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過不少五胡亂華時期的歷史秘聞,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聊聊武悼天王冉閔。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五胡亂華時期形勢圖

冉閔本為漢人,十來歲時就跟著胡人東奔西走、四處闖蕩,認羯族人石虎為祖父,改名“石閔”,在胡人堆里長大,也跟著殺了不少漢人。東晉鹹康五年(公元339年),冉閔奉石虎之命攻打東晉,在沔南大敗晉軍並斬殺主將蔡懷。率軍攻打作為華夏正統的東晉,可以說是冉閔人生中難以抹去的汙點,但現代人卻原宥了他的罪過,還因其頒佈“殺胡令”而捧為“拯救漢人的冉閔大帝”,甚至是“中華文明保護者”。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東晉疆域圖

撇開其歷史評價不談,光是冉閔頒佈“殺胡令”的動機就令後世爭議不止。許多人認為,這是冉閔為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漢人,殊不知真相併非如此。冉閔跟著石虎東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卻總是被叔伯們排擠打壓。石虎去世後,其子石尊繼位,為安撫這位戰功卓著的“養侄子”,石尊曾在一次醉酒後許諾要立冉閔為太子。酒醒之後,石尊對此事絕口不提,不但封親兒子石衍為太子,甚至還打算暗殺冉閔以絕後患。幸虧鄭太后從中阻攔,冉閔這才暫時保住了性命。

另一方面,石尊的兄弟石鑑也將暗殺計劃向冉閔和盤托出,致使冉閔逃過一劫,並決定先下手為強——設計殺死石尊,隨後擁戴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石鑑登基。說起來,石鑑與冉閔關係過硬,然而登基之後,他也對冉閔多加猜忌,同樣派人暗殺冉閔。多虧冉閔命大,好幾次都化險為夷。在叔伯們的不斷排擠迫害下,冉閔最終忍無可忍,想自己為胡人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到頭來卻差點兒身首異處,於是他下令“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一時間,鳳陽門內外屍骨橫陳、血流成河。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現代人所繪的冉閔畫像

作為石虎義孫,冉閔並沒有對石鑑痛下殺手,而是把他圈養起來,並且還用極盡侮辱的方式羞辱他,用“守鑑於御龍觀,懸食給之”的方式供給膳食。面對氣勢洶洶的冉閔,看著“流血成渠”的慘狀,往日趾高氣揚的胡人全都逃出城外,而長期被欺壓的漢人則紛紛湧入城中。面對這一情景,冉閔更是趁勢宣佈:“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面對如此豐厚的獎賞,殺紅眼的人們根本停不下來,一天之內就斬首數萬,到後來,許多高鼻多須的漢人也遭枉殺。


更有意思的是,頒佈“殺胡令”的時間是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12月,冉閔是以“後趙大將軍、武德王、石虎義孫”的名義頒佈的,而且此時的冉閔仍然姓“石”,直到次年正月,才將國號改為“衛”,自己的姓氏也改為“李”。在“殺胡令”執行期間,石鑑和石虎的其他子孫安然無恙,石鑑本人甚至依舊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然而石鑑並不甘心失敗,他趁著冉閔出征準備發動政變,不幸洩露消息,這才被冉閔廢黜斬殺,同時也株連石虎其餘三十八孫,羯族石氏從此滅門。直到這時,冉閔才自立為帝,改“魏”為國號,並恢復“冉”姓。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資治通鑑》清代刻本

從這一經歷可以看出,冉閔之所以發佈“殺胡令”,根本不是為了拯救漢族於水火之中,純粹是被其叔伯逼迫的。據《資治通鑑》記載,同年11月,冉閔冊封兒子冉胤為大單于,“以降胡一千配為麾下”。對於“單于”這個典型的胡人稱號,我想沒有誰會感到陌生,也從未有漢族統治者為自己和子孫增加這一“頭銜”。此外,“殺胡令”在前一年的12月才頒佈,而此時卻封自己兒子一個胡人首領的稱號,還用一千名胡人充當其禁衛軍,表明“殺胡令”此時已完全失效。

對這一荒誕決定,大臣們實在看不下去了,光祿大夫更是勸諫冉閔取消太子“大單于”的稱號,驅除胡人以防其捲土重來。對於這位臣子,“(冉)閔大怒,誅及其子伯陽。”這一行為,也許足以說明此時冉閔對胡人的態度。

此人本是亂世野心家,割據一方封兒子為單于,後世卻稱其為大帝

▲冉閔雕像

縱覽歷史,冉閔作為中原地區的一個小軍閥,為洩憤和滿足稱帝私慾頒佈“殺胡令”,與其說是出於所謂的民族大義,倒不如說是權力傾軋的需要。在那個動盪混亂的年代,收復淮北的祖逖、擊敗前秦的謝玄、盡復黃河南岸的劉裕,哪一個人的功績不比冉閔大?悲哀的是,有這麼多的民族英雄不被弘揚,卻對一個劊子手兼野心家大肆宣揚吹捧,始作俑者其心可誅。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晉書》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