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01

最近,一段老奶奶教室外“偷聽上課”的視頻被熱傳。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原來,她的孫子患有視力功能和智力障礙,為了孫子能跟上課程,她便來到教室外旁聽,課後給孫子輔導。

對於一個已經70歲的老人來說,照顧孫子的生活起居已屬不易,還要在教室外聽課,更是難上加難。其拳拳愛孫子之情濃濃地溢滿熒屏,感動著每一個人。

這個8歲的小男孩身患殘疾是不幸的,但有這樣一個負責任的奶奶又是幸運的。

這位奶奶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他。”

一句簡單的話語,不知背後要付出多麼艱辛的付出啊!

奶奶、孫子、輔導……

幾個本已單獨的詞語連在一起,讓人不禁想到了隔代教育。

02

說到隔代教育,知乎上一位媽媽每每回憶起,總後悔不迭。

原來,一直由外公帶了7年之久的兒子小明被老師告知可能患上了自閉症,而導致小明有自閉症傾向的人竟是他的外公。

那天下午,班主任老師多上一節課,在校外遲遲等不到小明的外公竟衝到教室,朝班主任大聲嚷:“都放學了,你還拖堂?像什麼話!”他一邊牽住小明就往教室外走,一邊嘴裡還在不停地嘟囔。

那時,班主任臉都氣白了。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從那以後,班上學生不約而同地孤立小明,儘管班主任老師批評同學的錯誤舉動,但小明還是慢慢地自閉起來。

媽媽能理解外公有如此出格的舉動,因為他太溺愛小明瞭。

他每天不僅事無鉅細地照顧好小明的生活起居,就連穿衣、收拾書包這些小事他也不放過。

小明犯了錯,爸爸媽媽要批評,他都會立即護了過去,甚至還會當小明的面訓斥爸爸媽媽。

總之,小明的要求都合理,小明的做法都對。他事事依著小明,樣樣順著小明。

當媽媽旁敲側擊地問起他時,他反而顯得更得意,說就是那次數落了老師,自己的氣就順了。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這隔代的愛啊!穿上溺愛的外衣,罩著美麗的光環,但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隔代教育,除了老人濃濃的溺愛外,其實還有很多壞處:

孩子覺得父母不要自己,會產生極度不安全感;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生疏,可能會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老人事事包辦,孩子依賴性越來越強,未來很難獨立;

老人不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

隔代教育,正在一步步地影響著孩子健康地成長。


03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如果請老人適當地幫襯一下,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一個遠方表姐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時,因為工作量大,一天下來,她累的像條狗,真想躺在床上,閉上眼,永遠地不醒來。

本來她打算自己再苦再難,也要堅持親自帶孩子。

可現實太無奈,她沒有時間接孩子,也沒有時間煮飯,這些迫使她改變最初的想法,決定請婆婆參與一起帶孩子。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表姐是個聰明人,她先和婆婆約法三章,她告訴婆婆過來主要就是幫襯一下,至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習慣等等,則由她自己來負責。

婆婆也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對她的話心領神會。每天在家裡按時地準備好可口的飯菜,按時地接送孩子上下學。

表姐每天回家後,不管多累,都會堅持陪著孩子學習、讀書,有時也會玩一些遊戲。

閒暇下來,表姐也會和婆婆聊一聊科學育兒知識,讓婆婆也學學科學育兒。

偶爾公司安排出差,表姐就會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婆婆。

孩子在表姐和婆婆的教育之下,非常爭氣。不僅待人接物,有禮有節,落落大方,學習還特別優秀,尤其是作文,還獲得了市二等獎。

看到孩子這麼優秀,表姐時常流露出對婆婆的感激之情。

父母主導教育,就是保證了孩子成長的方向。老人幫襯,就是解決了年輕父母的後顧之憂。

當一家人教育孩子目標一致時,收穫的便是百倍的成功與溫暖。

這份成功與溫暖,就是孩子走向未來的鎧甲。


04

怎樣把隔代教育化劣為優,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只要嘗試以下三點,就能讓隔代教育完美逆襲。

首先,父母教育佔主導。

雖然年輕父母要上班,幾乎沒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孩子,但也不能因此就做甩手掌櫃,完全不聞不問孩子的成長與教育。

一個孩子每天要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多很多。即使老人再負責,再有熱情,再有方法,也沒有父母對孩子直接教育的效果好。

因此,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原則和方向,一定要起主導作用,尤其是關係到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道德品質等,更要緊抓不放。只有把老人定位在搭把手上,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才不會發生偏差。

一位教育專家在節目也表示,在對孩子教育中,父母一定要起主導作用。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其次,溝通交流講技巧。

和老人溝通,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因為育兒的目標一致,他們會理解的。

和老人溝通,適當捧哏,多用“對”“嗯”“哎呀,有時候我也這麼覺得”,你越這麼捧,他們說的越來勁,他們來勁了,然後,再說出自己的意見,他們往往會接受。

和老人溝通,可以搬來權威人士的話,他們更容易接受。比如,當看到老人給孫子事事包辦時,您可以這樣說:“爸,老師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的寶寶能幹著呢!不信,您讓他自己試一試。”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最後,和老人建立同盟

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溺愛,老人見不得年輕父母責備孩子。因此,要保證教育的效果,必須要和老人建立同盟。

事先和老人統一認識,孩子的成長,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父母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的糾偏。老人在孩子沒犯錯時,都會認識到糾偏的好處,他們也會同意年輕父母的做法。

如果老人意志堅定,可以直接在家裡教育孩子。反之,或支開老人,在家教育孩子;或帶著孩子到另外的地方教育。

05

雖然隔代教育給年輕父母解了一個大問題,但它畢竟是一個幫襯的教育,是父母教育之外的一個有力的補充。

年輕的父母千萬不能依仗隔代教育,完全把孩子徹徹底底地拋給老人。


用“忙”的藉口,把孩子完全拋給老人,才是隔代教育失敗的根源


且不說老人有自己的生活,也不說老人的精力不濟,光說孩子長期地離開父母,就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許多壞處。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永遠都不能缺位,不僅要做指揮員,更要做戰鬥員。

父母給予孩子有質量的陪伴和正確的引領,才是世上最好的教育。

撰稿:非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