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嘿嘿,最近過得還好嗎?都沒怎麼看到你發朋友圈哦。”

好久不聯繫的朋友楊子給我發來微信,我下意識地退出聊天對話框,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發現上一條朋友圈是3個月前發的,時間真是一晃而過。

我跟楊子說,最近過得挺好的,就是工作忙的時候很忙,熬夜比以往多了。

楊子說:

那就好,我還以為你最近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呢。

“啊?為什麼會這樣想?”

“因為過去你經常會在朋友圈分享有趣的點滴,可最近都不見你活躍,就覺得有點反常,所以我才來問問,看你沒什麼事就好。”

朋友默默的關心總在不經意間讓我感動,我跟楊子解釋,最近工作忙,忙到連朋友圈都沒時間看,更別提發朋友圈。

真的是因為忙所以連朋友圈都無心經營嗎?其實並不是。至於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最大的原因是

浪費時間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我曾認為,朋友圈是社交的重要工具好好經營朋友圈才能收穫高質量的人脈

於是,看見大家都在轉載一篇文章,我也跟風轉發。看見大家都發吃喝玩樂的照片,我也跟風下載了好幾個P圖軟件。看見大家都在抨擊某位出軌的明星,我也不甘示弱發表看法。

那時候,就算沒認真看完爆文的內容,我還是會轉發以證實自己的參與感,就算下午茶的甜點難吃得要命,我還是會找角度給甜點拍照,加上濾鏡,並配上兩行小清新的文字。

就算並不清楚那位明星出軌的來龍去脈,我還是會隨大多數人的意見毫不留情地抨擊他的行為。

我越來越發現,朋友圈變成了一個隨大流的產物所謂“經營”不過是活成千篇一律的模樣。

再後來我重新審視自己對

“好好經營朋友圈才能收穫高質量的人脈”的看法。

我發現,隨大流設計朋友圈的內容,確實能獲得好些朋友的點贊和評論,但“點贊之交”更多的是社交生存的重要法則,有多少人已經把“點贊”當作一種條件反射?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有時候情緒低落沒忍住在朋友圈發了幾句很喪的話,確實希望有人能安慰自己,但真正關心我的人就算不發朋友圈也會來關心我,泛泛之交只會遠離這個負能量源頭。

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想,到底應該怎樣發朋友圈?

後來我發現,經營朋友圈面子工程的時間多了經營生活的耐心少了。我居然要在朋友圈取悅別人,這是多麼浪費時間的事情呀!

拍照凹造型要花時間,P圖要花時間,構思文字要花時間,回覆評論要花時間。發朋友圈只用5分鐘,但前後構思準備至少2小時。投入了時間,也不見得能收穫高質量的人脈。

看回以前的朋友圈,發現自己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被迫性社交”,也就是說為了在朋友圈刷存在感而活。於是,我嘗試好一陣子不發朋友圈,我收穫甚多。

一方面,我把更多時間留給經營當下的生活。

我把構思朋友圈該發什麼的時間,用在看書打卡中,堅持每天閱讀1小時,持續性的輸入讓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工作之餘的時間我把他“浪費”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譬如:在水彩紙上隨意塗畫,做一頓營養均衡的早餐,睡前寫一小段日記,和朋友一起參加徒步活動等等。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當下這些小小的可以確定的幸福碎片,拼湊起來便是我所向往的生活狀態。當你用心追求想要的生活,投入當下的美好時光,你會發現朋友圈不過是可有可無的社交載體,生活才是真正的舞臺

另一方面,我更有耐心去經營現有的人脈圈。

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前輩教導我們:

不要回避社交,認識更多人才能獲取更多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資源。

這話說得沒錯,但也有人曾說過:你單方面認識馬雲是沒用的,要讓馬雲認識你才有用。

過去我總“重量不重質”地去交朋友,跟好幾千的朋友都只是浮於表面的交流,根本沒有深入的互動,更別提能夠達到資源置換的境界。

後來,我清理了許多“殭屍好友”,把社交圈子縮窄,耐心經營那些經得起考驗的友誼。我轉變了心態,不抱太大目的性跟朋友交心,最後往往能收穫前所未有的反饋。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譬如:朋友手頭上的項目急需有人幫忙寫文案,恰巧寫文案是我的強項,我主動協助朋友落實這一塊的進度,最後朋友的項目順利進展。

在這過程中彼此會有交流和碰撞,而朋友對我的評價是:

耐心且負責。

即使最後我沒有收穫滿意的酬勞,但往後朋友有優質的文案項目都會第一時間給我推薦。

再譬如,朋友需要找一個兼職做海報的設計師,我給他推薦了我的師弟,朋友對他非常滿意,以至於後來我遇到困難,朋友會第一時間向我伸出援手。

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交朋友一定要用心,比起問別人“你能給我什麼資源?”,更應該問自己“我能給對方提供什麼支持?”你希望別人成為你的人脈,前提是你是一條高質量的人脈。

真正高質量的人脈圈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也許我的朋友圈只有100個好友,但這100個好友能在最需要的時候主動向我提供支援,進而裂變出無限的資源和契機。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因為生活足夠精彩,豈能用一條兩條朋友圈籠統概括。既然如此,把時間留給生活,去體驗更多可能,不是更值得嗎?

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作者|橙馬良

一個除了36D的腦門,其餘一無所有的文藝女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