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請村社區別把心思放到反覆裝修折騰辦公室!
碧翰烽/文
據半月談報道 社區一間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在短短4年內,竟被3家不同的區級部門(區民政局、人社局和司法局)前後裝修了3次,每次都花費十幾萬元。但裝修好、掛了牌子之後,這間辦公室卻基本閒置,工作效果就體現在各部門在最基層的社區落實了一間辦公室。
這種現象在基層較為普遍,不只是在城裡社區,還有在農村。其實,整個村部或社區,就那麼幾間辦公室,往往要應付數不清的部門,掛多少數不清的牌子。
什麼才是工作落實到基層?恐怕很多地方就是以辦公室作為標準,認為只要有間辦公室,做幾個牌子,擺幾個檔案櫃;認為到了村社區,就是到了基層,就以為可以應付了。
顯然,這種現象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一是助長形式主義氾濫。雖然說形式是內容的體現,沒有辦公室這個形式,有些工作就無法開展。但是過度折騰辦公室,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甚至會弄虛作假。
二是群眾工作落不了實。如果只是在辦公室上做文章,就無法真正將工作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群眾。我們將工作落實到基層,不是到村部到社區辦公室就行了的,而是要進到群眾家裡,把政策和服務送到群眾手裡。現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很多工作就是進不了群眾的家裡。
三是助長奢侈浪費。反覆的裝修、折騰,肯定是要耗費資金的,是一個很大的浪費。這樣一些錢如果花在群眾身上,那才算花到了點子上。
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村社區辦公室的設置應該整合使用,重點是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和國家標準來進行,不能任由一些地方來反覆折騰。
一方面是上級的考察調研檢查要到群眾中去,聽群眾呼聲,讓群眾評判,看實際效果,而不是去檢查辦公室佈置得怎麼樣。要知道,到了辦公室,終歸還是辦公室,接不了群眾的氣息。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辦公室的佈置要多考慮基層的實際情況,更多方便於基層的服務與管理,比如接待群眾、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比如給群眾提供文化生活的空間。
閱讀更多 碧翰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