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郑和下西洋活动为什么戛然而止?

尔朱少帅


郑和的下西洋活动为什么嘎然而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分析,一是下西洋活动的终止很大原因是2个关键人物死了,一个郑和,一个明宣宗朱瞻基;二是下西洋活动并没有真正嘎然而止,郑和死后,新皇帝登基,曾有一支船队第8次下西洋,带队者是大名鼎鼎的当年下西洋二号人物王景弘,细心梳理可以发现,长达近30年的下西洋真实目的就是找建文帝,《明史》里面整的都是虚的,而以找建文帝为结论来反推,问题迎刃而解。

图中身穿蟒袍者,被流传为郑和像。

《明史》记载,郑和从朱棣到朱瞻基时期,历经3代帝王共28年,7次奉令下西洋的目的是“欲耀兵异域,示中华富强”,翻译过来就是出海炫耀大明帝国富裕强大,出去炫富去的,但是炫富用得着这么勤便吗?1407年郑和第一次去刚回来屁股没坐热,又奉命出去了,1409年第二次刚回国没2个月,又被派出去了,1412年回国郑和回老家扫了个墓,没几天又被撵出海了,1415年郑和回国,1416年就跟着南洋各国使者一块儿又出海了,这玩意儿是不是太勤快了,感觉出海的频率不像是去耀武扬威,而是有急事要办,出海几次重复那些地方,是找东西还是找人的?

图为江苏省太仓市刘家港郑和下西洋起锚纪念地。

如果按照《明史》“欲耀兵异域,示中华富强”为由下西洋,第一次去就被爪哇国杀了170多人,有兵勇有随行人员,结果是郑和原谅了爪哇国,和平离开了是非之地。爪哇就是个袖珍小国,连大明帝国小指头都算不上,郑和出去代表大明帝国耀武扬威的能受得了这气?示我中华富强的能不为170多名大明子弟讨公道?奇怪的是忍气吞声的沉默了,所以压根就不是出来搞外交的,就是来找人的,情况没摸清楚,不敢惹是生非。

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

1433年,郑和第7次下西洋时,死在了路途中,船队返航,《明史》记载在下西洋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郑和去世后,找不到能组织大规模船队的能人,所以下西洋停止了,这又是矛盾的,因为郑和去世不久,第8次下西洋开始了,带队的是郑和下西洋二号人物宦官王景弘,他5次跟着郑和下西洋,第7次就是他带队返航的,有丰富航海经验下西洋的能人是有的,王景弘带队第8次下西洋去了南洋各国,而真正让下西洋骤停的是皇帝的父死子替。

郑和有7次下西洋,王景弘也有6次下西洋,对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功绩也有王景弘一份,图为王景弘故里。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死了,他是朱棣的孙子,从朱棣篡位以来,啥事都办了,就是翘下皇位的正主儿建文小侄儿没影子了,全国大地锦衣卫撒下去没任何消息,南京离海那么近,真有可能逃海里去了,建文小侄儿找不到,自己皇位就有危险,于是打着外交的幌子满世界寻人,寻了几十年,自己死了儿子接着找,儿子死了孙子接着找,现在孙子朱瞻基也死了,继位的朱祁镇还不满10岁,政权掌握在这帮重臣手里,这下好了,以前皇帝非要找,只能劳民伤财的去折腾,现在咱说的算,掰指头算算,建文帝在世也快60岁了,就算找到了还能翻起什么浪,支持他的那帮老臣早死完了,所以根本不用找,再者都找了几十年了,找到找不到没任何意义,于是几位内阁辅臣停止了下西洋所有活动。


图文绘历史


郑和下西洋有以下两点原因

1.寻找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攻下大明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明成祖继位称帝后,改年号为永乐,但是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人传言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传言,所以有人认为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

2.宣扬大明国威: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获得了大明天下,并不是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皇位,许多人对此有非议,通过命郑和下西洋使万国来朝,不仅大大的满足了朱棣的自尊心,而且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的能力,以堵悠悠之口。

终止原因:

