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新麦价格持续上涨 主产区多地涨幅超过5分

截至目前,6个小麦主产省份已经有3个启动了2018年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在今年小麦产量出现减产减质的情况下,近期新麦市场上政策面和基本面呈现双重利多,使得新小麦上市后价格快速上涨。

新麦价格持续上涨 主产区多地涨幅超过5分/斤

截至6月13日,全国麦收进度总体超过8成。由于6月9日华北南部、黄淮北部,6月12日河北东部、山东北部等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部分麦田出现倒伏,影响了当地小麦成熟收晒。6月13日-15日,华北、黄淮地区多雷阵雨天气,局地有暴雨及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小麦收晒;13日山东东部部分地区有中雨,局部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影响小麦收割晾晒。

从当前新小麦价格情况看,目前,山东德州地区在2480-2490元/吨,已超过当地陈麦价格,较本周初上涨40-50元/吨;潍坊、淄博地区三等小麦价格在2400元/吨,较本周初上涨20元/吨,较上市初期上涨了100元/吨;枣庄地区二等小麦价格在2380元/吨,较本周初上涨20元/吨,较收购初期上涨180元/吨;济宁地区二等小麦价格2460元/吨,较周初上涨20-30元/吨,较收购初期上涨120元/吨。

河北的邢台地区三等小麦收购价2460-2490元/吨;石家庄地区2440元/吨,上涨20元/吨;衡水地区2440元/吨,上涨40元/吨;邯郸地区2480元/吨,上涨60元/吨;沧州地区2440元/吨,上涨100元/吨。

新麦价格持续上涨 主产区多地涨幅超过5分/斤

湖北地区新麦收购依然谨慎,主要是品质问题较为突出,粮库轮换粮源采购从河南等调入。当地新麦价格从零星上市时的低开,最近一段时间持续上涨,但较往年省内收购价格普遍在1.10元/斤以上的价位,今年新麦价格明显偏低。但由于达标粮源较少,使得质量好的小麦价格相对也较高。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6月8日起湖北省已经启动超标小麦临时收购处置工作。这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省份第一个启动的,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出台超标小麦临时收购措施的。目前,黄冈地区三等小麦收购价2150-2180元/吨,较周初上涨40-60元/吨;荆门钟祥县三等小麦收购价2100 元/吨,较上周的价格上涨100元/吨;襄阳的宜城市等外小麦收购价在1500元/吨左右,孝感在1600元/吨,随州在1600元/吨。

另外,安徽、河南、江苏三省已经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市场主流价格三等小麦收购价为2300元/吨,等级差价在40元/吨。

新麦价格持续上涨 主产区多地涨幅超过5分/斤

受减产影响,农民惜售心理较往年明显加重,新麦收购进度同比偏慢。根据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截至6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124.3万吨,同比减少111.7万吨,其中:江苏收购61.4万吨,同比减少24.7万吨;安徽收购1.6万吨,同比减少23.9万吨;河南收购5万吨,同比减少23.5万吨;山东收购3.2万吨,同比减少0.7万吨;湖北收购26.1万吨,同比减少33.3万吨。河北收购3.4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

受此影响,按照目前的价格涨幅和疯抢粮源的情况,河北、山东两省托市收购预案很可能难以启动,即使启动了范围也比较有限,还是集中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等;其他省份已经启动小麦托市收购的在市场价格回升到托市底价水平之上时,也随时面临着停止托市的情况,政策如此,叠加产量和质量双降格局,使得今年小麦收购市场的风险增大。(综合行业信息咨询机构“中华粮网”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