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白江口之战后唐朝为什么不直接入侵日本本土?

某不知名的菌事迷


白江口之战只是唐朝消灭高句丽的战争中,比较次要的战场百济战场的一次战役。白江口之战后,唐军的主要任务还是继续彻底消灭高句丽,而在消灭高句丽后不久,西部的吐蕃强势崛起,形成极大的威胁,唐朝在半岛地区的扩张成果丧失很多,更无力关注偏远的日本。

隋唐两代,占据今天半岛北部和东北一部分地区的高句丽政权对中原王朝是个很大的威胁。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杨广固执的动员空前规模的大军征伐高句丽而没有成功,最终搞的天下大乱。

李世民晚年,发动过一次规模比隋朝小得多的征高句丽之战,虽然战果比杨广那几次好很多,但也没能灭掉高句丽。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在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继续发动了多次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在唐对高句丽的战争中,半岛的新罗政权是唐朝的盟友,百济政权是高句丽的盟友。

显庆五年(660年),唐朝名将苏定方率军灭亡百济。消灭百济后,唐朝在百济各地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及带方州。唐军主力回师后,百济残余势力发动叛乱,连倭国也看到了机会,乘机来参与叛乱。

(图中的熊津都督府就是灭亡百济后设置的)

龙朔三年(663年),留守百济的唐军大将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胜倭国和百济参与叛乱势力联军,平定了百济叛乱,也斩断了倭国乘机插手朝鲜半岛的野心。

(白江口之战形势图)

但刘仁轨带领的留守百济的唐军,依旧只是对高句丽作战的一只次要方向偏师,唐军的主要精力依旧在对付高句丽,没兴趣投入兵力去问罪倭国甚至乘机占据倭国。668年,唐军终于消灭高句丽,达成隋唐两代中原王朝多年的夙愿。

但在唐军主力用兵高句丽之时,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强势崛起,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空前绝后的强大政权。灭亡高句丽后的670年,唐军大将薛仁贵率10万大军讨伐吐蕃,结果在大非川惨败,打了唐朝建国以来最大的败仗。吐蕃的崛起牵制了唐军的大量精力,自然无法在东北和半岛投入更多资源,更别说去远征倭国了。


仁勇校尉


打个比方,乞丐穷疯了去有钱人家抢劫偷东西,被抓个正着,有钱人会反过来去乞丐家抢东西么?当然不会。这和唐朝在白江口之战后不入侵日本本土道理差不多。


朝鲜半岛的三国之乱

话说在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三国纷争”的局面,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其中高句丽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也理所当然的迎来了中原王朝最猛烈的打压。而其他两国就比较识趣儿,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分别找了靠山,新罗搂住了唐朝的大腿,百济就向日本抛去了媚眼。

由于高句丽对唐朝充满了仇恨,唐朝打不过,就拿唐朝的小弟撒气,于是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摧枯拉朽就把新罗给打败了。新罗国于是鼻青脸肿的跑到唐朝来搬救兵。当时的唐高宗李治想了:“大狗也要看主人的好不好,别哭,老子我帮你打他。”

于是唐朝派出名将苏定方统帅水陆大军13万,战船1900艘,此外还有5万新罗兵充数,不对是策应。结果转眼就把百计给灭了,百济也有样学样,哭着喊着去找日本老大了诉苦了。接下来就进入拼老打拼后台的阶段了。

不服软只服揍的日本人

当时的日本天皇还有一定权力,于是便亲自率3万国中精锐,杀奔朝鲜。期间日本天皇还一激动就归天了,将皇位临时传给了太子。太子继承遗志,继续进军朝鲜。公元663年10月,白江口之战展开。关于这场战争日本的史料上是这样说的:“须臾,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甚众。”而中国史料中的记载就比较简明扼要:“焚其舟四百艘,海水皆赤。”

别看日本军队仅仅是3万人,但这几乎就是日本的全部精锐,一代人的牺牲非但没有让日本怀恨在心,反而成为唐朝文化的崇拜者。大和民族尊崇强者,你把他打得惨不忍睹,他份儿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二战后,日本对于投下原子弹的美国非但没有仇恨,而是崇敬有加,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更是被称为“日本救世主”。


日本,一个不能用常理理解的民族。


船夫聊名著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八月大唐王朝同当时的倭国爆发了中日千年历史上的首次战争,战争的起因肇始于朝鲜半岛上百济古国:当时百济联合高句丽征伐朝鲜半岛上的另一个国家——新罗,新罗则向唐朝求救。公元660年唐军在苏定方率领下平定百济,然而就在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向苏定方投降后不久百济旧地就先后涌现出几支反叛力量:他们退守南部的南岑、真岘(今韩国大田市附近)等城,或与唐军和新罗军形成静态对峙局面,或频繁进行小股骚扰。

