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菏泽“最牛班级” 10余人高考总分超680

自6月24日山东省高考成绩公布后,菏泽一中高三·57班捷报频传,该班级43名考生中,1名考生获得北大免试资格,1名考生以697分的佳绩进入理科全省排名前50,10余名考生总分在680分以上。一时间,该班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异于常人,还是老师的教育模式不一般?带着种种疑问,6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菏泽一中,进行调查采访。

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温暖和力量

在今年的高考中,周若晨以697分的成绩进入理科山东省排名前50,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在周若晨和其母郑海玲看来,与老师的关心、关爱和默默付出密不可分。

周若晨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高三学习十分紧张,也不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每次他都会第一时间找到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而老师给出的方向性指导总会让他豁然开朗。“他的班主任就像妈妈,对学生的关心不亚于家长。”郑海玲说,正是有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学生感受到爱与温暖。

学生和家长口中的这位班主任名叫程晓芳,6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菏泽一中一间会议室内与学生交流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提起在今年高考中“打了胜仗”的高三·57班,程晓芳难掩内心的喜悦。“学生们都很优秀,但前期,他们的成绩并不理想。”程晓芳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一次高三联考中,该班只有1人在全市排名前五,3人在全市排名前十,且名次均不靠前。尽管成绩很不理想,但是,作为班主任和其他的任课老师,他们从不气馁。

程晓芳表示,这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人人争先、拼搏进取是常态。“孩子们非常刻苦勤奋,经常是我撵着他们走出教室、放松休息,这就为佳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程晓芳说。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程晓芳也有着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独特的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也有所不同。比如,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保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减少对他们的干扰,但同时又不能缺少陪伴,时刻让学生感觉到陪伴、温暖和力量。而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在她看来十分关键,尤其在考前一个多月,各任课老师要更加注重高质量的选题,逐渐加大学生的做题量。

合理、详实的规划,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高三生活十分枯燥无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每个班级都会出现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但作为班主任要早发现、早治疗。”担任多年高三班主任的程晓芳说,当了解到学生早读效率比较低时,她便向学生承诺,每天早上6点10分,自己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早读课上,她还询问学生读书的内容,并间歇式提问。“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了解第一手资料。”程老师说。

谈到心态问题,程晓芳说:“作为学生的家长,更要放平心态。”她建议学生家长不要纠结于孩子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要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要相信孩子。而考生自己,平时学习要有合理、详实的规划,充分利用时间,及时调整疲惫期,学会与老师、家长沟通,减轻心理负担,坚定理想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高考前,每个学生的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及时帮助他们心理疏导和相互陪伴显得尤为重要。程晓芳说,高考离校前,她送给每名学生一个“助考神器”,里面不仅有10元“幸运币”,还有她亲自给学生写的信件,信中根据每名学生的性格、优势等进行分析,加以鼓励,并对应考注意事项予以提醒。“我要求他们在考试前一天和家长一起拆开。”程晓芳说,高考结束后,不少学生和家长反映,这种“助考神器”让他们很感动,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陪考也很重要。”在采访最后,程晓芳表示,高考期间,菏泽一中在我市的各考点专门配备了带考老师,带考老师见到自己的学生后,或微笑,或挥手,或拥抱,或击掌,让考生充满力量,勇气和底气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