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戰役”終會打贏 春天必將到來

“戰役”終會打贏 春天必將到來

董曉曉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生)

作為一名武漢疫區返鄉人員,我想講講我的故事:

17號:武漢歸鄉。上午十點從漢口站坐車,晚上五點回到家。當時的我對新型冠狀病毒瞭解不多,新聞報道也只有隻言片語。那天的武漢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地鐵、火車站只有極小部分人戴著口罩,我自己雖裝著口罩但也沒有佩戴。不曾想,這竟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幾天後發生的一切徹底打破了這個城市的“一片祥和”。

21號:生活如常。白天,我和好友去逛街,見面我還戲謔地問她,怕不怕我這個武漢歸來人?她很淡然地說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當天晚上,我陸續接到親戚朋友的詢問電話,是否還在武漢,個人情況如何。親人們的問候,讓我倍感溫暖,但他們的關注還只是我的個人狀況。我自己也沒有覺察到疫情的嚴重,並不認為自己可能也是個攜帶病毒的傳染源,沒有意識到病毒會通過人與人的呼吸傳染,而且還有潛伏期,對整個疫情的傳播和現狀沒有一個高度的認識。

23號:武漢封城。新聞上的封城消息,讓我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疫情不單單是武漢的事情了,已經蔓延到全國。我心中其實有過害怕,也有懊惱,覺得自己應該早點回家,回家後也應該早點將自己隔離起來,而不是和爺爺、侄子生活在一起,畢竟老人免疫力較弱感染較多風險很大。我第一時間測量體溫,當顯示是37.4°時,內心非常的恐慌。武漢新聞已經報導,當體溫超過37.3°時,就應該去醫院監測觀察。我擔心自己會成為感染源,最擔心的是家裡人的身體;於是,作為密切接觸者,我幫他們都測了體溫,他們的溫度都在36-37度之間,我的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了些,至少他們現在是安全的。好在我目前僅有點發熱,並沒有沒有出現乏力、咳嗽以及腹瀉等症狀;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又等待了一小時,慶幸的是溫度降為36.8°。我推測緣由可能是“備年貨、榨油鍋”,由於在廚房待了近一個小時,油溫和室溫過高所致。今天的心情就如過山車般的跌宕起伏,所幸身體無恙。

下午。侄子所在的學校和我所在的村莊都對我進行了登記,並簽署了居家監測保證書;之後,每天都有醫務人員對我進行兩次體溫監測上報。我感慨政府工作人員的效率之高以及他們的奉獻精神,這也直接說明了我們鄉鎮政府對此次疫情的重視程度,體現了由上到下的政策落實到位。

24號:居家隔離。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除夕,本應該是一家團圓的熱鬧相聚,卻變成了給親戚挨家挨戶的打電話,將過年期間的走親訪友全部取消,改為電話拜年。我的家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平時也不怎麼關注新聞,我想如果不是之前親朋好友的電話問候,他們都估計還不知道武漢發生肺炎。用爺爺的話來說,就是“我都七十多歲了,也活不了幾天,沒啥問題”。我當時勸說爺爺出門戴口罩費了很大的口舌,一直苦口婆心的勸導,普及肺炎知識。“這個過年好無聊,想出去逛逛,天天唸叨想要回農村老家”,這句話爸爸天天掛在嘴邊,我只能盡力勸說,讓親人自覺做好隔離。我能做到,我的家人也可以做到,想要溜達就在小區樓下溜達,我們家的業餘活動變成了樓上打麻將、樓下羽毛球。疫情的發展速度之快,病情之嚴重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我以及很多武漢返鄉的同學,在瞭解疫情之後,都自覺進行了自我隔離,也勸說家人佩戴口罩與消毒,並積極配合社區鄉鎮等各部門的相關工作;但是個人信息被洩露,被其他人視為洪水盲獸,這給家人朋友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抗疫不等於恐鄂,希望網絡上不要惡意傳播。

25號村莊封路。26號小區封閉。今天28號,大早上小姨就發來視頻,詢問我武漢的所有網絡都已切斷,是否可以與武漢同學取得聯繫?這個問題讓我有些匪夷所思,才明白新聞對老百姓造成了恐慌,看到疫情的爆發會心情沉重,輕信太多謠言。隔離病毒,但不會隔離愛。對疫情的認識由無知到恐慌,我們應該慎重對待,但也需要理性認識。相信黨和政府,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做到不聚餐、不走動、自我隔離。不給祖國添麻煩,體諒醫護和公職人員的辛苦,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守護家園,迎接春天。作為居家觀測中的一員,每天清晨醒來,我就會算算這是隔離的第幾天,如若體溫正常那將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情。雖然我們會煎熬與擔驚受怕中度過,但我相信,有太多關心我們的人與我們同在,疾病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給自己的恐慌,一起加油終會迎來曙光。陽光樂觀,保持好心態,多喝水多運動,提高免疫力,積極對待生活,哪怕是微弱的輕症患者也可以自愈。我是從武漢回來的大學生,縣裡、社區還有鄉鎮朋友圈給予我們忠告和提醒,武漢回來的應該自覺隔離觀察14天,我有這個覺悟,也有這份責任,事實上我們比你們更擔心,也會更自覺,一起守護我們的家鄉。“戰役”終會勝利,春天必將到來。


2020.01.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