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白江口之戰後唐朝為什麼不直接入侵日本本土?

某不知名的菌事迷


白江口之戰只是唐朝消滅高句麗的戰爭中,比較次要的戰場百濟戰場的一次戰役。白江口之戰後,唐軍的主要任務還是繼續徹底消滅高句麗,而在消滅高句麗後不久,西部的吐蕃強勢崛起,形成極大的威脅,唐朝在半島地區的擴張成果喪失很多,更無力關注偏遠的日本。

隋唐兩代,佔據今天半島北部和東北一部分地區的高句麗政權對中原王朝是個很大的威脅。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楊廣固執的動員空前規模的大軍征伐高句麗而沒有成功,最終搞的天下大亂。

李世民晚年,發動過一次規模比隋朝小得多的徵高句麗之戰,雖然戰果比楊廣那幾次好很多,但也沒能滅掉高句麗。唐高宗李治繼位後,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繼續發動了多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

在唐對高句麗的戰爭中,半島的新羅政權是唐朝的盟友,百濟政權是高句麗的盟友。

顯慶五年(660年),唐朝名將蘇定方率軍滅亡百濟。消滅百濟後,唐朝在百濟各地設置熊津、馬韓、東明、金連、德安五都督府及帶方州。唐軍主力回師後,百濟殘餘勢力發動叛亂,連倭國也看到了機會,乘機來參與叛亂。

(圖中的熊津都督府就是滅亡百濟後設置的)

龍朔三年(663年),留守百濟的唐軍大將劉仁軌,在白江口大勝倭國和百濟參與叛亂勢力聯軍,平定了百濟叛亂,也斬斷了倭國乘機插手朝鮮半島的野心。

(白江口之戰形勢圖)

但劉仁軌帶領的留守百濟的唐軍,依舊只是對高句麗作戰的一隻次要方向偏師,唐軍的主要精力依舊在對付高句麗,沒興趣投入兵力去問罪倭國甚至乘機佔據倭國。668年,唐軍終於消滅高句麗,達成隋唐兩代中原王朝多年的夙願。

但在唐軍主力用兵高句麗之時,位於青藏高原的吐蕃強勢崛起,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區空前絕後的強大政權。滅亡高句麗後的670年,唐軍大將薛仁貴率10萬大軍討伐吐蕃,結果在大非川慘敗,打了唐朝建國以來最大的敗仗。吐蕃的崛起牽制了唐軍的大量精力,自然無法在東北和半島投入更多資源,更別說去遠征倭國了。


仁勇校尉


打個比方,乞丐窮瘋了去有錢人家搶劫偷東西,被抓個正著,有錢人會反過來去乞丐家搶東西麼?當然不會。這和唐朝在白江口之戰後不入侵日本本土道理差不多。


朝鮮半島的三國之亂

話說在唐朝初年,朝鮮半島也出現了“三國紛爭”的局面,分別是新羅、百濟和高句麗。其中高句麗實力最強,野心最大,也理所當然的迎來了中原王朝最猛烈的打壓。而其他兩國就比較識趣兒,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分別找了靠山,新羅摟住了唐朝的大腿,百濟就向日本拋去了媚眼。

由於高句麗對唐朝充滿了仇恨,唐朝打不過,就拿唐朝的小弟撒氣,於是聯合百濟進攻新羅,摧枯拉朽就把新羅給打敗了。新羅國於是鼻青臉腫的跑到唐朝來搬救兵。當時的唐高宗李治想了:“大狗也要看主人的好不好,別哭,老子我幫你打他。”

於是唐朝派出名將蘇定方統帥水陸大軍13萬,戰船1900艘,此外還有5萬新羅兵充數,不對是策應。結果轉眼就把百計給滅了,百濟也有樣學樣,哭著喊著去找日本老大了訴苦了。接下來就進入拼老打拼後臺的階段了。

不服軟只服揍的日本人

當時的日本天皇還有一定權力,於是便親自率3萬國中精銳,殺奔朝鮮。期間日本天皇還一激動就歸天了,將皇位臨時傳給了太子。太子繼承遺志,繼續進軍朝鮮。公元663年10月,白江口之戰展開。關於這場戰爭日本的史料上是這樣說的:“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而中國史料中的記載就比較簡明扼要:“焚其舟四百艘,海水皆赤。”

