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地球上最大战略核潜艇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恍惚面对世界


当年美苏冷战时期,双方都在军事发展上投入了相当大的努力,所以那个时间段也就出现了许多让世界震惊的武器。比如前苏联研发的941型核潜艇,苏联内部将其命名为Акула(鲨鱼),而北约则将其称之为“台风”,从北约的命名上也不难看出北约对这款潜艇的看重。到目前为止,941型“台风”核潜艇是人类建造的最大潜艇,典型的美苏冷战产物。当时苏联研发这么一款巨大潜艇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已经搞出来了俄亥俄级核潜艇,苏联一定要比其强大,所以几乎是俄亥俄级两倍的台风级核潜艇问世了。苏联官方给予它的期望是:“达到相互毁灭原则”。

台风级核潜艇的整个建造工作由红宝石设计局负责进行,到1989年全部6艘均建造完成。现今世界上的台风级核潜艇只有俄罗斯正在服役用于导弹试验的一艘,其余五艘已经全部拆卸完了。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俄罗斯不继续把强大的台风级核潜艇服役下来呢,不仅可以威慑美国和北约,而且还可以彰显俄罗斯国威。一方面原因是台风级核潜艇的维护成本实在太高了,非拥有当年苏联国力而不可。即使当年的苏联也不具备大规模生产这种巨无霸级别潜艇的实力,与当年苏联对抗的美国俄亥俄级级核潜艇对比,其建造维护费用要比导弹火力相等的俄亥俄级要高。体格比美国潜艇大很多,但火力却差不多,这有些尴尬。所以这也注定了经济不如美国的苏联是不可能大量生产并维护这种潜艇,现在的俄罗斯显然是无力的,所以只能基本上全部退役掉。

俄罗斯现在服役的主战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比当年的台风级火力还要大一些,但体积仅仅是后者的一半左右,两者放在一块就是大人与小孩的区别。另外,一艘台风的现代化升级费用相当于两艘“北风之神”的建造费,因此也不要想着俄罗斯国防部会花费庞大资金去改装升级这些巨无霸级潜艇了。

号称“世界第一”潜艇,台风级自然在性能数据上很好看。从公开资料来看,台风级艇全长172.8米,其中最宽的地方有23.3米,吃水11米,水面排水量23200吨,水下排水量高达48000吨。48000吨的最大排水量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国家中型航母的排水量,只能说其体格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作为一款战略级别的核潜艇,弹道导弹自然是其最核心的作战能力。台风级20个发射装置中共装载20枚SS-N-20 “鲟鱼”潜射弹道导弹。这些SS-N-20导弹,每一个都能够配备20万吨级TNT爆炸当量的核弹头,全部齐射能够在瞬间摧毁一个中型国家。

除此之外,还可以配备SS-N-16导弹和SS-N-15反潜导弹。然而,台风级核潜艇更多的是中看不中用,也不适合现在的俄罗斯,被陆续退役拆解才是最终的归途。属于台风级核潜艇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科罗廖夫


说到苏联海军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它的看点当然是非常多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也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令人称奇,归纳起来就是:大、奇、爽、快、无奈。

一、先说大。

台风级核潜艇全长170米,宽23.3米,平均吃水11米,水面排水量23200吨,水下全排水量48000吨!比轻型航母还要大。即使面对“尼米兹”级航母也不遑多让,是一座真正的钢铁冰山。

▲从上到下,尼米兹航母、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基洛级潜艇、台风级潜艇。

动力采用2座压水反应堆,功率380兆瓦,水上最大航速12节,水下25节,下潜深度380米,极限深度500米,艇员160名,每艇配2套艇员。

“俄亥俄”级核潜艇

台风潜艇排水量比老对手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大了一倍还多(俄亥俄水下排水量18000吨)。它的后辈“北方之神”核潜艇,在她面前也是娇巧可爱。

▲台风同北风之神对比

▲8000多吨的阿库拉I级在它面前就是个小孩子。

庞大的身躯是为了搭载20枚R-39(俄P-39)潜射导弹。R-39导弹同样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射导弹,长 16 米( 5 层楼),直径 2.4 米,重 90 吨!

