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带病回村,不肖子孙”“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连日来,农村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硬核”操作方式在网上刷屏。

医疗条件薄弱的农村怎样打好这场防疫战?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山东济南的一个普通村庄。

年初二已封锁全村

“广大村民朋友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常见发热、干咳……”1日早上7点,竖立在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大王村村委会的三个大喇叭又准时响了起来。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像诸多村庄一样,随着疫情迅速扩散和社交媒体信息的狂轰乱炸,基层政府和村民逐渐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年初二就按上级政府要求封锁了进出村庄的四条通道。

记者探访的大王村,有户籍人口800余人,平时多数村民都进城务工。过年是这个村子一年中唯一一次大团聚,也是村子最热闹的时刻。

但与往年不同,在疫情笼罩下,今年村庄冷清了许多。村子的大喇叭每隔一段时间就播放防控指令、疫情动态和防疫科普知识。

上午10点,记者在村子的中央街道几乎看不到村民,即使偶尔有村民出来,多数也都带着口罩。

“都躲在家里呢,这病这么严重,能不出来就不出来。”村民王绍平告诉记者,大喇叭每天都在喊,不要走亲串友,要减少聚集,“老少爷们以后待在一块的日子长着呢,不在乎这几天”。

正在村中央街道打扫卫生的刘淑英(化名)告诉记者,她负责本村一部分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以前虽然领导多次要求打扫卫生时戴口罩,但也不太在意。这几天不用要求,我们出门就戴上口罩,现在保护好自己,就是为防疫做贡献”。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婚丧嫁娶”一切从简

记者围着大王村走了一圈,看到了四条被封锁的进出通道,其中三条采取了车辆横停路中央的封锁方式;另外一条通道则拉起红色警戒线,并由“全副防疫武装”的村干部看守。

“这条多人看守的通道,是留出的应急通道。”大王村村支部书记王绍武表示,他不认同有些村庄把路中央堆满土或者挖断路的封村方式。“这样一旦村内发生紧急情况,救援车辆都难以通过,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正在该路口执勤的大王村妇女主任王娟向记者介绍,目前参与封村执勤的主要是村干部、年轻中共党员,还有一部分村民志愿者。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外来人员非特殊情况,一律不允许进村。本村村民特殊情况外出必须登记,回村要在检查点测量体温再次登记。”王娟说,现在各村都封锁了,来回进出的人也不算太多。但为以防万一,他们几个人仍需轮替值班,保证检查点时刻有人值守。

记者获悉,疫情期间,当地政府也为遇有特殊情况的村庄作了预案。

年初四,大王村突发一起意外伤亡事件,王绍武预计初五会有大量外村人员进村。而按照农村习俗,这些外来奔丧人员不能强制禁入。他当即向本村所属的新市镇政府碱场管区主任江兰涛作了汇报。

江兰涛向记者表示,镇政府得知后立即部署防控工作,并劝说当事家人尽量控制来访亲友数量和丧仪时间。同时,镇上安排了包括镇政府工作人员、防疫人员在内的5人小组,进入大王村协助工作。当天,所有进出村庄人员一律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济阳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减少人员聚集,目前已对农村“婚丧嫁娶”做了明文处置规定。对可控的喜事,鼓励当事人延期举行;对不可控的“白事”则要求控制丧仪时间和人数,过程一切从简、从快,并派出专业防疫人员现场工作。

太阳终会照常升起

当日,在探访回程途中,记者试图以外村村民名义通过大王村邻村纪家寨的“防疫封锁线”。在村口,无论记者摆出何种理由,都未允许通过,出示有效证件并登记详细信息后才被放行。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江兰涛表示,在防疫条件跟不上、医疗水平有限、群众意识普遍不强的情况下,封路对农村抗击疫情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物理隔绝疾病传染的同时,也让村民潜意识中感受到了防疫形势的严峻性。

实地探访农村防疫:“婚丧嫁娶”一律从简从快

济阳区政府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疫情发生后,济阳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摸排了防控人员,并对三类人员建立了工作台帐。同时,通过各村广播喇叭、微信群、政府抖音号等形式积极宣传防疫工作,暂停了一切聚集性活动。

“疫情如敌人,大敌当前,就要守土有责。”村支书王绍武说,保护好大王村父老乡亲的安全,就是为防疫做贡献,相信太阳会照常升起。

图片拍摄:王庆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