別看日本軍隊僅僅是3萬人,但這幾乎就是日本的全部精銳,一代人的犧牲非但沒有讓日本懷恨在心,反而成為唐朝文化的崇拜者。大和民族尊崇強者,你把他打得慘不忍睹,他份兒佩服的五體投地。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二戰後,日本對於投下原子彈的美國非但沒有仇恨,而是崇敬有加,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離開日本時,更是被稱為“日本救世主”。


日本,一個不能用常理理解的民族。


船伕聊名著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大唐王朝同當時的倭國爆發了中日千年歷史上的首次戰爭,戰爭的起因肇始於朝鮮半島上百濟古國:當時百濟聯合高句麗征伐朝鮮半島上的另一個國家——新羅,新羅則向唐朝求救。公元660年唐軍在蘇定方率領下平定百濟,然而就在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向蘇定方投降後不久百濟舊地就先後湧現出幾支反叛力量:他們退守南部的南岑、真峴(今韓國大田市附近)等城,或與唐軍和新羅軍形成靜態對峙局面,或頻繁進行小股騷擾。

以僧人道琛和鬼室福信為首的一支百濟叛軍向日本方面求援。百濟滅亡前和日本一向關係不錯——百濟曾向日本派出質子扶余豐,日本方面在得到百濟復國運動的求援要求後冊封扶余豐為百濟王並調度日軍五千餘人、戰船一百七十艘護送扶余豐回到百濟舊地,這標誌著日本將正式出兵百濟和大唐帝國爭鋒。

公元663年八月由劉仁軌率領的大唐水軍在行至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時同倭國水軍四百餘艘戰船遭遇。寬闊的水面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倭國水軍利用自己大小船隻兼備,小船行動便捷的優勢在不到入海口的狹小區域內對唐軍發起主動攻擊,以避免唐軍戰艦出海後發揮船大的優勢——隋唐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非常高超:能造出幾層樓高、上下能跑馬的樓船,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航母,相比之下倭國戰艦則簡陋得多。劉仁軌以大船佈列外圍,將日軍小船死死拒之陣外。倭國兵將甲冑質量極差,唐軍箭雨之下倭兵倭將往往被射得透心涼。初戰失利的倭國先頭部隊被迫現行撤退。

次日萬餘倭國援軍抵達戰場,此時倭國水軍已集中四百餘艘戰船在這片水域,而唐軍方面只有百餘艘,日軍兵力優勢十分明顯。然而此時的日本剛從原始部族進化為國家,此時的日本皇權還遠遠做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日軍各路將領幾乎都是日本國內的世家貴族,平時誰也不服誰管,再加入日本扶植的百濟王扶余豐也不願意完全當日本人的傀儡,所以他的部隊也自成一家。此時這些互不統屬的部隊自以為自己人多勢眾,於是在沒對戰區水文情況和對方列陣情況作出任何分析的情況下一窩蜂衝了上去。

儘管日軍的行動是盲目的,可兵力上的優勢實在太過明顯,劉仁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命令主力艦隊後退收縮,而令側翼艦隊迎戰敵方主力。好在唐軍久經戰陣,比起日軍這種以前只有和原始部族作戰經驗的菜鳥(日軍之前的打仗基本和打獵差不多)在協同作戰素質上高出不止一個檔次——兩翼艦船利用相對靠前的局面同時先中央收攏,本來進行主動衝鋒的日軍很快發現自己已陷入唐軍大船的包圍中。劉仁軌自然通曉“火燒赤壁”之事,他見日軍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樣擠在一起,於是唐軍火箭齊發,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

最終唐軍四戰皆捷,焚燒倭國戰船四百艘。此時的日軍還沒後世的所謂武士道精神,戰敗後的日軍兵將通通跪伏於泥淖之中,聽憑唐軍與新羅軍發落。這應該是中日曆次戰爭中日軍最大規模的投降,也是歷次中日戰爭中贏得最為乾淨利落的一仗——之後無論是萬曆援朝戰爭、甲午戰爭,還是抗日戰爭,無論最終誰贏了,對雙方而言都是打得異常艱苦,而這次劉仁軌作為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第一位抗日將領徹底完勝日軍,之後800餘年日本再不敢窺視中華。