以僧人道琛和鬼室福信为首的一支百济叛军向日本方面求援。百济灭亡前和日本一向关系不错——百济曾向日本派出质子扶余丰,日本方面在得到百济复国运动的求援要求后册封扶余丰为百济王并调度日军五千余人、战船一百七十艘护送扶余丰回到百济旧地,这标志着日本将正式出兵百济和大唐帝国争锋。

公元663年八月由刘仁轨率领的大唐水军在行至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时同倭国水军四百余艘战船遭遇。宽阔的水面上唐、倭两路水军对峙:倭国水军利用自己大小船只兼备,小船行动便捷的优势在不到入海口的狭小区域内对唐军发起主动攻击,以避免唐军战舰出海后发挥船大的优势——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非常高超:能造出几层楼高、上下能跑马的楼船,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航母,相比之下倭国战舰则简陋得多。刘仁轨以大船布列外围,将日军小船死死拒之阵外。倭国兵将甲胄质量极差,唐军箭雨之下倭兵倭将往往被射得透心凉。初战失利的倭国先头部队被迫现行撤退。

次日万余倭国援军抵达战场,此时倭国水军已集中四百余艘战船在这片水域,而唐军方面只有百余艘,日军兵力优势十分明显。然而此时的日本刚从原始部族进化为国家,此时的日本皇权还远远做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军各路将领几乎都是日本国内的世家贵族,平时谁也不服谁管,再加入日本扶植的百济王扶余丰也不愿意完全当日本人的傀儡,所以他的部队也自成一家。此时这些互不统属的部队自以为自己人多势众,于是在没对战区水文情况和对方列阵情况作出任何分析的情况下一窝蜂冲了上去。

尽管日军的行动是盲目的,可兵力上的优势实在太过明显,刘仁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命令主力舰队后退收缩,而令侧翼舰队迎战敌方主力。好在唐军久经战阵,比起日军这种以前只有和原始部族作战经验的菜鸟(日军之前的打仗基本和打猎差不多)在协同作战素质上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两翼舰船利用相对靠前的局面同时先中央收拢,本来进行主动冲锋的日军很快发现自己已陷入唐军大船的包围中。刘仁轨自然通晓“火烧赤壁”之事,他见日军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于是唐军火箭齐发,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最终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此时的日军还没后世的所谓武士道精神,战败后的日军兵将通通跪伏于泥淖之中,听凭唐军与新罗军发落。这应该是中日历次战争中日军最大规模的投降,也是历次中日战争中赢得最为干净利落的一仗——之后无论是万历援朝战争、甲午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无论最终谁赢了,对双方而言都是打得异常艰苦,而这次刘仁轨作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位抗日将领彻底完胜日军,之后800余年日本再不敢窥视中华。

中日之间这场有史以来第一次战争冲突就这样以中国的大获全胜告终,五年后唐军彻底征服割据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政权,设置安东都护府管辖被大唐平定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旧地。也是在这年一手推动日本效法大唐的大化改新的中大兄皇子正式登基成为日本新一代天皇——天智天皇。当年10月大唐英国公李勣平定高句丽的消息传到日本,这令日本朝廷一时之间大为恐慌。

早在白江口之战战败时日本就立即进行了本土防御的准备——大规模构造沿海防御工事:在对马岛、壹岐岛、筑紫国等地布置防务,设烽火台、修水城,严阵以待,以备唐军乘胜进攻日本本土。整个日本朝廷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唐军远征着实吓得不轻。白江口之战结束半年后一批从大唐熊津州出发的使者来到日本对马岛,使团人数有百余人,这是大唐在与倭国在半岛交锋后第一次向倭国派出的使者。当时还没正式即位的中大兄皇子和他的谋臣中臣镰足一方面拒绝以日本朝廷的名义接见唐使,另一方面派出五年前的遣唐副使津守吉祥连和唐使先行私下接触——这是因为这支使团并非长安的大唐朝廷派遣的官方使节,而是大唐熊津州都督刘仁轨所派出,如果日本朝廷已官方名义接见就等于认同本国为大唐藩属,是和大唐熊津都督府处于平等的外交等级。

