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古代,太守和郡守有什麼區別?

何 源


太守和郡守 ,僅一字之差,其意義也是非常接近的,但又不完全一樣。

秦漢(漢景帝之前)時期,郡守是一個正式的官職,而太守則是一種尊稱

郡守一職,始置於戰國時期,各國於邊境地帶設郡,派官防守,官名為“守”。本系武職,後漸成為地方行政長官。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乃第一級別地方行政劃分。郡的長官為郡守,由由中央直接任命,總理一郡之民政。西漢初年,封國與郡縣並行,郡守職責與秦無異。


做為地方最高級別的行政長官,郡守又被人稱為太守,以示尊敬。


漢景帝以後,改郡守於太守,太守正式成為官職,郡守則成為舊稱

漢景帝時期,將郡守改名為太守。至此,太守正式成為一種正式的官職見於後世,而郡守則只是作為一種習慣性的稱呼出現,後世之中只有北周用過郡守一詞。


太守在西漢時期本是最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後來置州於郡至上,太守的職權開始為州牧和刺史壓制。當然,在東漢末年,中央失控,太守也曾短暫的成為軍閥割據一般的存在。


隋初廢郡,太守一職也淪為歷史

隋建立後,廢除郡這一行政級別,太守一職也正式成為歷史,不再作為正式官職出現,只是作為知府或刺史的別稱。到了明清時期,則只是作為知府的別稱出現。



郡守和太守,本是同一職位在不同時期的稱呼,郡守存在秦漢之際,太守則存在漢隋時代,此後兩者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小鎮月明


主要區別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名稱演變。

①秦朝至漢景帝時期,稱為郡守。

秦朝時期,實行郡縣二級行政區劃制度,其中首都及周邊為京畿地區,長官為內史;地方最高行政區則為郡,長官稱為郡守,主管民政,相當於現在的地方一把手。

②漢景帝時期,將郡守改稱太守。

③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逐漸成為地方行政區劃,州郡的差別縮小。

州的最高長官是州牧,而郡的管轄範圍越來越小,到了隋朝,直接廢郡置州,以州刺史代替太守,此後,太守一詞演變為刺史的別稱,唐宋之後不再作為正式官職使用,其後被知府一詞取代。

所以,秦至漢景帝以前,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稱為郡守,主管民政,有部分軍事權,相當於今天的省長加省(和)委(諧)書記;

漢景帝之後,郡守改稱為太守,此後州逐漸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單位,郡則成為州的下一級單位,太守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市長;

此後太守的管轄範圍越來越小,隋唐時期這個名詞作為正式的官職名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