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武昌)達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宋代武漢制瓷業發達,於江夏區梁子湖發現宋瓷窯群百餘多座。南宋詩人陸游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元明清時期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武漢首次成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元代詩人餘闕在詩中曾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元末時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曾將其天完政權國都遷至漢陽。朱元璋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後朱楨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在此後274年中,朱楨及歷代楚王皆在龍泉山(今江夏區)為修建陵地,使龍泉山形成了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的古建築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漢江改道從龜山北麓入江,漢口方才脫離漢陽獨立發展,嘉靖年間在漢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漢口鎮,來自各地的商賈紛紛前來經營,當時漢口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和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明末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故有“貨到漢口活”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處”美譽。明崇偵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瑁在漢口修築了一條長堤(西起礄口-漢正街,東迄堤口-四官殿,即今長堤街),長堤以內即漢口早期鎮區。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春,張獻忠破武昌城,火焚楚王府。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武漢從宋朝到清朝期間,名稱的變換

清乾隆年間,漢口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清嘉慶年間,漢口居民已達三萬七千戶,計十三萬人,但漢口任然隸於漢陽縣,故當時“武漢”任指武昌、漢陽雙城。清道光二年(1822年)範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兩府。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也是指武昌、漢陽(包括漢口)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