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政治意图,忽略了经济利益,虽然外邦朝贡了诸多贡品,但大明王朝也给予了朝贡者大量赏赐,引发财政危机,有“厚往薄来”之说,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明成祖朱棣过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宣布停止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于宣德五年(1430年)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在此次航行中去世,也有一说第七次下西洋,郑和率队到达了麦加,信仰伊斯兰教的郑和留在了麦加。总之,第七次下西洋后郑和没有回到大明,随着核心人物的缺失,下西洋活动也随之停止了。当然停止原因也不仅仅以上几点,如朝中大臣反对、大明王朝战略重点由海上转为内陆等。

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多查询一些历史资料,个人建议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下《明朝那些事》,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用户名输入未完成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儒家思想成为统治主体,朱元璋和朱棣都属于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对儒家思想只是利用,不会被它控制。但是朱棣后的宣帝则不一样。

同时,因为下西洋郑和在宦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最终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儒家官员否定了。

(1)朱棣的死代表中国最后一位具备世界心怀的封建帝王离世。郑和死前就已经被朝廷内部官员认为是宦官乱国的代表,数次下西洋所费太多,人员病故数千人。其实,郑和是否病死都不重要,关键是时代变了


朱棣和朱元璋不同,朱元璋作为南方汉人的代表对北部边疆是受南方人的错误历史观念影响的,例如朱元璋就认为北平非中国故土,这是受北平被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五百多年影响。

朱元璋是有南对北歧视思想的,但是作为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到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已经初步改掉了这一错误。

与朱元璋相比,朱棣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作为藩王长期在北平接受北方文化特别是游牧文化影响,其思想已经超越单一的农业文明,更加像元朝的世界级证券靠拢。


所以,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宣告大明代替大元成为世界之主。世界各国应该忘记大元,向大明臣服。

(2)明宣宗生于在朱元璋末年,儒家主体地位基本定型时期

明宣宗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从小到大既没有经历过战争,又没有真正的权力斗争。所以,儒家思想教育在其身上最容易扎根。

儒家思想植根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属于内敛文明,对于利于种植的地方和事情就比较关注。同时反对战争、反对奢侈浪费,对对外交往也不热心。


儒家文明则更尊重尊卑秩序,反对宦官主张皇权,以儒家治国为基准。所以,反宦官郑和是必然的。

由此,朱棣一死儒家官员对郑和进行打压是很正常的。

(3)郑和在宦官系统中被排挤在外

与此同时,郑和长期在外,与朱棣的关系越来越远,这就造成郑和远离权力中枢、远离他的权力基础:宦官群体。


例如朱棣在位时,内官监是太监之首,郑和长期在外,其他衙门、内官监内部势力增长都是他无法掌握的。所以,司礼监等地位上升,内官监权力下降。

在此情况下,郑和被否定就很正常了。


坐古谈今


大家都知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拥有世界最强大的舰队,所以当时的明永乐皇帝朱棣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下西洋炫耀国力,从1405年开始,郑和在29年中先后七次下西洋

明朝大臣纷纷以财政上问题劝诫皇帝,据统计,明朝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赏赐物品花费很大。明朝宪宗年间时,又打算下西洋,明宪宗皇帝下令要查看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但是材料却被大臣刘大夏藏匿起来,而这位敢于抗命的官员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下快


“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永乐皇帝开始持续到明英宗初年的远洋航海外交活动。因为相关的档案资料遗失销毁,因此许多情况后人已无法知晓,令人惋惜。但是通常意义上认为一共开展了七次(实质上郑和死后还进行了一次),因此又称“郑和七下西洋”。这个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远洋航海活动后来为什么停止了呢?

背景:郑和的前六次下西洋活动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登上皇帝宝座才第三年的明成祖朱棣就命令郑和开始下西洋。史学界对下西洋活动的目的众说纷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寻找可能逃亡海外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有说向海外宣扬国威,宣示永乐皇帝正统地位,以及寻找奢侈品等等。

不管具体什么目的,我们目前可知的是此后郑和分别又在永乐五年、七年、十年、十四年、十九年进行了五次下西洋活动。几乎是没有什么停顿,往往是刚从海外归国没几年就马上再次出发。这六次下西洋最远已经到达非洲东海岸,逐步形成了一支拥有几十艘大宝船,二万多人的远洋航海舰队。

成祖驾崩,远航停顿

其实下西洋活动并非戛然而止,在公元1424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登基,他在八月份的即位诏书中就明确表示停止进行下西洋活动。因此郑和下西洋活动进入一个停顿期。

