腸的,是一條廣告。

為了教育市場,1989年,春都斥資150萬元在中央電視臺做了廣告。當“會跳舞的火腿腸”出現在千家萬戶的屏幕上,無數消費者瞬間為之傾倒,春都火腿腸一夜爆紅,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70%以上。

運貨車隊每天在廠區門口排起長龍;附近招待所住滿了全國的經銷商,最瘋狂時,一位東北經銷商甚至手持菜刀,堵在門口,揚言自盡:“來一個月了,還沒提到貨,回去沒法跟家裡交代,只有自殺。”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火腿腸生產線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朝鮮朋友來廠參觀

隨後幾年,看到火腿腸的火爆,同在河南的漯河肉聯廠也順勢而上,推出雙匯品牌。

不過直到1992 年 2月,第一根“雙匯”牌火腿腸才姍姍來遲。

但時過境遷,今天的雙匯,在火腿腸江湖宛若王者,今天的春都,則褪色為一段往事。

究竟發生了什麼?

關於春都衰敗的原因,有靠譜的解釋:

比如業務擴展速度太快(在地方政府的指令下,進軍醫藥,飲料,木材,酒店和房地產等多個領域),最終壓垮了春都。

1987年8月,春都火腿腸市場佔有率最高達70%以上,資產達29億元。

春都集團的經營者頭腦開始膨脹,當地領導也要求春都集團儘快“做大做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洛陽當地製革廠、飲料廠、藥廠、木材廠等一大堆負債累累、與肉食加工不相干的虧損企業被一股腦歸於春都名下。

通過幾年的擴張,春都集團資產平均每年以近6倍的速度遞增,由1987年的3950萬元迅速膨脹到29.69億元。然而,擴張不但沒有為春都帶來多少收益,還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於戰線過長,春都集團兼併和收購的17家企業中,半數以上虧損,近半數關門停產;對20多家企業參股和控股的巨大投資也有去無回。

春都集團的衰落原因並不簡單,它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問題集中爆發在1997年。

早在1993年,由於管理不當,春都曾經發生了一場大火,造成了大約4000萬元的損失,讓消費者寒心的是,春都居然用那些被煙熏火燎的肉重新和新肉相混合,作為新的生產原料,弄得產品中洋溢著一股煙燻味。

1997年,曾經有媒體到洛陽調查,發現洛陽人竟然不賣春都火腿腸,彼事,一條偌大的春都路上遍佈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賣部,可當時的記者想買些春都牌火腿腸,得到的卻是“我們這裡什麼品牌的火腿腸都有,就是沒有春都火腿腸”的回答。據瞭解,由於春都火腿腸滯銷,店主們害怕賣春都火腿腸虧本,紛紛將春都火腿腸“拒之於店門之外”。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跳舞的火腿腸”變成“爛面棍”。

曾幾何時,春都火腿腸“舞蹈”廣告鋪天蓋地地出現在電視、報刊等各大媒體之上,將春都火腿腸放在桌上“蹦達”,是當時不少孩子在吃火腿腸之前必做的“功課”。火腿腸為何會跳舞?其中的豬肉,特別是精肉多,所以火腿腸的彈性特別好。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春都既賦予了火腿腸“會跳舞”的特性,隨後又無情的脫下了火腿腸的“舞鞋”———原本85%的精肉含量,到最後只剩下10%,其餘都充斥著澱粉,火腿腸再也無法“翩翩起舞”,春都人將“面棍”的綽號送給了不會“跳舞”的火腿腸。而這些“粉腸”的價格之低令人咋舌,當時有媒體採訪時曾發生過這樣的情節:採訪的記者隨意抓了一大把火腿腸,“6塊錢算了。”攤主看也不看說道。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僅以4元成交。就是這樣的“跳樓價”,“春都”人還說記者“挨宰”了。一位“春都”的老職工透露,像記者買下的火腿腸,3角錢一根,可以抱一堆回家。

也有人說,質量的下降,導火索是一場商業暗戰。知乎上看到有人摘錄這段記載: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1999年5月23日,高鳳來因病去世,終年59歲,他開啟了一個全新行業,被稱之為“中國火腿腸之父”,業界評價其“引發了中國肉食品加工行業的一次革命”,隨著他的逝去,春都的前景又多了幾分不確定性。高鳳來去世後,春都的二號人物趙海均接任了董事長兼總經理,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據集團一名中層幹部介紹,新領導班子成員的素質較高,趙海均本人為大學本科畢業,集團黨委書記系一轉業幹部,轉業前的軍職為某部旅政委,其他成員的學歷、能力水平也都不錯。然而面對春都的攤子,他們也都無能為力。雖然採取了一些積極的舉措,但仍然於事無補。而一代明星企業徹底隕落。

2007年7月,春都集團旗下的春都食品股份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成立了洛陽春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新公司的唯一股東是河南省投資集團,與春都集團已無任何資產關係。44歲的蔡永燦被河南省投資集團派到新春都擔任董事長。

儘管春都品牌二度振興一度備受關注,但就眼下來看,春都的崛起夢,依舊是水中花、鏡中月。

也有不靠譜的解釋,

比如一條哥特式的恐怖謠言

它甚至讓當年許多小朋友留下了陰影。

1993年的那場大火,就在大火之後,不知是誰向大眾高喊:“春都與火葬場聯營了!春都火腿腸是用人肉做的!

沒想到的是,謠言迅速擴散,且不斷升級,甚至流傳著不同版本的細節。

有人說,“春都和當地殯儀館挨著,每天半夜取屍體大腿和屁股上的肉”。

有人說,“從春都火腿腸裡吃出過頭髮和指甲”。

有人說,“火葬廠住著一個心理變態的老頭,以數元一斤的價格,把即將火化的屍體切掉賣給春都(大部分以女性屍體為主),午夜時分,春都會派專人來取”。

也有人說,“其實是有工人不小心掉進做火腿腸的大池子裡,最後連骨頭渣都沒剩下”。

據說,這些謠言甚至成為當時閱讀量巨大的《故事會》的素材,還被央視報道過。

那個年代的謠言,就是如此樸實。

別說小孩,很多家長都懶得懷疑:洛陽城一天得死多少人,才能供應全國人民對火腿腸的熱愛?

但結果就是,很多人不再買春都了。據說春都元氣大傷,倉庫裡第一次堆滿了賣不出去的成品火腿腸。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雙匯崛起,春都黯然失落

其實早在1997年,春都集團就已經開始滑坡,到1999年時,按春都員工的說法是

“已經快頂不住了”,但春都集團硬是憑著那最後一口氣衝上了證券市場。可惜資本市場的錢也並沒有能夠挽救春都的衰敗。

從原本85%的精肉含量的“會跳舞的火腿腸”到最後只剩下10%的“面棍”,春都火腿腸再也無法“翩翩起舞”。

也正是從春都的倒下開始,雙匯才開始有一絲的喘息機會,並接著這一股勁兒,迅速發展,最終成為了如今冷鮮肉火腿腸行業的龍頭老大。

在冷鮮肉和火腿腸這個市場,春都倒下了,雨潤也岌岌可危。反觀如今的雨潤,似乎也面臨著與春都一樣的過度發展,以及負債巨大的嚴重問題。雨潤是否會成為第二個春都尤為可知。

但是雙匯的確是踩著春都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的。這也無可厚非,一個巨大企業的倒下,必定會有一系列新企業的崛起。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