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著的一本關於人的心理秘密的書。
此書一直久聞大名,但是一直沒有認真地讀進去。因為心理學的書觸摸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的心理隱秘現象,敘述是從空到空,加之心理學一直沒有完整的標準化的模型,各種心理學論著之間齟齬歧出,相互打架,更是讓人難以選擇,相信哪一種學說。
因此,心理學著作林林總總,能夠被我們接受的,肯定是那個能對我們的生活有指導、獲得我們的心理認同的那一種。
那麼《自卑與超越》一書是否能夠切入我們正常的心理現狀,讓我們鑑別出它具有可靠的質素呢?
下面筆者從我們通常的心理體驗與當前的新冠肺炎防疫形勢這類常見維度與突發維度的現象,來驗證一下《自卑與超越》的理念是否經得起推敲,然後在此基礎上,看看《自卑與超越》一書對正確應對人生,提出了一種什麼樣的觀念。
而事實上,《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出的超越人生限制的觀念,正是我們從幼兒園起就接受合作、奉獻、團結這些理念。
這種理念出自一本西方的心理學著作,把這樣的心理訴求作為人生必須確立的一種心理境界與人生格調,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
本人閱讀的這本書是由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於2019年6月出版的譯本,文中的引用頁碼均來自該書。
一、《自卑與超越》與弗洛伊德心理學有差異,從書中提及的夢的研究可以看出《自卑與超越》作者所述說的更能得到我們常識的印證。
就拿《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來說,他在書中就指出弗洛伊德的夢的理論並不正確,他認為夢並不像弗洛伊德那樣包含著一種隱秘的信息,是內心慾望的一種折射,這都是我們熟知的弗洛伊德的理論,而《自卑與超越》作者卻認為這沒有道理。
在《自卑與超越》作者看來,夢是人的情緒情感的一種指向標,一種外感工具。“夢只是一種手段,是一個工具,旨在喚起情緒情感。夢的目的就在於它留下的情緒情感。”(P91)。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自卑與超越》作者與弗洛伊德理論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的。尤其是“夢的解析”在弗洛伊德心理學中佔據著無以匹敵的地位,但是弗氏的夢的理論,即使我們作為一個對心理學一知半解的人,也會覺得過於不可思議,相比之下,《自卑與超越》對夢的解釋,不像弗氏那樣重視夢的作用,但卻能夠被我們接受。
按《自卑與超越》作者的說法,夢不是心理的慾望顯示,但卻是人的情緒情感的一種曲折映射。這頗符合我們的常識性的理解。
因為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心裡有一種願望,會在夢中,通過一種其它的喻體表達出來。舉一個最通常的例子,就是當睡覺中尿意強烈的時候,我們會在夢中進入到解手的相關情境,會把自己置於一種光怪陸離的或熟識或陌生的環境中,然後尋找可能方便的地方。
也就是說,夢裡的意象,是一種情緒情感的附著,它展示出的意象,並不一定就是內心裡的慾望符號,弗洛伊德對人的夢的意象的解讀,顯然有一點太拘泥於意象本身了,而按照《自卑與超越》作者的理解,夢的意象,恰恰背後隱含著一種內心的情緒情感體驗。