中日之間這場有史以來第一次戰爭衝突就這樣以中國的大獲全勝告終,五年後唐軍徹底征服割據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政權,設置安東都護府管轄被大唐平定的高句麗和百濟兩國舊地。也是在這年一手推動日本效法大唐的大化改新的中大兄皇子正式登基成為日本新一代天皇——天智天皇。當年10月大唐英國公李勣平定高句麗的消息傳到日本,這令日本朝廷一時之間大為恐慌。

早在白江口之戰戰敗時日本就立即進行了本土防禦的準備——大規模構造沿海防禦工事:在對馬島、壹岐島、筑紫國等地佈置防務,設烽火臺、修水城,嚴陣以待,以備唐軍乘勝進攻日本本土。整個日本朝廷被自己想象出來的唐軍遠征著實嚇得不輕。白江口之戰結束半年後一批從大唐熊津州出發的使者來到日本對馬島,使團人數有百餘人,這是大唐在與倭國在半島交鋒後第一次向倭國派出的使者。當時還沒正式即位的中大兄皇子和他的謀臣中臣鐮足一方面拒絕以日本朝廷的名義接見唐使,另一方面派出五年前的遣唐副使津守吉祥連和唐使先行私下接觸——這是因為這支使團並非長安的大唐朝廷派遣的官方使節,而是大唐熊津州都督劉仁軌所派出,如果日本朝廷已官方名義接見就等於認同本國為大唐藩屬,是和大唐熊津都督府處於平等的外交等級。

事實上劉仁軌派出這支使團目的有二:其一試探倭國虛實;其二安撫和警告日本。此時作為大唐熊津州都督的劉仁軌正忙於主持百濟舊地的戰後重建工作,這時百濟殘部和高句麗尚未完全平定,而作為盟友的新羅似乎也出現了和大唐離心離德的傾向。在這樣的局勢下劉仁軌實際已無法再組織起力量遠征日本,但他也絕不能容許日本再插手大唐熊津都督府的事務,所以派出這支使團對日本軟硬兼施。事實上這一時期的局勢並不允許李唐王朝對日本發起跨海遠征——此時大唐帝國的西線正承受著來自吐蕃和西突厥部落的威脅,剛被平定的百濟局勢尚不穩定,高句麗政權仍在苟延殘喘,而作為唐朝盟友的新羅也在這一時期表現出離心傾向:百濟舊地本已被大唐朝廷設為熊津都督府,新羅卻不斷蠶食百濟舊地。公元675年春新羅向日本派出一個規格很高的外交使團,日本對使團好生招待,但並不願捲入大唐和新羅的紛爭之中。日本這次很識趣地沒再幹預唐朝和新羅的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和劉仁軌軟硬兼施的外交手段有關——劉仁軌深知以當時唐朝面臨的局勢根本無力再組織對日本的跨海遠征,既然日本不在自己的戰略目標之內,那麼就相當讓其識趣地保持克制,而不要在狗急跳牆之下對唐朝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行動造成困擾。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歷史上對白江口之戰的描述並不是很多,這很明顯看得出來就是此戰並不是一個大戰。而且當時的唐朝統治者也沒有把打敗倭寇當成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換句話說,唐朝覺得打敗倭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白江口之戰,發生在663年,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在白江口,也就是今天的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海戰。而且此次海戰是歷史上較為有名的以少勝多的一次經典戰例。 當時唐朝的軍隊的確是驍勇善戰,而且戰術運用也是十分合理,所以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唐朝水軍絲毫不懼,巧妙運用合圍戰術,打敗倭軍,從而奠定了接下來1000多年東亞的政治格局。 但是白江口之戰後,唐軍並沒有藉此機會,一舉入侵日本國土。這當然和唐朝當時面臨的問題有很大的關係,一方面是唐朝正面臨的陸上衝突,這在西面對於唐朝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影響。畢竟陸上有吐蕃、突厥等勢力虎視眈眈,本身對付陸上的威脅就已經殫精竭慮了,如果再同時和日本開戰,那麼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倒不如一戰把日本打疼打怕,讓日本不敢再隨意開展,這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覺得當時的唐朝統治者是非常明智的,再說當時對倭國的瞭解也不多,一旦登島作戰,地形什麼也不熟悉,那麼只有被動挨打的份。當時的唐軍也是無心要和日本分個高低勝負,畢竟腹背受敵永遠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同時,我們考慮在當時的情況下,陸上的威脅要遠比海上的威脅大。陸上騎馬就可以殺過來,可是海上,你不精心準備你連作戰的資本也沒有,所以,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的考慮也是對的,那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阿爾法軍事


