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讲一个外国的快递故事,但在讲故事之前,我要先指出百度百科中的一个错误,而且大畅销书《货币战争》中也出现了这个错。


在《货币战争》中写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派人在滑铁卢战场上看着,见拿破仑败局已定,快信传递员立刻将这一信息传递。罗斯柴尔德收到信息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购进了大量的公债,因为只有他知道英国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公债的价格马上就要大涨了。百度百科中写的就更可笑了,内容完全是自相矛盾的,当然一开始还是很诗意的,说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后面又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怎么快马加鞭而来。

当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没有信鸽能飞到那么远的地方的,今天大家看到信鸽能飞得很远,那是因为人类闲着没事干的时候,不断地训练它们,一代又一代,最终才有今天的飞行距离。所以我认为那时皇家没有信鸽,那都是现在的人胡写的。

实际上,滑铁卢战役的消息,既不是皇家传递的,也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传递的。当时,全英国都在屏息以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打仗了,但是这仗要怎么打?打赢了还是打输了?输了之后应该怎么办?该卖股票就卖股票,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如果赢了,大英帝国的基业就彻底奠定了,因为当时只有拿破仑一个敌人。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图)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当时,英国伦敦的报纸要比现在还多,光日报就有八九种,早报有七八种,晚报也有很多种,非日报类的还有十几种。英国人爱看报纸,今天英国人每到了早餐的时候,也还是要看上厚厚的一沓报纸。

那个时候还没有职业战地记者,那是1815年发生的事,一般认为,差不多要等40年以后,直到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拨职业战地记者和战地护士。当时,全英国所有的报纸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想知道战争到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而第一个将消息带回来的人,是一个往返英吉利海峡的游船船主,因为他往返海峡,所以在比利时听说,好像是英军打赢了,因为拿破仑向后退了。但这位船主听说的其实不是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发生的。如果大家想了解滑铁卢战役的详情,可以去看伟大的维克多•雨果写的《悲惨世界》。

总之,滑铁卢战役堪称人类历史上决定性的灭国级的战役,虽然时间最短,战线最短,参与人数也不是很多。

在这之前,拿破仑已经败过一次了,1814年被打败后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去了,1815年又回来了,全法国又跟着他一起打,一直打到滑铁卢,法军在向滑铁卢进军的时候,沿途被英军阻击,之后拿破仑绕路走了。

这个消息由英军传出去,刚好就被这位往返英吉利海峡的船主听到了,于是他就把胜利的好消息带回了伦敦。

全英国的报纸都疯狂了,太好了,我们大英帝国赢了,所有的报纸都开始刊登号外,报纸的销量全部翻了十几倍。当日全伦敦沸腾,狂欢。

然而好景不长,胜利的消息刚来没多久,紧接着又有消息传回来了。这次带消息回来的人是一名议员,他去比利时旅行,遇到了威灵顿公爵,听说英国根本就没有胜利,因为决战还没开始打呢,英国只是阻击了法国一下,于是拿破仑绕了路。

其实正确的时间顺序是,6月19日由游船船主带回来的所谓的胜利消息,说的是14日的事情,但滑铁卢战役是在18日打的,而这位议员带回来的是17日的消息,所有的消息都比实际滞后了三天。

刚刚陷入狂欢中的英国人民顿时觉得好失望,报纸都刊登了胜利的消息,怎么突然就被否定了?大家先别狂欢了,还是继续等确切的消息吧。

于是,真正的第一个胜利的消息传回来了。但是带回正确消息的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只隐约知道他的名字可能是字母“C”开头的,因为报纸上都称他为“C先生”。

这位C先生是真正的从比利时得到准确的胜利消息的人,一得到消息,他就以最猛烈的速度返回英国,但他回到伦敦之后,由于他既不是有钱的船主,也不是认识威灵顿公爵的议员,他就是个无名小卒,只能在街头巷尾到处跟大家说,英国赢了,我们真的赢了。

但到了这个时候,报纸反而不敢写了,就像《狼来了》那个故事里讲的一样,大家都被糊弄了两次,变得谨慎起来了,而且这次传消息回来的还是一个普通人,报纸更不敢轻易采信了,所以尽管这位C先生到处散播消息,媒体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直到三天后的6月21日晚上11点的时候,才终于等来了第一只来自官方的“信鸽”——威灵顿的一位副官。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图)拿破仑归来。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此战役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打了胜仗之后,威灵顿并没有马上写战报,为什么呢?因为他很伤心。

英国贵族总是喜欢标榜自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威灵顿本人就有一句名言叫“只有失败才比胜利的忧伤更难过”。

让威灵顿悲伤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滑铁卢战役确实是打得特别惨烈,威灵顿的大部分副官、亲兵,以及最亲信的中将全都战死了,所以他没有写战报,打赢了以后他直接回到布鲁塞尔喝了一夜的闷酒,一直忧伤到第二天,也就是19日中午,威灵顿酒醒了,才终于写了一封战报。

这封战报里没有使用任何一个和“胜利”有关的字眼,这就是纯种的英国贵族,他如实地把战役的整个过程描述了一遍,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充满了悲伤气息。

写完后,威灵顿让自己的一个副官把信送回英国。

为什么不使用信鸽呢?