再談一個個人的實例,我在夢中,總夢見我已經去世的祖母,與她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感到一種淡淡的失落與憂傷,這種情感體驗,恰恰是我在清醒的時候一直糾結在心裡的情感情緒特徵,雖然在夢裡,我對祖母的出現,並沒有什麼奇怪,也沒有覺得她離我而去,但是,那種情緒情感中蘊含著的那一種失落,卻是我在清醒的時候,沉澱在心裡的共性的情感。也就是說,夢的具象是失真的,就像祖母還健在,顯然是不真實的,但寄託在這種失真的夢的具象上的心境,也就是情緒情感卻是與清醒的狀況下是如出一轍的。
《自卑與超越》作者這一點對夢的解析與闡述,筆者覺得還是相當有用的。我們可以把夢的這種象徵性,延伸到其它的涉及有想象力參與的領域。比如創作領域,我們就可以通過創作者的表象的描寫,而洞見到內心裡的真實的情緒情感。
這是因為創作者會賦予不同的意象,以他的內心裡的情緒情感體驗。反過來,我們可以從創作者想象力運作出來的表層意象,去捕捉他的內心的秘密。
這也是幻想類作品能夠看到作者內心秘密的一個原因。雖然作者寫的是一個不存在的虛擬的幻想世界,但融入在這份幻想上的內心情緒情感卻是一致的,是他內心情緒的一種折射。
比如,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雖然描寫的是一種遠離人類現實生活的陌生的世界,但是,在他的科幻作品裡,一直隱含著他的內心的一種憂思。
而這種憂思,集中在《三體》中,最後就變成了一種內心裡逃避與逃亡的不同形態路演。而這種逃跑主義的傾向,正雲集了作者內心裡所身處的政治、文化、社會的集束思潮加盟在作者內心裡的合成力量。可以說,代表了一種多少年來“落後了就要捱打”的一窮二白國家積澱在記憶中的唯有退縮與忍讓才能求得生存的潛在意識。這一切,反映在《三體》的光怪陸離的科幻表象中,就形成了三部曲裡表達的就是人類逃跑有幾種路徑。包括《流浪地球》,也是作者所設想的人類逃跑的一種驚官動府的極致可能性。
而在美國文化與體驗滋養出的美國科幻小說裡卻沒有這種千年古國遭遇世界洪流相撞之後感應不適而應運而生的逃跑主義的哀婉傾向,如同樣是表現外星人入侵的《安德的遊戲》,卻描寫了美國人誓死抗擊外星人的精神取向,成為美國中小學生推薦讀物,這就反映了不同文化情態中傳播的心理體驗,轉化為文學作品中,產生了不一樣的情節構造。
我們舉這個例子,只是說明《自卑與超越》從情緒情感的維度,去探討夢與幻想的秘密,還是比較準確的,也比弗洛伊德的理論來得可靠而實用。
二、《自卑與超越》對當前新冠肺炎防疫中的卑怯恐慌這類心理現象的解析,頗具有鞭辟入裡的通透性。
《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及的自卑,是我們熟悉的一種概念,所以,作者在書中第三章裡,專門探討了“自卑感與優越感”這個問題。
作者認為:“‘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最重要的主題。”(P45)
那麼什麼是自卑情結?
作者認為:“如果一個人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並堅信無法解決時,那麼他的自卑情結就會出現。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憤怒、流淚和道歉,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P47)
就從這次新冠疫情的情況來看,典型的是一個人遇到的無法處理的問題,它必然會在一個人的心中產生“自卑情結”。《自卑與超越》作者提到的自卑情結的症狀:“憤怒、流淚、道歉”恰恰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或者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產生出這種情感。
那麼,人在面對這種自卑情結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反應?