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的白江口之戰,是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在白江口的一次水上對決。這場對決兵力對比懸殊,倭軍戰船1000餘艘,唐軍戰船隻有約170艘,然而唐軍卻四戰連勝,唐朝、新羅聯軍卻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白江口之戰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那麼白江口之戰後唐王朝為什麼不直接入侵日本本土呢?筆者以為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日本對於唐來講並沒有那麼大的誘惑力。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可謂地大物博,以農耕為主的唐朝是一個大陸型國家,它對於一個島國並沒有什麼胃口,這一點從唐朝對於倭國的重視程度就能看出。唐朝對於倭國並沒有做太多功課,連倭國距離唐朝到底多遠都不甚清楚,關於白江口之戰的記錄也很簡略,在強盛的大唐眼裡,打敗裝備簡陋的倭國只不過是它平定東北邊境系列作戰的一部分,其目的也僅在於東北邊境的平穩。倭國在唐朝眼裡似乎是個落後貧瘠的國家,即便是入侵倭國本土,也沒有絲毫油水可撈,而且在白江口之戰中大唐已經斬斷了倭國伸出來的進犯之手,可謂把倭國打服了,倭國對於大唐來說已不具威脅性,因此絲毫沒有必要端它老家。

二是唐的主要精力在西部一線。白江口一戰發生時,唐正陷於與吐蕃的焦戰之時,吐蕃憑藉其優越的地裡環境和驍勇的作戰方法使唐軍在高原地區吃了大虧。中原文明一直將主要的禦敵精力放在西線內陸,畢竟西線外敵對整個中原地區的威脅性更大一些,因此在白江口一戰結束以後,唐隨即轉入對西北、西南一線的防禦作戰當中,無暇顧及征討倭國的事情。此外,對倭國點到為止,也避免了唐陷入兩面受敵、兵力分散的境地。

三是唐沒有必要打這種沒有把握的仗。興兵遠征本來就不受百姓待見,而且東征倭國也沒有特別名正言順、非徵不可的理由。除此以外,唐對倭國的環境不甚瞭解,跨海作戰更是對唐的後勤保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當時的唐朝完全有能力攻佔倭國本土,然而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唐朝統治者必須要考慮,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東征倭國,是一樁極不划算且沒有把握的買賣,唐朝統治者是不會去做的。


國家人文歷史


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和當時唐朝對外戰略中對日本的定位所致。

日本(當時叫倭國)是一個島國,和唐隔海相望,攻打日本的話勢必要動用水師,而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大陸型國家,而且日本並沒有和唐有領土接壤,唐當時也並不是主動攻打日本。公元663年唐朝和新羅聯手攻打百濟,而日本當時作為百濟的盟友,竟然出動了1000艘戰船、42000餘人,結果被10000多唐軍打的基本全軍覆沒。按理來說這時候滅亡日本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但當時的日本對唐朝來說沒什麼價值可言,就算打下來也要派人去管理,又是孤懸在海上的島國。所以幸好日本沒和唐接壤,要不然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此時唐朝的戰略重心在西北,即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和西域一些不安分的小國,再一個就是盤踞在朝鮮半島和東北部分地區的高句麗,而日本根本不在唐朝的戰略打擊範圍之內,因為它對唐構成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威脅。

倒是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吐蕃對唐的威脅更大,而此時的高句麗盤踞在東北,也對唐王朝並非真心臣服,隋煬帝、唐太宗兩代皇帝討伐高句麗基本都無功而返,後來在高宗時期一舉滅亡了高句麗,隨後百濟不自量力,降了又反,日本當時也是沒有認清形勢,認為跟著唐朝學習了20年就可以對抗老師了,居然跟著百濟和唐作對,當然後來兩者基本都被打殘了。

所以在當時大唐王朝根本看不起他的這位學生,沒把他列入征伐名單內。


皮耶霍


主要是因為唐內部對日本瞭解不夠,外部與吐蕃的戰爭已經到了白熱化。



白江口之戰決定了未來數百年東亞的格局。日本經此一戰,元氣大傷。663年八月,日本與唐朝大將在白江口遭遇。唐軍以一萬多人,一百多艘戰艦,輕而易舉的擊敗日軍四萬多人,一千艘戰船。中國對此戰爭描寫較少,日本書紀記載

