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愛德王”的生活經歷,他受夠姐姐的自私和小氣,最後居然還落得個“啃姐”的名聲,想到自己姐姐就會感覺糟糕透了。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姐弟或兄妹之間應該怎樣相處才算正常呢?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我比我姐小5歲,從小被她欺負長大,這跟我們家的情況有關係,我爸兄弟三個,我大伯和我叔叔都是生了一個兒子,所以我們家我姐是獨一份,就連我爺爺奶奶都對她特別好。我爸更是因為生了個女兒特別自豪,這跟大部分家庭都不一樣。也因為從小被寵大,所以我姐欺負我特別習慣和順手。

小時候我姐給我吃過各種她不稀罕的零食,當然有很多算不上零食的,就是她剩了飯怕我爸媽訓,就會倒進我的碗裡;用舊的文具給我,然後跟我爸媽說是我要走了,她可以拿錢買新的;我爸燉的魚,我姐永遠是吃魚肚子,我吃魚尾巴……

長大以後,我的零花錢被我姐以各種明目騙走;她想要的東西一定是獨一份,但我想要的東西必須是她也有,或者她用夠了才能給我;高考前學了美術特長又改學體操,練一天回來累慘了就揍我,我爸看我姐在哭還以為是我惹著她了,一直訓我說姐姐馬上高考了,必須以姐姐為重……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直到我姐姐上了大學,我的生活才算是見到了曙光,那四年爺爺奶奶也開始對我很好,可能是因為被忽視了太多年吧,我很珍惜那幾年的歡樂時光。奶奶家的院子是前後兩進,當時四家人住在一起,拆遷分房子是分了三套,叔伯和我爸各一套,然後爺爺奶奶輪流養老,並跟我爸約好:我爸得到的這套房子必須歸我姐。

我也懶得計較這些,我姐結婚的時候,陪嫁是四家出的,兩個堂兄和我都眼饞,但我們無計可施。姐姐嫁人之後還是喜歡住孃家,為了讓她住的寬敞,爺爺奶奶不肯來我家養老,叔伯們還好,伯母和嬸孃就意見比較大,但大家都維護著表面的和諧,誰也沒有說出來,但和我爸媽的關係明顯就疏遠了。

我爸媽眼裡只有我姐,沒人在乎叔伯嬸孃們的態度,想想我們家對我姐姐的愛,真的很過分了。我大學時候回家,就感覺自己是走親戚串門,我姐和姐夫才是家裡的主人,我姐指使著我幹這幹那,姐夫窩在沙發上玩手機,如果我有半點不滿意,我姐就會講我不懂事……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有段時間我姐學會了“扶弟魔”這個詞,就經常跟我說以後她不會管我,不會犧牲自己的幸福來成全我。當時我內心真的是呵呵啊,我不求你當“扶弟魔”,你到時候別啃老別壓榨我就謝天謝地了。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惡意揣測我姐,而是她真的幹出來了。

明明她婆婆願意給她帶孩子,她卻百般挑剔,不跟公婆住一起,非要住我家,姐夫在家就是吃喝玩,連孩子都不肯抱一下,我姐卻覺得在孃家是應該的,我爸媽一邊開店一邊幫她帶小孩,還要給她做飯,吃晚了或者吃不開心,都要在家發脾氣。

把我姐攆出我家,是因為我爸闌尾炎犯了,直說肚子疼,我姐在家卻居然無動於衷,我週末回家看我爸臉色不對,堅持去醫院才知道是闌尾炎犯了,因為已經化膿嚴重,所以只能保守治療,前後治療了13天,我爸飯也不能吃,一直就是吃流食,肚子還一直漲氣。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那13天一直是我陪著,我姐和我姐夫連面都沒露,還美其名曰爸爸生病,女兒照顧不方便。我質問她:“爸爸小時候照顧你怎麼就方便了?你不方便還有我姐夫啊,就是不指望你照顧,露個面總可以吧?”我姐就在家又哭又鬧,說我欺負她,當著姐夫的面讓她下不來臺,孃家弟弟不給她臉之類的。

以前她欺負我啥的全可以忍,但她居然連最疼愛的她的爸爸都不管,我真的對她太失望了,大概我爸媽也感覺寒心吧,所以我把他們一家三口趕出去的時候,爸媽也沒有阻攔。姐姐去找爺爺奶奶訴苦,第一次嬸孃給開了門,聽完原委之後,第二次我姐叫門就沒人開了。

從那以後,我姐開始變得低調了很多,再回孃家就是很懂規矩的那種了,我看她成熟了很多,就不再跟她志氣,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弟,對她哪兒能有多大脾氣呢?我爸媽見她不再任性,也心疼她和婆婆處不好,就又把他們一家喊回來了,我只好減少回家的次數,免的見面不舒服。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我準備結婚的時候,爸爸給了我6萬塊錢,我算了一下,光婚禮的花銷就不止這個數,更別說彩禮和婚前買房了,我爸媽一直開店做生意,不至於手裡沒錢,我爸說:“這錢就是留著給你結婚用的,如果不是為了給你娶媳婦,這錢也都給你姐了,她說拿著理財了,要不你跟她要吧。”

我對爸媽真的無語,但至少說明這些年家裡的錢都在姐姐手裡,我就跟姐姐要,她不給就算是我借的,我說:“姐,我結婚是家裡的大事,你這些年在家裡吃喝住,應該沒什麼花銷,手裡應該是存了不少錢吧,借我一點結婚用吧,過去這個坎我馬上還你,彩禮就是個形式,過了禮我馬上拿回來還你。”

結果我姐就開始哭窮,從她生了孩子就沒工作,一直說到姐夫的公司要倒閉,從她婆婆不管孩子,一直說到因為我趕她出去所以這幾年爸媽對她很冷漠,從孩子花錢多,一直說到對爺爺奶奶花了多少錢……我聽她這一通無理賴三分的胡扯,只好跟她說:“姐,你別哭窮了,就算這婚不結了,我也不跟你借錢了。”

她居然還厚著臉皮說:“不是不幫你,是姐真的不容易。”我把這些話原封不動地跟我爸媽轉述了,我不求他們以後能對我和姐一碗水端平,至少讓他們知道他們辛辛苦苦賺的錢已經進了我姐口袋吐不出來了。我答應婚後住岳父家,相當於給老婆家做了上門女婿,以後和這個家還是減少來往吧。

“姐,你別哭窮了,我不跟你借錢了”“姐真的不容易”

​事事兒有話說:父母偏心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但大部分都是重男輕女,這個案例比較另類,他的爸媽始終沒有因為女兒的自私任性而醒悟,兒子一氣之下選擇了做上門女婿,和這個家保持距離,這樣的結局是誰也想不到的,但也是情理之中的。

任何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心,哪個父母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但父母的行為不能代表兄弟姐妹之間的想出原則,就算是被父母偏心,也應該和手足處理好關係,不應該以被偏心為榮,否則兄弟姐妹之間沒辦法繼續相處,更會讓本就緊張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惡劣。

最近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一個話題“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雖然很多時候是用在婆媳關係上,但在親子關係上也是如此,就算是親生父母,也會存在偏心的問題。如果偏心情況嚴重了,被偏愛的成了嬌慣無孝子,被苛待的因為不公所以不孝,那麼悲慘的只有年邁之後的父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