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儒林外史》里有诗曰: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身心浮躁的你我,追逐着功名利禄,血气方刚的我们总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但凡拥有一些成就或者名头,去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所谓的人物,心里总恨不得这些就如同宋江脸上的刺字,让人一眼就能瞧见,让人顿生羡慕之感。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我的一个前同事小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喜欢晒生活的人,每天至少发五条朋友圈晒自己的生活,“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早餐啦”、“今天心情不好啦”、“今天和男朋友逛街,开森”、“今天男朋友给买了个非常非常好看的包包,非常开森”、“今天看到一只小狗狗好可爱的哦,男朋友却不给我买,呜呜呜!”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还记得有一个周末,我邀请同事们一起来DIY晚餐,小徐负责洗青菜,谁知道,她洗菜洗到一半,就放下,去发朋友圈:“开始洗菜做饭啦!大家快过来吃饭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自己做的饭,让别人羡慕去吧,嘻嘻嘻!”顺带附了一张洗菜的照片。于是,从洗菜开始到她给其他人做帮厨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掏出手机刷新刷新朋友圈,一看到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可爱的脸上就会露出开心满意的笑容,手湿都顾不上擦干,秒回评论,看得众同事一愣一愣的,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手速”。因为实在受不了每天朋友圈都被小徐刷屏,我选择了不看她的朋友圈。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俗话说得好:过生活,过生活,生活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晒的。

深以为然!

真正心智成熟之人,最难得的就是: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之后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成年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一个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成熟,在生活中,只要你一次次的去面对挑战,然后一次次的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你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准不是年龄,而是心智的成熟与否!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因为只有读懂过生活,看过世界,你才会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见世面本身就是一种拥有和体会的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真切的明白何为真伪,何为美丑,何为高低,何为贵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开的是不到两万美元的车,穿的也只是最普通的T恤牛仔裤;常年雄踞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列的金融大亨巴菲特,每天午饭吃的也不过只是8美元左右的肯德基便捷套餐。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很多人常常自鸣得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其实真正拥有的人却并不以拥有为傲。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因为见过了世面,才明白眼前的可贵。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邀请早已退位的清末皇帝傅仪到他家中做客,期间热情的向傅仪展示了他珍藏半生的古董字画以及金石玉器,谁知道傅仪对这些古董并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反而随手指出几件古董,告诉王国维这些都是赝品,王国维不信,等送走了傅仪,王国维急匆匆的又找了行内的大师专家帮忙品鉴傅仪所指出的那几件赝品,结果却是一致的,这几件古董确实是赝品。事后,这位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再次虚心的向傅仪请教鉴别赝品方法的时候,傅仪却是淡淡的说道:“其实我也不懂你们口里所说的什么鉴别方法,鉴别技术,我就是看你家里的那几样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有些不同罢了。”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当你见过的世面越多,对世界的感知越深刻,对自己的认知越清醒,越明白自己的浅薄与渺小,越知道自己真正该拥有的是什么。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曾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再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常常是用别人的想法和标准,来左右和衡量自己的人生。

心智成熟的人,精神生活越丰富,越不想暴露自己的隐私;心智成熟的人,更懂得珍惜时光。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苏东坡被贬南方时,曾作词《赤壁赋》,咏怀抒志,“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徜徉天地之间,在生活之中体悟宇宙天地之变化,又何须告知于天下?

为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晒生活?


在任由生命从繁盛到简单的过程中,你终将明白哪些不该炫耀,而哪些又该是需要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