不过作为潜射导弹,大并不是优点。只是苏联固体燃料技术不太成熟,无奈为之。

二、奇

台风级核潜艇是在美苏争霸的产物。1966 年,美国率先启动“三叉戟”潜射导弹与“俄亥俄”级核潜艇计划,而苏联尚无与之对抗的武器。

所以,1972 年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下令红宝石设计局开展 941 型核潜艇研制,也就是“ 鲨鱼”级,北约称" 台风 "级。

作为世界武器的一极,苏联风格独树一帜。苏系潜艇喜欢用双层壳体,欧美惯用单层壳体。双层壳体赋予潜艇更大的储备浮力,更方便的布局,但也加大了体积和横截面,增加了阻力。

左:双层壳体 右:单层壳体

台风级核潜艇也不例外,而且发扬光大,足足有5个钛合金耐压舱体,呈独特的“品”字形结构。这种布局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全艇中间是2个巨大的耐压舱室,中间排列20具导弹发射筒,发射筒也是耐压的,可以提供部分浮力。所以台风潜艇的抗沉性非常优秀,毕竟如此昂贵的大家伙,谁也无法承受失去的痛苦。

除了潜射导弹,艇艏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还有9M313型防空导弹。

为了给台风补充给导弹,苏联还特意设计了11570型“亚历山大·布雷金”号武器运输船,作为它的贴身保姆,可见待遇之高。

三、爽。

台风级核潜艇不仅仅担负着打击敌人,保卫祖国的重任,它还是一艘豪华海上旅馆。

为了让艇员在漫长的战备值班中吃好,睡好,玩好。设计师们煞费苦心准备了丰富的休闲设备,反正艇大有地方,有桑拿室、游泳池、健身房、小型电影院,还有电子游戏机!

台风级豪华旅馆的建成,让其它艇上的苦逼同行眼红不已,纷纷申请调到“台风”级旅馆工作。

四、快。

台风潜艇是在美国核威慑压力下建造的,所以苏联倾全国之力,从设计到开工建设进度非常快。从1981年到1989年,8年时间服役了6艘。单艘造价5.25亿卢布,几乎相当于一艘库兹涅佐夫航母,足见苏联花下的血本。

五、无奈。

其实从技术指标看,”台风“级略逊于”俄亥俄“级,在比俄亥俄重7000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潜射导弹却少了4枚,浪费了吨位。不过对于战略级武器而言,这点差距不算什么,反正都是一击毙命。

最大的无奈是苏联解体之后,台风级潜艇就像没娘的孩子,失去了宠爱。羸弱的经济也无力维持保养和后续升级。

90年代初,美国人送来了“爱”心,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在狼外婆亲切的关怀下,3艘台风拆解,2艘封存,仅余1艘改成布拉瓦导弹的试验平台,不再担任战备值班任务。

从此,台风雄伟的身影从茫茫大洋上消失……

不过这种用于人类集体自杀的,威力过剩的武器,最好的归宿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再也不要出现在世界上啦。


和风漫谈


下面由军武奇兵带来最详细分析!

俄罗斯的核潜艇和他的战略火箭军一样,作为不对称的战争武器,俄军方是将它们当做宝贝疙瘩一样宠爱的,因为他们就是俄罗斯最后的杀手锏,最后的反击力量。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潜艇。这艘潜艇是多壳体射击,五个内壳体位于两个平行壳体的上部结构内,外层有消音瓦。有19个主要舱室,包括一个加固舱,主控制室和电子设备舱等,电子设备舱位于导弹发射管后面的主船体上方。

台风的最大潜深为400米,海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25节,自持力可达120天。它能携带20枚RSM-52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有两排导弹发射管。每枚导弹由十个可以独立瞄准攻击的分导弹头组成,射程可达8300公里,精度在500米以内。

台风级核潜艇拥有4个63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共装备22枚反潜导弹和不同类型的鱼雷,鱼雷发射管也可以用来部署水雷。潜艇配置无线电和卫星通信系统,它装有两个浮动天线浮标,可在深度冰层下接受各种信号。

美国监控卫星下的“大号拖鞋”

此时老将军台风级核潜艇已经基本退役,它将被晚辈“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所替代!

