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今年高考作文到底难不难 听菏泽作家教授怎么说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 今年山东高考采用全国卷,高考作文部分,针对走向考场的“世纪宝宝”罗列了2000年到2018年的一些大事件,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菏泽的一些老师和作家,他们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导向明确、立德树人、体现担当,审题不难但“出彩”不易。

菏泽一中语文教师董晓康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更能体现出对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自我认知、内心思想的关照。既可以考察学生的人生阅历,也能考察学生的体悟及思索能力。既可以感性表达,也可以进行理性思辨。今年的高考作文相对开放,每个考生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作文导向性非常强,那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个人担当,是一个不错的题目。”菏泽学院中文系教授邵子华认为,“材料给出的事件,即是国家发展中出现的大事件,也是一个个体在成长中遇到的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国家与个人的紧密联系。”他随后作出诠释,第一引导学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须关注现实、思考现实;第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第三文章要求考生写给2035年的孩子看,在潜移默化中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一批考生很快要升入大学、进入社会,要求他们胸怀天下、担当社会责任。”邵子华认为,“素养高、文辞好、有胸襟的学生会把文章写得非常大气,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文章立意行文应该来自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大话、套话难以得高分。”

“文章好写,但出彩不易。”菏泽籍著名作家石耿立说,“坐在考场上的这批考生,自幼就经历了很多大事,比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精准扶贫,与父辈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宽阔。过去18年,自己在成长,国家在发展,文章可以写家国情怀也可以写个人体验。”他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需以未来为指向,以对后辈负责的态度和对时代的担当精神,将对民族的责任、对未来的思考和期许传承下去,文章要充分体现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大时代的深刻关联。

石耿立认为,作文的难点是理清时间关系,因为文章要求在现在的时间点把“过去”写给“未来”看,他随后引用《百年孤独》第一句话:“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时间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如果能将时间关系辨析清楚,那么这篇文章的主线就非常明晰了。”石耿立说。在文体上,他认为记叙文、议论文、散文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物,不要空泛的抒情。“如果没有明确的文体限制,那么写诗歌更好,更利于展示孩子才华。”石耿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