日本諸將與百濟王,不觀氣象而相謂之曰: “我等爭先,彼應自退。”更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大唐便自左右夾船繞戰。須臾之際,官軍敗績。赴水逆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樸市田來津仰天而誓,切齒而嗔,殺數十人,於焉戰死。

中國記載就很簡略了

遇倭人白江口,四戰皆克,焚四百艘,海水為丹。

可以看出中國並未把此次戰爭當成一件大事,只是一場簡單的遭遇戰。說明唐朝並對日本認識不夠,新舊唐書都有記載:“倭國者……去京師一萬四千裡,在新羅東南大海中”。事實上百濟和日本距離不過二百公里。

要說唐對日本一點想法也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例如白江口之戰後唐就曾派劉德高帶領二百多少的使團出使日本,667年再次派司馬聰訪問日本,671年就更過分了派了可以說人類史上最大的使團了達到2000多人。

這就說明唐就是擺明了探日本虛實,甚至那兩千多人的使團可能還會便宜行事。但是日本都沒敢讓他們進入日本本州,而是好吃好喝的在九貢在九州島。所以這幾次使團只是無功而返。

我們再把視線從東方轉到西方,此時唐與吐蕃爭奪龜茲、疏勒、于闐、焉耆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吐蕃名將論欽陵憑藉高原優勢,採取誘敵深入、避實就虛、截斷唐軍後勤的戰術,最後集中兵力把唐將薛仁貴率領的十多萬(一說五萬)精銳部隊全部消滅,造成了唐朝立國以來的最大慘敗。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唐對日本不瞭解,不夠重視。第二唐帝國的西線才是它的主要戰場。所以日本才逃過這一劫。


漁耕樵讀


663年8月,大唐新羅聯軍在白江口與倭國百濟聯軍發生激戰,唐軍依靠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徹底殲滅,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水戰典型案例。作為中日之間的首戰,也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但是,殲滅倭寇水軍的唐軍卻沒有乘勝攻下日本列島,而是容其退去,保持對唐朝的藩貢關係。

唐朝之所以止步對馬海峽,和唐朝面對的內外環境有直接關係。

1、征討遼東漠北西域等地已經勞民傷財

消滅高句麗是隋唐四代君主的夙願。從隋文帝首戰高句麗開始,到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間接導致亡國,中原王朝為徹底消滅高句麗付出了巨大代價。隋朝滅亡後,這一歷史人物落到了唐太宗身上,不過可惜的是,太宗在位期間,雖然對高句麗進行了打擊,但仍然沒有徹底消滅高句麗。

太宗駕崩後,高宗繼位,唐朝也迎來了國力的巔峰時期。趁著高句麗聯合百濟入侵新羅,新羅向唐超求援的機會,唐高宗派遣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等人率兵攻討,唐軍消滅百濟而返。

但是趁唐軍班師,百濟復國,並聯合倭寇挑戰唐朝,於是大唐新羅聯軍在白江口徹底殲滅倭寇水軍,徹底將其逐出大陸。

雖然取得了對倭寇作戰的勝利,但是此時半島北部的高句麗還沒有徹底消滅,不消滅高句麗,唐朝就無法獲取陸地上的補給通道,要知道,要想征討倭寇,半島是一個重要通道。

更加嚴重的是,因為唐朝前期的連年征戰,唐朝掃除國內割據勢力,消滅東西突厥等,已經大量消耗了國力,要知道隋煬帝就是三徵高句麗導致的社會動盪,最後亡國。

如果此時貿然進攻日本列島,且不說能不能取勝,單是由於補給線增加帶來的巨大負擔,就是唐帝國難以承受的。

唐帝國用兵半島,目的就有一個,那就是消滅高句麗,完成先祖的遺願,所以,在高句麗沒有消滅的情況下,唐王朝不願意再開闢一個戰場。

2、外部威脅仍在

這個威脅,指的是吐蕃。

此時的吐蕃正處於國力的上升期,雖然唐太宗時期和吐蕃進行了聯姻,但是這種關係是脆弱的,再加上當時的唐朝處於下風,嫁過去的文成公主沒有地位不說,對維繫唐蕃關係也就更加有心無力。高宗時期,金城公主入藏,但仍然沒有改變唐朝和吐蕃的緊張局面。