《自卑與超越》一書寫到:“自卑帶來緊張,因此人們總會採取補償行動。然而,這種補償行動並非指向問題的解決,而是指向優越感,但指向優越感的行動並不能在人生中發揮作用。”(P47)。
《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對自卑情結的後延影響,作出了非我們常識所能預知的判斷,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恰恰自卑情結產生之後,它不是指導著人去解決問題,而是去獲得一種優越感。
也就是說自卑情結,最終導致的並不是解決實際問題,而是讓去追求“優越感”。
作者舉的一個例子,就是自殺者是一種典型的自卑情結灌滿心胸的人,但是,自殺者並不想去解決問題而是通過毀滅生命的方式,來逃避問題。作者寫道:“自殺代表著指責和報復,因此,它也是獲得優越感的方式。每個自殺的人都認為有人應該對他的死負責。他借用自殺訴說著‘我是那麼脆弱,那麼敏感,你卻如此殘忍地對待我’!”(P48)
筆者無意在這裡與作者一樣,對自殺者進行這種可能會產生不適感的判斷,引用這樣的分析,僅僅是想讓大家看一看,自卑情結,是如何轉化為一種優越感的。
作者繼續對這一種病態的自卑情結進行解析,也日益接近我們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後的一種典型心理現象的存在。
《自卑與超越》一書作者寫道:“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神經症患者都會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限制自己瞭解現實情況。他會試圖遠離人生的三類問題,將自己禁錮在可以掌控的環境中。他為自己修築‘牢籠’,關上門,隔絕清風、陽光、新鮮空氣。他的支配方式是恃強凌弱還是哀怨哭訴,取決於他的習慣。他選擇的方式,都經過測試,是最好的,並且能有效地實現他的目標。一種方法不好用了,他就會轉用另一種方法,但他的目標不會變,仍然是在不改善局勢的情況下獲得優越感。”(P48)
這段話中分析的“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在疫情流行的爆發期,也相應地引爆了這種病態的心理。我們看到,的確有一些人,在疫情嚴重肆虐的情況下,感到一種嚴重的恐慌情結,這都是人之常情。作者描寫的這種狀況,可以稱之為“精緻的利己主義”活化石,雖然他在恐慌,但是他根本不是提出解決辦法,而是追求一種“優越感”,以此來松馳自己的憂鬱、恐慌、卑怯情緒。
也就是說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卑怯與恐慌的情況下,超越這種不良的情緒的,恰恰是追求最終的“優越感。”
我們確實看到,有一些人在表述恐慌與憂鬱情緒的時候,不斷地在字裡行間填滿一種高人一等“優越感”,想像著自己因為成為這種卑怯情緒的代言人而獲得一種高人一等的自我目標的實現。
看起來,這種傳播憂慮、卑怯、恐慌情緒的言語者,把自己封神為一種危機時刻的歷史書寫者,想象出自己是一個足以對歷史能夠有所交待的英雄,可以說,他在這種話語的表述中,塑造的是自己本身,把他自己想象成一種社會憂慮情緒的集納者與提純者,從而達到了自己榮耀自己的“優越感”的最終目標。
這正是在疫情傳播情況下的看起來抒寫卑怯情緒的舞文弄墨者,但最終卻在文字的傾吐中,完成了對自己的“優越感”目標的兌現、渲染與宣揚。
因此,《自卑與超越》對“自卑感與優越感”的這種轉化,揭示了一種我們一直忽略的現象,那就是自卑情結並不是安於本分,甘於被這種情緒折磨至死,而是一直在尋找突破的路徑,而這種突破的方法就是去尋找“優越感”的自我安慰目標。
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卑情緒,必定要轉化為尋求優越感,我在書中,再找一項案例,以便使大家舉一反三,更好地感知到,自卑情結總是意圖兵出奇招,從一些難以想象的領域,去尋找優越感。同時,我們也可反過來去辨識一下,一些優越感加身的人身上,其實隱含著深層的自卑情結。
作者分析道:“罪犯幾乎都以獲得自身優越感為目標。……罪犯的目標不包括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每個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關鍵點。”(p186)罪犯的優越感,就在於他在犯罪模式上與眾不同,顯示自己的標新立異。為了追求這種優越感,他可以不擇手段。
作者還提及一個女性,父母過世,缺乏自立精神,只好找親戚來照顧自己。作者解剖這個女性:“她實現優越目標的唯一辦法是迫使家人支持她,不讓她為任何事操心。”(p59)