但是郑和率领的这么庞大的舰队如何安排呢?明仁宗想到了自己喜欢的南京,想要把京师又迁回南京的明仁宗命令郑和率领舰队到南京驻防,郑和也就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南京守备太监。

宣宗重启“下西洋”

明仁宗在位时间不长,继位的宣宗皇帝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许多仁宗时期的政策,但是在下西洋这件事上,宣宗从一开始的坚持仁宗朝的政策,到1430年又命郑和再次率舰队下西洋,于是停顿了六年左右的下西洋活动重启,这也就是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郑和本人据说死在了返航途中。

1434年,宣宗皇帝再次下令进行远航,由郑和的重要助手王景弘负责,但是这次航行只到了南洋各国,范围较小。这也是明初的最后一次“下西洋活动”,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明英宗正式下令停止“下西洋活动”。

“下西洋活动”停止的原因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下西洋活动”并非戛然而止,而是有一个渐进式的停止过程。从明成祖去世后,“下西洋活动”就进入低谷,一度陷入停顿,虽然在宣宗朝又重启并进行了两次远航。但是终究还是在英宗皇帝登基后彻底停止。那么其原因何在呢?

  • 在位皇帝的变更,导致国家战略的调整是根本原因。其实从上述背景和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明成祖去世之后,实际上这种远航活动就已经被明朝政府抛弃。因为明朝的国家战略已经进行了调整,从明成祖时期的开拓扩张进取的战略转入收缩保守加强内部统治的战略。明仁宗登基后推行的一系列措施无不带有这种烙印。因此作为明成祖时期扩张政策的典型代表“下西洋活动”被明朝政府抛弃就显而易见了。

  • 下西洋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除了找寻建文帝这个目的之外(如果“下西洋活动”真的含有这个目的的话)。“下西洋活动”的目的可以说基本上都已达到,明朝的国力和正统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宣扬,而且沿途各国纷纷来朝也极大的满足了皇帝和明朝政府营造“万国来朝盛世景象”的需求。既然目的基本达到了,那么明朝皇帝停止这项活动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我们注意到,宣宗皇帝时期又重新启动了这一活动,而且宣宗皇帝其实也奉行仁宗时代的收缩政策,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依然是为了宣誓皇帝和明朝政府的权威,因为奉行收缩政策,明宣宗时期在安南(今天越南)的统治被推翻,这是宣宗朝很没面子的事情,因此宣宗皇帝才又重新采用祖父永乐皇帝的老办法,重启“下西洋活动”来宣扬国威。

  • 连年的远航耗费巨大:“郑和下西洋”不同于后世欧洲人开展的“大航海活动”,明朝的“下西洋活动”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奉行“薄来厚往”,死抱着“天朝上国”的牌坊,不遵循等价交易的“经济原则”。因此导致连年的远航活动耗费巨大,引发了明朝中央政府的经济危机也引起了朝廷文官政治集团的不满。

  • 文官政治集团的敌视:明朝永乐皇帝之后,文官政治集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仁宗、宣宗两代皇帝开始使文官政府得到更稳定和有效的运行,因此文官政治集团的利益诉求开始日益凸显。下西洋活动有两个致命的标签遭到文官集团的敌视,一是“下西洋活动”被定义为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寻求奇珍异宝满足个人奢欲的行为;二是“下西洋活动”一直是掌握在宦官手中的,前面的郑和是宦官,后面的王景弘依然是,这些宦官不仅代表国家出访而且掌握几万军队。这种情况在文官集团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在明成祖死后,文官集团对下西洋活动可谓视为“眼中钉”,仁宗登基诏书中迫不及待的宣布停止,宣宗死后,英宗登基又马上下令停止,这些情况的背后实质上都是文官集团的作用。


围炉品茗人


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目的有五个: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迎佛牙、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甚至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州府松江府诸处。”

日本浪人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鬼子”进村,烧杀淫掠。中国百姓避之不及,纷纷逃难。必须指出的是,明朝所谓“倭寇”,与后来大举进攻中国的日寇不同,不是政府正规军,而是日本政府也管不了的海匪。就像21世纪的索马里海盗,索马里政府也奈何他不得。

尽管如此,明成祖朱棣还是决定采取中国传统“告御状”方式,将官司打到国外。于是,“郑和下东洋”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于“下西洋”发生了。永乐二年,即1404年,郑和督师10万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出使日本。



