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

微信广告合作:18135309990、13753318100

清末,阳泉市中心还是一片荒滩。1905年,因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一下子变得红火起来。许多外地人来这里安家落户,其中河北人居多。在阳泉火车站附近开起了旅店、饭店、理发店、药店等等。

1910年,河北徐水县棉家营村人赵德胜来到阳泉,在火车站以南开了个“德胜聚”饭店,主要是为火车司机和驮运煤炭的小商贩提供吃饭和住宿。接着又开设了火烧店铺、理发店铺。1921年,火车站南部区域因“德胜聚”得名德胜街。

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

原来的德胜街只有旧车站南侧一段约百米长。1959年将车站西侧的桥南街(位于旧黑桥以南故名。此街1945年曾用阎锡山亲信张佩美的名字命名为佩美路,因阳泉于1947年解放,此名未延续)并入德胜街。1966年9月,改名为东方红路,并将车站南至市立医院一段并入。1975年6月复名德胜街。1976年扩建烈士陵园以东段。1987年7月将西起阳泉电影院东至三角线段命名为德胜东街。

赵德胜从二十来岁来阳泉,到1945年病故,在阳泉经营三十多年。他先是在车站南侧开饭店,1937年日军占领阳泉后,搬到长顺街,租赁大阳泉郗家的房子继续开饭店。由于日军的占领,阳泉民不聊生,赵德胜的饭店也开始不景气,于1944年改为瓷器店,经营瓷碗、砂壶等阳泉土特产品。1945年赵德胜病故后,瓷店关闭,其妻也回原籍改嫁了。随赵德胜来阳泉的还有其弟,小名赵老铁,在今上站小学北侧开了个杂货铺,于1937年病故。1910年正太铁路通车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煤、铁、硫磺等工业随之兴起,至1936年阳泉才形成一个有三万余人的小集镇。之后,以火车站为中心,聚集行商作家,阳泉逐步成为山西东部地区和连结晋冀两省的商品集散地,阳泉这一地名也才随之名扬中华。

审核:李琨

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

啥?这些你还没看过?

阳泉这座桥已经完成7跨,任务过半……

电影《中共第一城》杀青,快来看看幕后花絮……

阳泉这条路全线贯通,周边居民出行更方便了……

哇!真美……一组可以做壁纸的照片(城市公园)

市纪委监委通报

阳泉这些国道命名有变!你知道吗……

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

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
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阳泉德胜街街名由来:曾经叫东方红路……

阳泉日报社所属《阳泉日报》、《阳泉晚报》、阳泉新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取得阳泉日报社的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了解更多时政类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阳泉新闻”、“阳泉政府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190003

-6658025

举报电话:0353-2297677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