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竟然有越來越多的女生開始反感

「精緻」這個詞了?

第一次在文章下面看到有讀者留言說,“無所謂吧,不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已經越來越厭倦精緻了,”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有一絲驚訝的。

「精緻」這個詞,在百科的解釋是:精巧細緻;細密。也指精美工巧。 美好等。明明全是褒義詞,為什麼現在反而讓人討厭了?

今天,丁丁就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真 ·「精緻」的一些看法。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本來,精緻應該是形容器物首飾的,用在女性的臉蛋或者生活細節上,就多了一份審視感,潛移默化中,有種像在評判一個物件一樣在審視女性的感覺。

而且,這個時代所刻意強調的精緻,出現得太頻繁,被濫用,被營銷,以至於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再被這樣的「精緻」綁架。

這些「精緻」真的招人煩

當精緻成為束縛

才上高中的時候,一次上完體育課,同桌在大口大口的喝水,發出很大聲的咕嚕咕嚕。喝罷,她滿足地一抹嘴,“在學校感覺真好,大聲喝水也沒人管我。在家裡,我喝水一發出聲音,奶奶就會說,做個女孩子怎麼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

當時,我只是覺得這樣無拘無束的感覺真好,但現在想來,

當下流行的「精緻」不也像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一樣,要求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嗎?只是換了一個更好聽的名頭,以至於讓很多人心甘情願裹著小腳。

“精緻的女人,頭髮應該是一絲不苟的,上面沒有一片頭屑,沒有一根白髮...

手指甲上沒有倒刺,耳後始終留有淡香...

嘴上看不見唇毛,牙齒粘不到口紅。不論何時,開口說話都呵氣如蘭...

即便沒有人看到,內衣還是要成套,腳趾甲還是要上色,襪子也不能起球...”

諸如此類的做「精緻」女人的論調是不是很熟悉?這樣都要做,那樣不能做。不化妝就被扣上“不尊重人”的帽子,壓力大吃幾口甜食,就被批評“連身材都掌控不了如掌控人生”。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幹活得像男人一樣拼命,臉蛋得像明星一樣精緻,處處拼命又處處節制,卻連口腹之慾都難以滿足。

太多時候,追求精緻這件事成了我們的壓力和束縛。

當精緻成為包袱

另一種情形就是,當追求「精緻」成為我們經濟上的負擔。

還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時候,就帶著“用得更好,擁有更多,就能更美”的念頭省吃儉用,甚至借貸消費,遠遠超過承受範圍。

且不論慾望無止境,這樣的女生怕是都沒有摸透這個道理:打造小美,技巧大於金錢;打造中美,非鉅額難得回報;打造大美,天命優於人為。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買口碑水乳捨不得用,硬生生開封將近一年。買貴价粉底捨不得擦脖子,寧可和臉蛋兩個色號。背chanel包包擠地鐵,像捧著親娃時時呵護。

“能力範圍內,給自己最好的”其實就是一個陷阱,能力範圍本來就是一個模稜兩可的彈簧,隨慾望的強弱而伸縮。而我們又為什麼要給自己最好的?踮起腳尖夠著了,這一份擁有的歡愉,也未必能蓋過日久的膩味和隨即的悔意。

外在美可以和內在修煉共驅並進,也可以在需求塔尖更進一尺。但不論在哪個階段,「精緻」絕不值得我們犧牲成長期的營養和眼界。

當精緻成為炫耀的資本

最可恨的「精緻」大概就是這一種。

自以為佔據了「精緻」的山頭,便目中無人充滿優越感。自己付出了追求「精緻」的代價,就見不得別人灑脫自由。

大學時六級都沒過,工作後每句話都能夾帶幾個英語。包裡放著一隻TF的口紅,幾分鐘就要拿出來透透氣。自己忍著痛嚼著沙拉,還要指著別人盤裡的鵝肝:“噢喲,這麼高熱量的東西你還吃啊?”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精緻是女人的權利,而不是義務。精緻與否,只是一種選擇,就像我選裙裝還是褲裝一樣自由,不該被任何所謂的道德或文化綁架。

怎樣的女生才真正稱得上精緻?

外在:讓某些精緻成為習慣

我們要的真正的精緻,不應該有太多的情緒,不為攀比,不為炫耀,而是一種習慣。

直到現在,上海仍有一些老克勒,始終保持著精緻又內斂的生活方式。他們都已經白髮蒼蒼,但從被窩裡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梳頭。細緻的油頭,筆挺的西裝,鋥亮的皮鞋,老唱機裡放著三十年代的爵士樂。

每天都打扮得一絲不苟才出門。有自己的圈子,外出喝咖啡,參加舞會。他們始終保持著這樣精緻又紳士的生活方式。看到一句話這樣形容他們,非常貼切:“他們是日常美學的忠實信徒。”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和舊時光裡的大家閨秀,上流階層一樣,他們的精緻更像是一種信念,是一種伴隨著成長的文化,無法偽裝。現在的我們,成長環境中少了那一份顛撲不破的信念,更多時候精緻成了一種工具。

想要讓精緻成為習慣,關鍵就在於不必一下子給自己太多壓力,從最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學會護膚,注重保養,素顏的時候,修好眉形,塗個潤唇膏。

化妝的時候告別粗眼線,眼妝永遠不要太濃,妝面清淡細緻。出門時帶幾根卸妝棉籤,偶爾補一補暈開的眼妝。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如果不是職業需要,不過分追求流行,保持衣著整潔,沒有明顯的線頭、起球、版型扭曲就好。

試著用耳飾等小配飾來點綴穿搭,讓整體風格更統一和諧。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當我們不想著一下子追求太多的時候,給自己的變美壓力也會小很多。真正的精緻應該是細水長流,輕鬆又自然。

寧可始終整潔美麗,也不要一日放縱,一日精緻。保持美貌的穩定值,才是成為一個美人的必經之路。

內在:足夠強大才稱得上精緻

更重要的是一顆獨立、果敢又精進的心。

其實不論什麼時候,內在的精緻都要比外在更值得多花一點時間。比如自己在美貌上的投入是3分精力,那就儘量留5分給內在。

再外在美上,大部分人只要掌握了技巧,充分了解了自己的臉型、五官、風格,找對路線,更快更精準地打造屬於自己的美貌,就已經強過太多普通人。

如果覺得外在美的浮動性太強,妝前妝後差距明顯,有時也讓你空虛不真實的話,內在的修煉卻是怎麼也卸不掉的堅實穩固。

保持學習,在足夠了解新事物前不妄下定論,保持憧憬,在經歷困頓窘迫時也不失膽氣。不僅有一顆強大的心,更要有一身獨立的本領,足以撐著你走過每一段低谷。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真正精緻的女生,有自己的小目標和大理想,明白自己最終要什麼。願意努力工作,也敢於培養愛好。經濟獨立,不依賴,不諂媚。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其實說了那麼多,聰明的你也一定發現了,我們所討厭的「精緻」,其實是那種充滿營銷感的、給人壓力的精緻。

我們的反「精緻」,其實是反束縛。並不是反對精緻本身,而是反假借精緻為名的道德綁架。

不要盲目跟風,也不必矯枉過正,我們要做的是正確地看待精緻,比如之前寫過的可愛女生轉型漂亮,普通姑娘修煉氣質,只要把精緻運用得恰到好處,都能巧妙又自然地為自己加分!

對不起,別再和我說「精緻」這個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