事实上刘仁轨派出这支使团目的有二:其一试探倭国虚实;其二安抚和警告日本。此时作为大唐熊津州都督的刘仁轨正忙于主持百济旧地的战后重建工作,这时百济残部和高句丽尚未完全平定,而作为盟友的新罗似乎也出现了和大唐离心离德的倾向。在这样的局势下刘仁轨实际已无法再组织起力量远征日本,但他也绝不能容许日本再插手大唐熊津都督府的事务,所以派出这支使团对日本软硬兼施。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局势并不允许李唐王朝对日本发起跨海远征——此时大唐帝国的西线正承受着来自吐蕃和西突厥部落的威胁,刚被平定的百济局势尚不稳定,高句丽政权仍在苟延残喘,而作为唐朝盟友的新罗也在这一时期表现出离心倾向:百济旧地本已被大唐朝廷设为熊津都督府,新罗却不断蚕食百济旧地。公元675年春新罗向日本派出一个规格很高的外交使团,日本对使团好生招待,但并不愿卷入大唐和新罗的纷争之中。日本这次很识趣地没再干预唐朝和新罗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和刘仁轨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段有关——刘仁轨深知以当时唐朝面临的局势根本无力再组织对日本的跨海远征,既然日本不在自己的战略目标之内,那么就相当让其识趣地保持克制,而不要在狗急跳墙之下对唐朝在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行动造成困扰。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历史上对白江口之战的描述并不是很多,这很明显看得出来就是此战并不是一个大战。而且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也没有把打败倭寇当成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换句话说,唐朝觉得打败倭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白江口之战,发生在663年,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也就是今天的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海战。而且此次海战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以少胜多的一次经典战例。 当时唐朝的军队的确是骁勇善战,而且战术运用也是十分合理,所以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唐朝水军丝毫不惧,巧妙运用合围战术,打败倭军,从而奠定了接下来1000多年东亚的政治格局。 但是白江口之战后,唐军并没有借此机会,一举入侵日本国土。这当然和唐朝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唐朝正面临的陆上冲突,这在西面对于唐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毕竟陆上有吐蕃、突厥等势力虎视眈眈,本身对付陆上的威胁就已经殚精竭虑了,如果再同时和日本开战,那么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倒不如一战把日本打疼打怕,让日本不敢再随意开展,这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觉得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是非常明智的,再说当时对倭国的了解也不多,一旦登岛作战,地形什么也不熟悉,那么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当时的唐军也是无心要和日本分个高低胜负,毕竟腹背受敌永远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同时,我们考虑在当时的情况下,陆上的威胁要远比海上的威胁大。陆上骑马就可以杀过来,可是海上,你不精心准备你连作战的资本也没有,所以,当时的唐朝统治者的考虑也是对的,那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阿尔法军事


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的白江口之战,是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在白江口的一次水上对决。这场对决兵力对比悬殊,倭军战船1000余艘,唐军战船只有约170艘,然而唐军却四战连胜,唐朝、新罗联军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白江口之战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那么白江口之战后唐王朝为什么不直接入侵日本本土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日本对于唐来讲并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处于强盛时期的大唐可谓地大物博,以农耕为主的唐朝是一个大陆型国家,它对于一个岛国并没有什么胃口,这一点从唐朝对于倭国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唐朝对于倭国并没有做太多功课,连倭国距离唐朝到底多远都不甚清楚,关于白江口之战的记录也很简略,在强盛的大唐眼里,打败装备简陋的倭国只不过是它平定东北边境系列作战的一部分,其目的也仅在于东北边境的平稳。倭国在唐朝眼里似乎是个落后贫瘠的国家,即便是入侵倭国本土,也没有丝毫油水可捞,而且在白江口之战中大唐已经斩断了倭国伸出来的进犯之手,可谓把倭国打服了,倭国对于大唐来说已不具威胁性,因此丝毫没有必要端它老家。

二是唐的主要精力在西部一线。白江口一战发生时,唐正陷于与吐蕃的焦战之时,吐蕃凭借其优越的地里环境和骁勇的作战方法使唐军在高原地区吃了大亏。中原文明一直将主要的御敌精力放在西线内陆,毕竟西线外敌对整个中原地区的威胁性更大一些,因此在白江口一战结束以后,唐随即转入对西北、西南一线的防御作战当中,无暇顾及征讨倭国的事情。此外,对倭国点到为止,也避免了唐陷入两面受敌、兵力分散的境地。

三是唐没有必要打这种没有把握的仗。兴兵远征本来就不受百姓待见,而且东征倭国也没有特别名正言顺、非征不可的理由。除此以外,唐对倭国的环境不甚了解,跨海作战更是对唐的后勤保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时的唐朝完全有能力攻占倭国本土,然而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唐朝统治者必须要考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东征倭国,是一桩极不划算且没有把握的买卖,唐朝统治者是不会去做的。