所以,蠢蠢欲動的吐蕃,不由得唐高宗時刻提防。

松贊干布死後,吐蕃開始不斷進攻唐朝和吐蕃之間的吐谷渾,吐谷渾向唐朝求救,結果唐軍在與吐蕃的戰爭中被擊敗,吐谷渾被滅國,唐蕃成為鄰國。

消滅吐谷渾後,唐蕃的爭鬥轉移到西域。662年10月,吐蕃軍隊在疏勒進攻唐軍。剛剛被唐軍平定西突厥舊部開始蠢蠢欲動。對吐蕃的對峙吸引住了唐朝大量的兵力和國力,使唐朝不能輕易再進攻日本列島,如果吐蕃趁機入寇,那麼長安以及唐帝國的局勢將會非常危險。

3、日本的價值唐朝是不屑一顧的

這是唐朝最終沒有拿下日本列島的最重要原因。

要知道,作為一個農業帝國,唐朝對於事宜耕種的土地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威脅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唐朝也是很樂意將其徹底消滅的。但是日本的土地既沒有價值,又不會威脅唐朝的統治。試想,唐朝連半島中部的山地都不想要,可想而知日本的重要性。

在那個交通條件不發達的唐朝,想要統治日本,是必要付出數倍於大陸的精力,這對於唐朝而言,每年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中原王朝從來沒有以國家力量的形式,經營過這一地區。如果唐朝奪取並經營日本,是必要如同秦始皇經營嶺南那般,付出巨大的心血。關鍵是,付出心血也不會有回報。

所以,對這片土地,唐朝保留意見和兵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夜史


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戰唐軍以170艘戰船大破日軍1000餘艘戰船,取得了幾乎全殲敵軍的巨大勝利。日本國內聽到戰敗消息後,在沿海修建了多座堡壘準備抵禦唐軍,而首都也遷到了內陸地區的近江大津宮!

(日本人建築的堡壘,這種堡壘根本就防禦不了唐軍的攻擊)

正在日本本土惶恐不安的時候,唐軍卻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派出使臣安撫。當時的日本還沒有進入律令時代,軍隊裝備的是竹槍竹甲,根本就不是唐軍對手。以唐軍的實力,只需派出1萬軍隊就可以征服日本!

我認為,唐朝不打日本主要來自三方面的考慮:

第一,勞師遠征不划算。

今天看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坐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可在那個時代,前往日本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鑑真東渡。

所以,唐朝如果遠征日本,遇到海風很可能會被刮到越南,或者因為後勤壓力太大導致半途而廢。

(鑑真東渡最遠被吹到了海南島,以當時的航海技術,大規模遠征是很不划算的)

第二,唐朝的國策以防禦為主

唐朝雖然強大,但很少主動侵略他國,只有在他國威脅到唐朝國家安全的時候,才會出手將其滅掉。就比如說唐朝滅突厥,是因為突厥人曾經兵臨長安城下,差一點滅掉了唐朝。唐朝滅高句麗,是因為從隋朝開始,上百年的時間裡,高句麗多次攻打隋朝和唐朝的邊境地區,給當地的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日本雖然和唐朝打了一戰,但是經過這一戰唐朝也看出來了,日本戰鬥力差,根本不足為懼,所以就沒乘勝追擊!

第三,日本主動改造自己讓唐朝很滿意

雖然唐朝覺得日本威脅不到國家安全,還是派出了使臣前往日本一探虛實。結果日本對使臣極盡隆重的接待,表現出的極大的恭敬。不僅如此,日本還向唐朝派出大量留學生和留學僧積極學習唐朝文化和制度,甚至將首都建成迷你版的長安城。日本的態度很讓唐朝滿意,於是更不會攻打他了。

(日本遣唐使乘風破浪來中國學習)


歷史風暴


中國奉行的是一一朝貢貿易體制一一這種國際體制祟尚王道,對國際社行實行一一無為而冶一一這和雅典的一一殖民體糸一一有本質的不同。唐朝戰勝曰本,曰本向唐朝納貢稱臣,並成為推廣中華文明的志願者。唐朝既己達到自己的國際政冶目的,何必出兵攻擊日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