 那么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明史·戎马志》记载,只做了两件事。

  一件,晓谕明成祖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二件,“许以贸易”。双方签订《堪合贸易条约》,“堪合”乃明朝朝廷颁发的执照签证。日本人在条约下,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画、资财等等,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而非“野蛮打劫”地拿走。



此时日本,怀义王已经作古。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明史称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源道义”。这个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眼见明朝大队人马押送着大量宝物到访日本,也不在君臣礼仪虚名上较劲,遂象征性地杀了二十多个海盗浪人,将首级送给大明使者。并接受了明朝封号、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按属国的名分向明朝皇帝呈递国书,奉明正朔。


娱乐圈大咖秀


从1405年到1433年之间,以郑和为首的大明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当时的西洋和现在的西洋并不是一回事),最远曾经到达过东非,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几百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有说是包抄帖木儿帝国,还有说是清除张士诚旧部的,先后七次,大明王朝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不过在永乐皇帝死后没几年,下西洋的活动就突然停止了,那么为什么声势浩大的下西洋活动会戛然而止呢?

首先是成本的问题。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带百艘大型船只,当时称为宝船,而当时光船的总造价就高达千万两白银,这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当时下西洋一趟来回都需要将近三年时间,对于大明王朝的人力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从宣德年间开始,明朝的官方手工业开始下滑,原先支撑起船队的官办手工业已经不能再支撑新的船队下西洋。所以,从成本这个角度来看,明王朝从15世纪30年代开始已经不能再维持大规模的下西洋活动了。

而通过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朝贡贸易也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通常郑和每到一地,当地都会给郑和的船队一些奇珍异宝,随后当地的人就可以到中国去朝贡,而大明王朝对朝贡采取的是“薄来厚往”的原则,所以大明王朝因为下西洋所带来的间接财政负担也是比较大的,虽然具体数字至今已经不可考了,但是明王朝当时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宣布戛然而止。

而且到了15世纪30年代,大明王朝的政治已经基本稳定,不管是建文帝还是张士诚余部都已经不足以对大明王朝构成挑战,所以下西洋的政治上的必要性也就没有了。


青年史学家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件比较具有轰动性的事件。当时,建国只有半个世纪左右的明帝国派遣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经黄海,南海然后一路向西,穿越印度洋,与沿途的诸多国家,部落进行文化交流,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南亚,西亚甚至北非东非一些小国纷纷派遣使者,进入明朝的都城北京朝贡,一时间,大明帝国的统治之下,呈现出了“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

然而,明成祖朱棣既然想要收获辉煌,那么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些代价,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明王朝在接下来的二百余年中所采取的发展战略。

朱棣登基之时,明朝内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盛世”。靖难之役中,北京——山东——江苏一线的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田亩荒废,百姓流离,经济凋敝。但朱棣似乎并没有体量这些,他决议将帝国的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因此需要沿大运河一线进行大的工程,工程所需要的民夫,自然由沿途各地的百姓充任,而沿途地区,恰恰就是遭到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地。

故,因为此事,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不断。

在朱棣进行迁都工程的同时,他又在同一时间向蒙古和安南发起战争,此举则又损耗不少民力财力,以至于朱棣第五次北征的过程中,户部尚书便上书朱棣,告诉他国库已经不能支持他的军事行动,希望他罢兵。

在国内进行这巨大损耗的前提之下,朱棣派遣郑和六次下西洋,宣扬“大明朝天威”,引导诸多使节前来朝贡,以持续自元朝以来中国对于亚欧非广大地区的影响。但朱棣的明朝,无论是在疆域上,还是开放程度上,都不如元帝国,因而这种“万国来朝”的局面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很久。

反而,因为朱棣在这个过程中的“厚往薄来”,造成了明朝财政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六次下西洋,不仅没有能够沟通明朝与亚欧非各地的民间自由贸易,反而加剧了明王朝官方对于明间贸易的管控,此可谓是舍本逐末。

总之,在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对于明朝国力的损耗极大,再加上朱棣的一系列工程和远征活动,使得永乐后期社会已经呈现出了凋敝之象。朱瞻基继位后,再次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在返回途中病死,此后朱瞻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休养生息,采取了全面收缩的保守对外战略,停止一切主动的军事行动,轻徭薄赋,以收拾祖父留下的烂摊子。刘大夏等人烧毁航海所需的一切工具和文字记载,自此下西洋彻底停止。

