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指缝太宽

光阴太瘦

10年悄然流逝

那一天却太难忘怀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大地震颤,山河破碎

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

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今日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昨日,厦门日报(ID:xiamenribao)特派记者抵达汶川,开始回访十年前我们走过的城镇和村庄、接触过的老人和孩子。

村里盖起了别墅,山上长好了草木,云雾缭绕间,地震带来的伤口已被慢慢抹平。一切和十年前已是两般光景,不变的,是彼此的牵挂,以及当地人对特区人深深的感恩。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坍塌的教学楼 如今是地震遗址

时隔10年,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回到“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映秀镇渔子溪村的村民告诉记者,正是来自很多人的努力,震碎的家园得以快速重建、日日变好。如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将使这个镇子迎来新机遇。

姜勇、韩红霞、马郎、马旭杰、蒋涛、陈洪、马雪、马红娟、马帅、马杰等10名学生,都是渔子溪村人。10年前,他们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都在距离家里不到500米的山下漩口中学念初一。

2008年5月12日

他们在地动山摇中从教学楼飞快逃出

此后,由本报牵线并随记者来闽读书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昨日傍晚,本报特派记者与老照片(上图,2008年6月9日摄于映秀镇同一地点)中的人再次合影。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同一个地点,再回首。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更绿了。

人还是那些人,但是已经长大了。

昨日,在渔子溪村,姜勇指着一栋坍塌的3层教学楼说,“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死里逃生。这栋楼原来5层,地震时陷了两层。当年我在一楼,地震时就跑出教室,绕着行政楼跑出校门。”一旁的马郎接过话:“我也是这样跑的,那时我在姜勇隔壁班。”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中学原本的正门口立着纪念碑,上面的时钟停留在两点二十八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排队献花。姜勇他们几个人站着,静默观望。不远处东倒西歪的教学楼上,笔直的旗杆上国旗迎风飘扬——当年坍塌、下陷的教学楼,被保存了下来,如今成为地震遗址。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10名孩子长大成人 为了幸福努力拼搏

时间回到十年前。震后,家园破碎的孩子们,去哪里读书,暂时离开悲伤的环境,成为村民和村两委的心病。当时正在这里采访的本报记者,经报社领导同意后,帮忙牵线搭桥、遴选靠谱的资助人。热心慈善公益的厦广集团、长泰漂流董事长连文成,成为该村10名初中学生3年学费、生活费的资助人,并由本报记者把这些孩子一起带到长泰三中读书。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资料图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资料图

倏忽10年,这10名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来自福建的这份深沉的爱

让他们能够奋力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去机场接机并带路采访的姜勇,在附近的县城工作。(回顾请戳这里)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姜勇(右)

村子里,还有在映秀幼儿园当老师的韩红霞,以及开小店当小老板的马郎——再见马郎,他已为人父,女儿一岁多。其他7名当年的孩子都已远行工作。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马郎和女儿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韩红霞(左)

听说本报记者回访,远方的他们纷纷通过微信视频和记者交流,孩子的父母、亲戚也纷纷前来,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对《厦门日报》以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的问候和祝福。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孩子们当年在福建读书的照片(资料图)

马旭杰在跟记者视频聊天时说,他在成都一家旅游公司上班,去年被派到越南当驻地导游;蒋涛、陈洪当兵去了,如今是士官,陈洪还去过苏丹执行维和任务;马雪在成都市一家美容美体公司工作;姜勇读的是机电专业,大专毕业,目前在工地上打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为幸福而奋斗。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5·12”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就位于渔子溪村。安息着6000多名遇难者的公墓,周边种植着百亩芍药花。每到5月,又是繁花盛开的季节,花海一片。今天,地震纪念遗址将举行悼念活动,全村800多人,打算照一张十周年的大合影。

因为那一场大地震

四川与厦门

相隔千里的两地

血脉相连

回顾10年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成为包括厦门人在内

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记忆

如今,翻开当年的报纸

那一切依然历历在目

救援

消防医疗等救援队

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厦门日报2008年5月15日关于厦门救援队的报道。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抢救被困人员是第一要务,厦门消防支队迅速集结150名消防官兵组成厦门消防救援队,赶往四川省广元市青州县,他们承担着第一梯队搜救的任务。与此同时,厦门各大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厦门救灾医疗队奔赴四川,与危险相伴,与时间赛跑,抢救在地震中受伤的灾区群众。

随后,厦门市公安局迅速调集特警队员奔赴四川绵阳,执行维护灾后治安工作任务。此外,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也迅速成立厦门市援川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抵达绵阳灾区,连续12天冒着余震危险,走遍绵阳市区以及所属的江油市、安县,出色地完成493栋各类震害房屋的紧急评估任务……

捐款

本报开通赈灾账户

厦门全城爱心涌动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厦门日报2008年5月18日关于厦门市民捐款的报道。

在厦门力量进入灾区参与救援的同时,本报的新闻大篷车也深入灾区,灾区群众需要食品、帐篷等,前方的特派记者一一将信息传回厦门。

在后方,本报第一时间与厦门市红十字会联手开通向灾区捐款的账户,并在报纸上公布。一时间,善良有爱的普通厦门人,将爱心化成一张张汇款单,不断寄往灾区。这些人中,有白发苍苍的低保户老人,有捧着储钱罐而来的纯真孩童。此外,讲奉献有担当的厦门企业家们,将衣物、帐篷、药品等一批批物资,以最快的方式,送到灾区最需要的人手上。

据当年厦门市审计局的一份专项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6月3日,市(含区)民政局、红十字会、慈善会共收到捐赠物资29.36万件,折款约2180.70万元。

重建

厦门对口支援项目

创援建灾区多个第一

救援之后,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厦门人再次行动。

福建省承担对口支援四川省彭州市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其中,厦门市对口支援龙门山镇、白鹿镇、天彭镇、红岩镇。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如今的白鹿镇

厦门在援建灾区时

创下了多个第一

第一个来到灾区报到的临时安置房工作组,是2008年5月21日下午报到的厦门专家工作组;

彭州市第一个启用的临时过渡安置小区——通济思文社区“鹭龙苑”,由厦门和成都共同建设,地震后20天就完工;

厦门住宅集团代建的清平小学教育楼,在2008年11月14日交付使用,成为灾区最早投入使用的援建小学。

厦门在对口援建上,不仅争当援建先锋、争创建筑质量的第一,还屡屡创新。据了解,厦门市在设计这些援建项目时,多是以先进的理念进行设计。现在,这些援建项目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当地教育、医疗等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厦门桥

说说你的汶川记忆

那时候,

很多人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视看新闻

守候着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出现,

因生命奇迹而激动

也因生命的脆弱而悲泣

2008年5月12日,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

来说说你的汶川记忆吧!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厦门日报汶川特派记者:林森泉 何炳进 记者:程午鹏

<table><tbody>昵称
微信号昵称微信号厦门日报xiamenribao
厦门招考xiamenzhaokao厦门晚报xmwb597城市捷报chengshijiebao海西晨报haixichenbao台海杂志taihaizazhi厦门网xmnn-cn遇见婚恋网yujianw520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tbody>/<table>十年后,10个孩子长成了“最好的我们”!厦门日报重返汶川,回访来闽读书的学生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厦门日报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