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各種語言交流的效率肯定存在差異。

哪種語言傳遞信息最高效呢?

語速快,效率就高?


就像個體差異一般,不同語種平均語速也有差異。

據統計,意大利人每秒能說9個音節,語速最快;而德國人每秒只能說出5-6個音節,是最慢的。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那麼是不是一種語言語速快,溝通就高效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計算機中的通訊協議中包含一個基本評判標準——傳輸效率,傳輸效率分為“傳輸速度”和“編碼效率”。

和計算機傳輸信息一樣,如果將語言的語速比作“傳輸速度”的話,語言的信息密度(表意效率)就是“編碼效率”。

各種語言的信息密度怎麼樣?


比較語言的信息密度之前,先了解下語言的“信息密度”這個概念。

孤立語和綜合語


世界上的語言可以分成孤立語綜合語(綜合語又可分為黏著語、屈折語等)。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綜合語可以通過改變詞的形態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像是英文。

例如“I told him yesterday.”中,“told、him”就是兩個變形。

孤立語則沒有詞的形態變化,像是中文。

兩類語言在信息密度上的差異


綜合語和孤立語的特性對各自的表意效率有什麼影響呢?

舉個例子,如果兩個人談論昨天發生的事情。漢語中只要大家在開始時聲明“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昨天”,後面就再也不必提及時態了;而英語則需要反覆地使用時態來表明這事情發生在過去。

綜合語在交流時需要時刻考慮時間、主格/賓格、數量、主動/被動

等問題,這對交流當然是有影響的;而孤立語中,在上下文的幫助下,這些變化都可以省掉,簡化很多。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包括上述及種種方面的原因,於是,各種語言在信息密度上就有了差異。

如果這篇文章用日語寫,會更長;而用泰語翻譯出來後會短一些

各種語言信息密度


2011年,法國里昂大學做了各種語言信息密度的測試實驗。

研究結果發現: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漢語位列第一,信息密度值為0.94;英語第二,信息密度值為0.91

漢語在這方面果然優秀,這也讓人震驚——現代漢語已經這麼高了,文言文又到了什麼程度呢?

不同語言信息傳輸效率相近


語言的語速和信息密度都可以比較,那是不是把它們結合對比,就能研究出哪種語言是最高效的呢?

這樣的設想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最近法國里昂大學卻在這方面拿出了實實在在的科研成果。

上個月,François Pellegrino 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佈了題為《不同的語言,接近的編碼效率:跨種族信息交流的效率比較》的文章。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這項研究對17種亞歐語言的音節信息密度進行了分析,記錄了每種語言的10名母語使用者朗讀15篇文章不同譯本的速度……

研究人員利用文本中包含的信息數據及朗讀者的語速得出了其中的信息傳輸速度。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研究結果表明,語言面臨著複雜性和速度之間的平衡

儘管人們的講話速度各異,但口語信息密度高的語言使用者的語速較慢,因為他們會花更多的精力規劃句子和將音節清楚地表達出來,從而延長了表達時間,而信息密度低的語言使用者的表達速度更快。

總的來說,這些不同語言的信息傳輸速度是接近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世界上哪種語言交流起來最高效?


延用上面的例子進行說明——如果這篇文章用日語寫,會更長;而用泰語翻譯出來後會短一些。不過,以上述任何一種語言朗讀出來,都會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結束。

語言的信息傳輸效率就像鳥的翅膀,老鷹是擺動頻率很低的大翅膀,蜂鳥則是高頻擺動的小翅膀,但從飛行的距離上來說,結果都是相同的。

各種語言傳輸信息的效率竟然都相近,沒有優劣之分,這不可謂不是一種神奇的“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