我是军武奇兵,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时至今日,我们从"台风级"核潜艇的尺寸上依然还能感受到前苏联情有独钟的武器风格:庞大!可单纯的体量并非制胜的关键,对于这一点,早已解体的苏联最有发言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得知美国正在研发新的弹道导弹系统和俄亥俄级核潜艇时,不甘落于其后的苏联立即下令相关部门开展对等研发:全新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代号941工程的项目随即启动!

台风级核潜艇依然将美国本土视为战略打击对象,但也对其在未来核战争中的任务定位做了相应的调整:不介入早期核攻击,而是作为二次核打击后备力量隐蔽潜伏!如此一来,苏联就愿意牺牲台风级的部分性能,比如航速。但也同时需要提升它的隐蔽性、自持力以及弹道导弹的搭载数量。

因此,建成后的台风级核潜艇拥有二十个弹道导弹发射筒,搭载的是P-39"鲟鱼"潜射弹道导弹;其最大射程可达1万公里、能携带10个总当量约两百万吨的核分弹头。除此以外,因为台风级被赋予长时间隐蔽的作战使命,所以在自防武器上也颇费心思:包括二十二枚鱼雷、八枚对空导弹(仅能在出水后发射)等。

另外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台风级核潜艇虽然一改苏式潜艇常见的"龟背"造型,采用了美式潜艇制造的双壳体工艺,但也因此大大增加了它的排水量,而这也会相应地折损核潜艇的其他性能。

在降噪处理上,体积最大的台风级在当时却是苏联所有核潜艇中噪音最小的,甚至一度接近美国的俄亥俄级。但全副武装后的台风级在潜航过程中相比俄亥俄级,甚至自己的前级(德尔塔)依然更容易被探测到。

总体而言,台风级虽然因为庞大的体型和载弹量而名噪一时,但与竞争对手俄亥俄级相比劣势依然明显:造价昂贵、弹道导弹技术落后、隐蔽性不理想、行动迟缓等等……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载满武器的台风级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外观是非常威武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此前苏联核潜艇建造史上最骄傲的作品是啥,那毫无疑问,“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实至名归的,毕竟,这艘艇不仅性能强悍,也是目前来说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的“水下钢铁巨鲸”。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舱室分布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台风”两字是北约代号,苏联的代号为941型战略核潜艇,该艇在当年主要是苏联人为回应美国的“三叉戟”战略核潜艇而建造的,其艇员数为160名,艇长为172.8米,最宽处为23.3米,吃水为11米,水面和水下排水量分别达到了23200吨和48000吨。“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舰体采用双壳体,因此具备了比较好的储备浮力(达到了31.3%),其动力系统包括2座VM-4S型压水堆、2台50000马力涡轮发动机、4台涡轮发电机及4组电池(每组112个),该艇采用双轴推进,螺旋桨为2部7叶侧斜螺旋桨,其水面最大航速为15节,水下最大航速为27节,安全下潜深度为400米,最大下潜深度为550米,可连续潜航120天。作为一型战略核潜艇,“台风”级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莫过于其携带的20枚R-39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该弹采用水下垂直冷发射技术,每艘“台风”级上共携带有20座R-39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垂直发射装置,R-39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为8300公里,每枚导弹可携带10枚当量为1000吨或2000吨当量的核弹头,圆概率误差为500米,其安全发射深度为水下55米处。除了R-39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外,“台风”级所携带的武器系统还包括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2枚鱼雷)以及8个“针”式防空导弹发射筒(备单48枚)。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尾部两个巨大的导管螺旋桨(图片来源于:网络)

综上所述,“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不仅体积庞大,且具备强悍的战斗能力,怪不得一度也被认为是“水下的史前巨兽”,另外,也或许是因为其身上的传奇色彩太多,因此该艇成为电影《猎杀红色十月号》的“主角”,且当年最早翻译这个同名故事书籍的国内学者就是我们今天十分熟悉的张局座。当然,由于建造级维护成本高昂,“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也仅仅只建造了6艘,且随着当年苏联的解体,这级潜艇的多个成员早已退役甚至部分已经被拆解,而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即“国运即舰运”。


军武次位面



改希望


和苏联那样庞大而且没有必要制作的过分的部件臃肿,只能恐吓他人的工具,结果拖垮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