国家人文历史


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和当时唐朝对外战略中对日本的定位所致。

日本(当时叫倭国)是一个岛国,和唐隔海相望,攻打日本的话势必要动用水师,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大陆型国家,而且日本并没有和唐有领土接壤,唐当时也并不是主动攻打日本。公元663年唐朝和新罗联手攻打百济,而日本当时作为百济的盟友,竟然出动了1000艘战船、42000余人,结果被10000多唐军打的基本全军覆没。按理来说这时候灭亡日本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当时的日本对唐朝来说没什么价值可言,就算打下来也要派人去管理,又是孤悬在海上的岛国。所以幸好日本没和唐接壤,要不然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此时唐朝的战略重心在西北,即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和西域一些不安分的小国,再一个就是盘踞在朝鲜半岛和东北部分地区的高句丽,而日本根本不在唐朝的战略打击范围之内,因为它对唐构成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倒是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吐蕃对唐的威胁更大,而此时的高句丽盘踞在东北,也对唐王朝并非真心臣服,隋炀帝、唐太宗两代皇帝讨伐高句丽基本都无功而返,后来在高宗时期一举灭亡了高句丽,随后百济不自量力,降了又反,日本当时也是没有认清形势,认为跟着唐朝学习了20年就可以对抗老师了,居然跟着百济和唐作对,当然后来两者基本都被打残了。

所以在当时大唐王朝根本看不起他的这位学生,没把他列入征伐名单内。


皮耶霍


主要是因为唐内部对日本了解不够,外部与吐蕃的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



白江口之战决定了未来数百年东亚的格局。日本经此一战,元气大伤。663年八月,日本与唐朝大将在白江口遭遇。唐军以一万多人,一百多艘战舰,轻而易举的击败日军四万多人,一千艘战船。中国对此战争描写较少,日本书纪记载

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而相谓之曰: “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逆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

中国记载就很简略了

遇倭人白江口,四战皆克,焚四百艘,海水为丹。

可以看出中国并未把此次战争当成一件大事,只是一场简单的遭遇战。说明唐朝并对日本认识不够,新旧唐书都有记载:“倭国者……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新罗东南大海中”。事实上百济和日本距离不过二百公里。

要说唐对日本一点想法也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例如白江口之战后唐就曾派刘德高带领二百多少的使团出使日本,667年再次派司马聪访问日本,671年就更过分了派了可以说人类史上最大的使团了达到2000多人。

这就说明唐就是摆明了探日本虚实,甚至那两千多人的使团可能还会便宜行事。但是日本都没敢让他们进入日本本州,而是好吃好喝的在九贡在九州岛。所以这几次使团只是无功而返。

我们再把视线从东方转到西方,此时唐与吐蕃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吐蕃名将论钦陵凭借高原优势,采取诱敌深入、避实就虚、截断唐军后勤的战术,最后集中兵力把唐将薛仁贵率领的十多万(一说五万)精锐部队全部消灭,造成了唐朝立国以来的最大惨败。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唐对日本不了解,不够重视。第二唐帝国的西线才是它的主要战场。所以日本才逃过这一劫。


渔耕樵读


663年8月,大唐新罗联军在白江口与倭国百济联军发生激战,唐军依靠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彻底歼灭,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水战典型案例。作为中日之间的首战,也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但是,歼灭倭寇水军的唐军却没有乘胜攻下日本列岛,而是容其退去,保持对唐朝的藩贡关系。

唐朝之所以止步对马海峡,和唐朝面对的内外环境有直接关系。

1、征讨辽东漠北西域等地已经劳民伤财

消灭高句丽是隋唐四代君主的夙愿。从隋文帝首战高句丽开始,到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间接导致亡国,中原王朝为彻底消灭高句丽付出了巨大代价。隋朝灭亡后,这一历史人物落到了唐太宗身上,不过可惜的是,太宗在位期间,虽然对高句丽进行了打击,但仍然没有彻底消灭高句丽。

太宗驾崩后,高宗继位,唐朝也迎来了国力的巅峰时期。趁着高句丽联合百济入侵新罗,新罗向唐超求援的机会,唐高宗派遣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等人率兵攻讨,唐军消灭百济而返。

