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八零年出生的朋友們過年後就進入了不惑之年,過年不在是一種非常的期待的事情了,到了年關需要大掃除,準備需要的各種美食,一年來工作也需要總結整理,過年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想起小時候,過年是最期盼的一個節日,意味著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放鞭炮,許多解饞的食品大人不在限制,可以放開肚子享受,總之過年就是一種最美好的記憶。

我的家鄉地處偏關縣東部山區,距縣城八十多里,現在回憶一下小時候過年時候的事情,與大家共享。

一、添置新衣服

八十年代我們的衣服從裡到外都是母親縫製的,秋收結束,進入冬季,母親就著手準備全家人的衣服,有的年度,收成不好大人捨不得添置新衣,但是孩子們都要做一身,母親找村裡一些手巧的媳婦幫忙裁剪好,拿回家在縫紉機上自己縫,每天晚上點著煤油燈納鞋底。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衣服永遠是中山服,等過年時候兜裡面裝滿了糖果和鞭炮,和村裡的其他同齡人歡呼雀躍,滿村子跑。

二、加工和置辦美食

八十年代,中國的經濟開始好轉,家家戶戶會養一口豬,喂幾隻雞,喂兩隻站羊(就是拴在院子裡,不出坡的羊,不知道這個“站”字表達的是否正確),小雪殺羊,大雪殺豬,一個冬天大人變著花樣做各種美食。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進入臘月後,準備過年和正月裡吃的其他食品,家裡面炸麻花、蒸饅頭包子、做燒豬肉、皮凍、壓粉條、凍豆腐、滷雞、炸魚......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過年需要花錢採辦的其他食材,記憶最深的就是蝦片,然後有海帶、各種糖果、花生米、凍魚等。

三、打掃環境

臘月二十以後,大人們要把家裡和院子裡清理一遍,每年糊窗子、刷家、泥炕是必須要做的。

糊窗子用雪白的麻紙,貼上鮮紅的窗花很喜慶。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刷家是在野外掏上一種白色的泥巴,稀釋後用自制的刷子把牆壁刷白。

過去的炕都是用一種紅膠泥加上面糊抹的,上面鋪上席子或炕革,每年需要重新泥一遍。

春節這天上午開始貼對聯,父親是教師,也是村子裡少有的文化人,幾乎整個村子裡的對聯都是他寫的,記得在糧倉上貼“糧食滿囤”、在豬牛羊圈上貼“六畜興旺”,在大門上貼“出門通順”,表達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四、春節期間的活動

臘月二十三就算小年,這一天要吃麻糖油糕,據說是為了糊住灶王爺的嘴,防止他老人家上天后亂說話,從小年開始大人就允許我們兜裡裝鞭炮和糖果。這一天還要砍旺火,我們村子裡的旺火都是用乾草和檸條捆成的,二十三這一天一幫孩子們結伴而行到野外砍柴,誰家孩子砍得多旺火捆的就粗,會受到大人的表揚,也換來我們的羨慕。

大年三十那天,有個習俗要熬年,因為小時候家裡沒電,一般晚上八點就睡覺了,但是這一天要熬到十二點,玩耍了一天都累了,經常是熬著熬著就睡著了,到了十二點“接神”時候,點旺火和響炮時候再起來。“接神”時候要在旺火旁烤著吃花饃,也是一種流傳下來的習俗,把身體靠近旺火烤肚子,可以保佑孩子們一年身體健康。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從初一開始村子裡有唱戲、秧歌隊進院子、秧歌隊轉全村的廟進香的習俗。

初一這一天,有個很重要的節目就是“迎喜神”,由村裡的老者看好今年喜神降落的方位,秧歌隊敲鑼打鼓,全村的人穿著新衣服拉著騾子或牛等大牲畜,聚在一起上香、響炮,祈禱一年諸事順利。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記憶深處的春節(山西偏關縣)


初二開始,親戚們互相請吃飯,親戚多的要請三十多人,炕上、地下都擺著桌子,一般都有燒豬肉、丸子和蝦片,蝦片也是我最早吃過的“海鮮”吧!

過了初六,開始走親戚,媳婦們帶著孩子回孃家,姐妹多的人家,孃家會把所有的窯洞都燒上火,一鋪炕上要擠著十來個人睡覺,孩子們互相打鬧,非常熱鬧。

正月十五還要掛燈籠,響炮,點小旺火,這一天的旺火燒的是莜麥秸稈,煙很大。

二月二龍抬頭,天氣回暖,其他的肉都吃完了,只有豬頭一直捨不得吃,要放到這一天來吃,寓意龍抬頭。

偏關縣的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二月二才算過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