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脊髓型頸椎病(CSM)是頸椎退行性改變導致脊髓受壓和(或)脊髓供血障礙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礙性疾病,約佔頸椎病中的12%~20%,是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見的頸椎疾患之一。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自從1952年Brain等首次報道CSM之後,人們對其病因學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由於CSM的自然病程具有長期性、間歇性、隱匿性等特點,故其發病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對於CSM發病機制,目前大多數臨床醫師傾向於頸椎椎間盤退變是CSM的病理基礎,而頸椎相鄰椎體後緣骨贅形成,造成脊髓壓迫和血供障礙則是其直接病因。Epstein等將致病因素分為靜態和動態。靜態因素有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Luschka關節、椎間關節骨贅和椎管狹窄;動態因素主要為創傷及運動過度。這些因素直接壓迫脊髓和(或)壓迫支配脊髓的血管引起相鄰脊髓節段的損害導致CSM。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脊髓型頸椎病的誘因

1年齡:目前一致認為,脊髓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高峰在40~60歲之間。但由其它誘因和致病因素所導致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則與年齡因素無關,並且,隨著人們工作性質的轉換,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2職業:1958年,Jackson通過對8000名頸椎病患者中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觀察指出,脊髓型頸椎病好發於低頭伏案工作的人群。我們通過對教師、學生、醫生、公司文員等的調查發現,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率在1.5%以上,明顯高於同年齡的其它人群。通過做家兔低頭伏案的實驗性研究,每天低頭1次,每次1h,1個月後X線片和病理切片無改變;每天低頭1次,每次2h,1個月後X線片有明顯骨質增生,病理切片還有軟組織的變性改變。上述調查和研究結果表明,低頭伏案與脊髓型頸椎病的關係非常密切。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3外傷:頸椎骨體、項韌帶、椎間盤等損傷是脊髓型頸椎病的最主要的誘因,68%以上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都有外傷史。

有嚴重後果的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生有哪些誘因?

4生活習慣:高枕睡眠、頭頂重物、飲酒等都會誘發脊髓型頸椎病。

大家都記下了嗎?好好愛護我們自己的頸椎,從良好生活習慣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