但是趁唐军班师,百济复国,并联合倭寇挑战唐朝,于是大唐新罗联军在白江口彻底歼灭倭寇水军,彻底将其逐出大陆。

虽然取得了对倭寇作战的胜利,但是此时半岛北部的高句丽还没有彻底消灭,不消灭高句丽,唐朝就无法获取陆地上的补给通道,要知道,要想征讨倭寇,半岛是一个重要通道。

更加严重的是,因为唐朝前期的连年征战,唐朝扫除国内割据势力,消灭东西突厥等,已经大量消耗了国力,要知道隋炀帝就是三征高句丽导致的社会动荡,最后亡国。

如果此时贸然进攻日本列岛,且不说能不能取胜,单是由于补给线增加带来的巨大负担,就是唐帝国难以承受的。

唐帝国用兵半岛,目的就有一个,那就是消灭高句丽,完成先祖的遗愿,所以,在高句丽没有消灭的情况下,唐王朝不愿意再开辟一个战场。

2、外部威胁仍在

这个威胁,指的是吐蕃。

此时的吐蕃正处于国力的上升期,虽然唐太宗时期和吐蕃进行了联姻,但是这种关系是脆弱的,再加上当时的唐朝处于下风,嫁过去的文成公主没有地位不说,对维系唐蕃关系也就更加有心无力。高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但仍然没有改变唐朝和吐蕃的紧张局面。

所以,蠢蠢欲动的吐蕃,不由得唐高宗时刻提防。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开始不断进攻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吐谷浑,吐谷浑向唐朝求救,结果唐军在与吐蕃的战争中被击败,吐谷浑被灭国,唐蕃成为邻国。

消灭吐谷浑后,唐蕃的争斗转移到西域。662年10月,吐蕃军队在疏勒进攻唐军。刚刚被唐军平定西突厥旧部开始蠢蠢欲动。对吐蕃的对峙吸引住了唐朝大量的兵力和国力,使唐朝不能轻易再进攻日本列岛,如果吐蕃趁机入寇,那么长安以及唐帝国的局势将会非常危险。

3、日本的价值唐朝是不屑一顾的

这是唐朝最终没有拿下日本列岛的最重要原因。

要知道,作为一个农业帝国,唐朝对于事宜耕种的土地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威胁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唐朝也是很乐意将其彻底消灭的。但是日本的土地既没有价值,又不会威胁唐朝的统治。试想,唐朝连半岛中部的山地都不想要,可想而知日本的重要性。

在那个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唐朝,想要统治日本,是必要付出数倍于大陆的精力,这对于唐朝而言,每年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中原王朝从来没有以国家力量的形式,经营过这一地区。如果唐朝夺取并经营日本,是必要如同秦始皇经营岭南那般,付出巨大的心血。关键是,付出心血也不会有回报。

所以,对这片土地,唐朝保留意见和兵力!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静夜史


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战唐军以170艘战船大破日军1000余艘战船,取得了几乎全歼敌军的巨大胜利。日本国内听到战败消息后,在沿海修建了多座堡垒准备抵御唐军,而首都也迁到了内陆地区的近江大津宫!

(日本人建筑的堡垒,这种堡垒根本就防御不了唐军的攻击)

正在日本本土惶恐不安的时候,唐军却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派出使臣安抚。当时的日本还没有进入律令时代,军队装备的是竹枪竹甲,根本就不是唐军对手。以唐军的实力,只需派出1万军队就可以征服日本!

我认为,唐朝不打日本主要来自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劳师远征不划算。

今天看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可在那个时代,前往日本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鉴真东渡。

所以,唐朝如果远征日本,遇到海风很可能会被刮到越南,或者因为后勤压力太大导致半途而废。

(鉴真东渡最远被吹到了海南岛,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大规模远征是很不划算的)

第二,唐朝的国策以防御为主

唐朝虽然强大,但很少主动侵略他国,只有在他国威胁到唐朝国家安全的时候,才会出手将其灭掉。就比如说唐朝灭突厥,是因为突厥人曾经兵临长安城下,差一点灭掉了唐朝。唐朝灭高句丽,是因为从隋朝开始,上百年的时间里,高句丽多次攻打隋朝和唐朝的边境地区,给当地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而日本虽然和唐朝打了一战,但是经过这一战唐朝也看出来了,日本战斗力差,根本不足为惧,所以就没乘胜追击!

第三,日本主动改造自己让唐朝很满意

虽然唐朝觉得日本威胁不到国家安全,还是派出了使臣前往日本一探虚实。结果日本对使臣极尽隆重的接待,表现出的极大的恭敬。不仅如此,日本还向唐朝派出大量留学生和留学僧积极学习唐朝文化和制度,甚至将首都建成迷你版的长安城。日本的态度很让唐朝满意,于是更不会攻打他了。

(日本遣唐使乘风破浪来中国学习)


历史风暴


中国奉行的是一一朝贡贸易体制一一这种国际体制祟尚王道,对国际社行实行一一无为而冶一一这和雅典的一一殖民体糸一一有本质的不同。唐朝战胜曰本,曰本向唐朝纳贡称臣,並成为推广中华文明的志愿者。唐朝既己达到自己的国际政冶目的,何必出兵攻击日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