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狼來了?怎麼辦?聽車企領導縱論汽車業放開的“危與機”

爭論多年後,中國汽車業明確了放開的時間表,“狼”終於還是來了。2022年股比限制全面取消,進口車關稅年內下調。塵埃落定後,爭論卻並未停止。

延續30年的合資體系是否會受到衝擊?長期被關稅掣肘的進口車是否將迎來春天?處於上升關鍵期的自主品牌是否能頂住壓力?

今年的北京車展中,汽車咖啡館在對一眾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車企高層領導的專訪中提到了以上問題,車企領導對此也是眾說紛紜,但總體來看,不論是合資品牌車企還是自主品牌車企都對外資股比放開持歡迎態度。雖然一些車企領導也坦言,外資股比放開所帶來的挑戰比機遇更大。

股比放開恰逢其時

“從原來的電視、後來的手機到今天的汽車,中國自主品牌這種向上的趨勢是肯定的,中國政府放開政策的時間點也是恰逢其時。” 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兼JETOUR捷途總經理鮑思語這樣說道。

在鮑思語看來,外資股比放開之後,外資品牌並不會一味的增加控股比例,他認為在這個時間段外資品牌在中國不能繼續管理,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利潤,很多中國的管理制度和快速響應能力是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其實脫離中國的管理制度對他們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

事實確實如此,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做好本土化,尤其是人才的本土化,土生土長的中國管理者更瞭解中國市場,在決策和響應速度上也會更為迅速。

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家的大力培育下,我國自主品牌車企發展勢頭良好,並出現了了以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廣汽傳祺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自主品牌車企。

對於外資汽車品牌,我國始終保持開放態度,並希望通過市場換取技術,雖然各大汽車集團通過與外資品牌的合資並未獲得太多核心技術,但我國自主品牌車企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了快速發展。

此前我國限制外資股比,也是希望能夠更好的保護自主品牌,但在國家庇護下的自主品牌車企始終會遇到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只有參與到更為廣泛、激烈的競爭中去,才能真正成長起來,因此國家如今做出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的決策,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對自主品牌汽車而言著實為一件好事。

外資股比放開之後,很多人認為合資公司股東雙方控股比例會發生變化,對此,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宏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通常來說,股東雙方的合作好壞直接會影響合資企業的競爭機會,反之合資的好壞是股東雙方合作的寫照。外資股比放開以後,在現有的合資企業裡面,如果股東雙方合作的比較愉快,我相信在未來的路上仍然會繼續向前。但是反之如果合資的股東雙方矛盾比較多的話,也許放開之後會有一些變化。”

而作為最具發言權的長安福特,其總裁何駿傑站在外資品牌角度所表達的觀點與陳宏良不謀而合,“福特與長安之間的合作是非常深入的合作,我們充分利用了彼此之間的這些技能還有優勢,而且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好,所以並沒有談過任何相關的改變,就我來看我們現在整個的合作伙伴關係是非常不錯的。”何駿傑這樣說道。

外資股比放開不只會對現有的合資車企帶來影響,對於尚未在華成立合資公司的外資品牌亦是如此,“外資股比放開,對於斯巴魯來說還是要看時機,如果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更好的時機,能夠發展起來當然是最好的。現在跟我們最直接的就是關稅下降的問題,我們先對應這個政策,今後也是看時機,希望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斯巴魯(中國)董事·總經理永江靖志這樣說道。

對斯巴魯而言,目前更關心的是關稅下降的問題。但從永江靖志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出,斯巴魯同樣在留意外資股比放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夠看到斯巴魯在華實現國產了。

機遇與挑戰並存

“外資股比放開後自主品牌將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挑戰就是國外企業可以在國內自主經營了,所以我們自主企業的壓力就更大。所謂機遇,政策真的放開了,我們自主品牌更應該全面迅速的提升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參與到更為廣泛的競爭中去。”陳宏良辨證的提出了股比放開對於自主品牌的影響。

外資股比放開之後,可以預見的是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屆時產品力、品牌力和體系力強的自主品牌車企會在競爭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而一些自身能力較差的自主品牌車企則註定會被淘汰出局。我們雖然會因此而感到一絲淒涼,但不得不說的是,這對整個中國汽車工業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我認為中國有十個自主品牌就夠了,能跟奔馳、寶馬坐在一個會議室裡、坐在國際化的桌子上討論就夠了。造汽車不像開餐館,門檻很高,做不好對社會資源的浪費非常高。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講的話,我認為外資股比放開是機遇,整個市場還是繼續往上走的。”寶能汽車副總裁、寶能汽車研究院院長鄔學斌就這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外資股比放開不只會對傳統車企造成影響,對新能源車企亦是如此,在鮑思語看來,在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新能源的銷售方式不僅是技術能力,未來更多的是運營體系,汽車不再是製造,也不再是銷售,更多的是與用戶相關,就是生態圈的構建,在這方面自主品牌是有優勢的。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就是此前自主品牌車企的真實寫照,但如今一部分自主品牌車企已經羽翼豐滿,又恰逢國家將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有能力的自主品牌將在更為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快速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將成為自主品牌車企的首要任務,這是與外資品牌直接對話的資本,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車企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明朗,真正做到與外資品牌在國內汽車市場分庭抗禮指日可待!

“中國的舞臺也是世界的舞臺,那世界的舞臺也是中國車企的舞臺,我們現在想的不僅是它要走進來,我們還要走出去。保護是保護不出強者的,最強者一定是靠市場競爭而生存下來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是必須要接受這樣一個市場,可能是挑戰,但更多的則是自信。”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的一番話表達出了自主品牌奮力向上的決心與信心。

2018年正值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40年改革開放實踐證明,在一定發展基礎上,只有開放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只有開放才能倒逼企業創新,只有開放才能集聚國內外資源,因此汽車行業外資股比放開正當其時,自主品牌車企必將在自我革新中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