刘大夏等人为何要毁掉郑和下西洋的一切工具,甚至连记录也不放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郑和下西洋是由皇家主导的行为,而不是由明朝官方主导的。下西洋的主要负责人郑和,是一位宦官,整个下西洋过程,几乎看不到外朝官员的参与,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奇珍异宝,也都归入了朱棣的内怒而不是国库。换言之,这是一次完全架空文官的皇家寻宝行动,文官对此自然感到不满。

因此,在重用文官的朱瞻基主政后,下西洋行动彻底停止。


庭州行者


我一直坚信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查找建文帝下落,同时昭示天下诸夷,大明朱棣已经继承大统,为自己的合法性谋求共识。

但是,这么庞大的舰队下西洋,花费非常巨大,所以七下西洋以后,感觉建文帝不可能藏身海外,而宣扬自己正统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就停止了。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香料,明朝历来崇俭,朱棣篡位处处想彰显自己是朱元璋儿子,怎么会为了被认为是奢侈品的香料而去耗费这么大的国力呢?这不是明目张胆与朱元璋勤俭政策背道而驰吗?还有人说这个贸易拿回来的不仅仅是香料还有很多奇珍异宝其实是赚钱的,如果真是赚钱的为什么不继续搞而是停止了呢?并且后世历朝也没人去继续搞了呢,难道后续历朝都不愿意赚钱吗?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绝对是政治目的,而非经济利益,在目标达到后也就没有再下的必要了。


涛声依旧3833


史学家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通商,但是从明朝开始的尽海政策,当时的统治者怎么能允许郑和出海呢?有人说当时是因为当朝者认为朱允文逃到了海外,派郑和找到他并
郑和原来只不过是宫廷里的一个太监,他历尽艰险,屡下西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各家各执其词、莫衷一是。

流传早而广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登位伊始,曾决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则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

海外

,欲踪迹之。”后来,不少人附和其说,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永乐皇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之说难免牵强。建文帝其人忠厚赢弱,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台,即使逃到国外还会有什么能耐?这些情况朱棣也应当明白,因此他不会几次三番派人去探寻朱允炆的下落。再说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陷落前已死于大火。建文帝既死,寻找建文帝之说更无法成立。另外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教化异族”,使

海外

诸国“宾服中国”,同时还担负着沟通中国同

海外

经济贸易的任务。

近年来,探索郑和下西洋原因的角度有所改变,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郑和第一次出使是为了安抚临近小国,减轻异族异国对中国的侵扰,以后几次主要是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进,开阔新的航道等。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朱晨光在《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载《郑和下西洋论文集》一)一文中持这种观点。他首先否定“耀兵异域说”,他说郑和在海外两次动用武力制服异域王都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自卫反击。郑和所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以“怀柔”为主的,以友好和平为前提的。说郑和下西洋是经济因素是一叶障目之见,考察明代有关文献,未见过郑和屯兵异域,进行经济上的巧取豪夺。郑和出使带回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永乐皇帝下令不要征税,他说:“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朱晨光认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为了打开封闭、僵化的外交大门。明王朝刚建立,临近的小国常来朝贡,当时的朝贡实质上是交换物产,番国入贡,明王朝恩赐,赐常大于贡。明初

经济拮据

,明太祖下令限制进贡,由一岁一贡改为三岁一贡,有些国家如日本等限为十年一贡,于是明朝与海外关系几乎断绝,经济贸易几乎停顿。于是,走私活动非常猖厥,武装走私成风,同时明王朝的声势日下。永乐皇帝上台后决定改变这种政治局面,他每次派郑和下西洋都是以颁“正朔”,恢复和发展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为首要任务的。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就将长期盘踞在三佛齐剽掠的海盗陈祖义一伙捕捉归案,为沟通海道扫清了道路,提高了永乐政府的声誉。由于明成祖外交方针的成功,结果“太宗皇帝德泽洋溢于天下,施至蛮夷,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莫不尊视,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但是,这项外交政策给明朝初期社会经济所造成的耗费“也不赀”,故明成祖一死,郑和下西洋一事就遭到激烈反对。学者们热衷于郑和下西洋使命的研究,令人遗憾的是,在1983年第一次郑和研究讨论会和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的讨论会上,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