因为在英国的军事传统中——其实不光是英国,其他国家也是——凡是战争胜利后负责去传送捷报的人,都会官升两级,因为你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好消息。

威灵顿专门找了一个好多年都没能得到机会升职的老上尉,这个老上尉刚刚被威灵顿升为上校,由他去送捷报,也可以顺便让他升升官。于是威灵顿公爵大人就继续忧伤去了。

这位老上尉快马加鞭往英国赶,还高高竖起了英国国旗,这面旗帜最重要,因为它能证明大英帝国胜利了。结果那天刚好遇到海上有大风浪,把老上尉乘坐的这艘船给吹得偏离了航线,最后不得不在距离伦敦120多英里的港口登陆,以至于第一批知道真正的胜利消息的人,其实是一座小渔村的村民。

大家簇拥着这名老上尉,一路狂奔了七小时,最终赶到伦敦,来到白金汉宫。一路上,胜利的消息迅速扩散,跟随在老上尉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在全部的王公大臣、贵族、平民和记者的欢呼声和包围之下,老上尉拿着英国国旗,光荣地走到摄政王面前,正式报告胜利的消息。

全场当即高声合唱英国的国歌,所有人都激情澎湃地唱起“上帝保佑吾王”。所以,18日英国打赢了滑铁卢战役,但直到21日晚上11点多,胜利的消息才真正地传到伦敦的白金汉宫。

请百度百科尽快修正错误,什么皇家的信鸽飞到白金汉宫,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快马加鞭,这些内容不仅前后矛盾,而且也和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总之,不论是运输实物,还是传送消息,速度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像DHL这样的快递公司,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汽车和机等运输工具,而且未来的快递肯定会比现在更快,现在亚马逊已经准备开始在美国用无人机送货了,可惜这种运输方式在中国的可操作性不太强。

因为美国人家家都有院子,而且基本都是很大的庭院,无人机可以在院子里降落,把东西放下。

但中国很少有人住独栋的屋子,大家都住在楼房里,让无人机从小小的窗户里飞进去,这事的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中国离无人机运送快递那天还比较远。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图)滑铁卢战役中的威灵顿。陆军元帅阿瑟·韦尔斯利,第一代威灵顿公爵,英国军事家、政治家,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政治领导人物之一。他成为了英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人称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

接下来我再补充一个比无人机还先进的快递——用导弹发快递。

在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永远排在最前面,其实美国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是不是可以用巡航导弹去送快递呢?那多快啊!

于是到了1959年的时候,美国人竟然真的试验了一次,在一艘潜艇上发射出了一枚“快递导弹”。

那时候美国的潜艇跟现在还不一样,现在的巡航导弹体积又小,射程又远,瞄准度也十分精确,而且还能从水底垂直发射。

但20世纪50年代时的巡航导弹,其实就相当于一架无人驾驶的飞机,外形很像米格-15或F-86型战斗机,虽然体积不至于特别大,但是有两个翅膀,不过那已经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巡航导弹了。

一艘大型潜艇后面只能携带两颗这样的巡航导弹,还得专门弄两个大箱子装载,而且也不能从水底垂直发射,得浮到水面上发射。

当时刚好是美国和苏联搞冷战的时期,大家都搞了一大堆武器,反正也用不上,所以就用这巡航导弹发发快递玩吧。每一枚巡航导弹内部都有一个能承载很大重量的战斗部,美国人在一枚导弹的战斗部内装了3000封信,那都是非常珍贵的信件,比如写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图)导弹邮件

今天在美国,还有很多收藏爱好者,用高价收集这3000封信,这些信的首日封上盖的邮戳都是特制的,叫作“导弹邮件”。

这枚装着3000封信的“邮件导弹”是从佛罗里达外海发射而出的,准确地抵达了目的地,用降落伞降下来,人们用无比隆重的方式打开了这份“导弹快递”,将3000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导弹来送信。

其实后来大家想了一下,这枚巡航导弹跟飞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导弹的外形就跟飞机一样,而且也不能点对点地发送,因为导弹太大了,直接瞄准一个位置打的话,那就跟轰炸差不多了。

信鸽传书太落后了,1959年美国竟用导弹送快递

而且导弹里面装了3000封信,把这些信拿出来之后,还是要做分拣,然后再靠快递员一一去送信,所以实际上跟飞机运输的流程差不多。

我觉得就是美国人自娱自乐地瞎玩一下,这件事对未来最大的影响,就是给收集邮票和邮戳的爱好者,增添了一个好玩的东西。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巡航导弹送快递的故事。

○摘自《晓松奇谈•人文卷》高晓松(著),中南博集天卷授权首发稿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