書中還提到一個女孩,覺得“媽媽不愛她,自卑情結揮之不去,製造麻煩是唯一可以維護其自尊的辦法。”於是,這個女孩自暴自棄,其實就是通過這種放縱自我的越軌辦法,來達到一種優越感的榮光加身。
所以,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介紹了那些不可理喻的通過對家庭報復、對自我報復、對社會報復的人的行為,其實都是通過這種傷害,來達到讓自己覆蓋上“勝利者”的優越感的榮耀與榮光。
獲得優越感,是人生的一種正常現象。作者在書中也高度肯定了優越感的意義所在,他說:“努力獲得優越感是人類進行創造的動力,是文明之源。”(P61)
但是作者在上面羅列出的這些通過負向的出格行為,意圖把自己的自卑情結置換成優越感,則是走上了一條歧路。這些人“費盡心思為自己的人生格調辯護,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是證明”。“他們看不到人生中的真正問題,只忙著與陰影作戰,妄圖從中獲得力量感。”(P61)
不是這樣嗎?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那些被陰鬱的卑怯情結操縱的人,在他們的文章中,力圖把“責任推給社會,推給別人”,與“陰影作戰”,意圖從這些陰影中,獲得自己的力量,而實際上,結果是適得其反。
那麼,與這種陰暗的心理相對的,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非常正能量的觀念,只有用這樣的觀念指導人生,才能走出陰霾,獲得心理的健康。
三、《自卑與超越》針對人生的負面心理陰影,提出了一個人的健康心理是應該懂得如何合作、奉獻、團結。
《自卑與超越》提出的人生目標,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可以說自幼時就耳熟能詳。我們無論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上,都懂得要相互關心、精誠團結、奉獻社會。這些一度時期曾經被認為是陳詞爛調的理念,卻是《自卑與超越》裡貫穿在每一個章節中的人生必須信奉的真諦,我們怎能不有一種聳然而驚之感?
作者在書中認為,人生必須有意義,而不僅僅關注事情本身。的確是這樣,我們作為人類,總是賦予行動有一定目的,所以,意義對於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作者說:“沒有人可以迴避意義。在體驗現實時,我們總會賦予它某種意義。”(P1)。
這樣每一個都必須面對人生的意義,而在回應這個意義的時候,我們都必須碰到三個限制。這也是書中提到的一個重要理念。作者的這本書,從第一章直到最後一章,一直圍繞這三個限制來解析的人的心理秘境。
這三個限制是:“一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發展受制於環境設定的限制和可能性。二是我們與其他人一起生活,我們必須學會適應。三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有男有女,人類的未來取決於兩性之間的關係。”(P250)
簡而化之,一個人面對的三個問題就是職業問題,夥伴問題與婚戀問題(P6)。
因為人類面對著這三個限制,所以也就決定了人的社會屬性,作者由此得出結論,人要在地球上生存下來,就必須把“關心他人,成為集體的一分子,為人類幸福做出貢獻”視著自己的人生意義(P7)。
這一結論,我們太過熟悉,而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我們看到的正是這種奉獻、合作、關愛精神在社會各個層面的大力弘揚與倡揚,有效抵擋了病毒對人類的威脅與吞噬。
而與此相應的卻是那些把自己封閉著離群索居的狹小空間裡,讓自己內心裡的卑怯情緒得到不受控制的放大,並且意圖通過這種卑怯來獲得一種優越感,一種迎合人生中的陰鬱情緒的精神滿足,這些都是內心優越感的表現,最終證明,只能被證明無益於人類的精神追光。
《自卑與超越》一書在第一章《人生的意義》的結尾部分所說的一段話,對於我們當下的時代現狀與突發問題,也不失其它的精準性。我引用如下:如果我們能夠賦予人生以意義,那麼“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才不會放棄,一味逃避,把重擔撂給別人,也不會要求別人給予特殊照顧和關心,更不會覺得羞辱,伺機報復。他們不再怨天尤人,問人生意義何在,自己又能人生活中得到什麼。相反,他們會說:‘我們要創造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主,革故鼎新只能靠我們自己!’如果人人都抱有這種想法,獨立而又具有合作精神人類社會將進無止境。”(P19)
閱讀更多 文學私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