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端午节以来,十余天时间,唐小僧、联璧金融、i财富等平台相继暴雷,老平台、国资系平台、上市系平台、民营系等平台也接二连三扑街。

今天,本文通过分析运营数据来分析平台,避开投资大雷。

一、监管要求P2P平台必须披露平台运营信息

在2016.8.24,银监会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五章专门对P2P平台信息披露做出规定和说明。

时隔一年后,银监会印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要求P2P平台必须在官网等设置信息披露专栏,公示平台的基本信息、运营信息、项目信息、重大风险信息等。

目前,大多数P2P平台都按照监管要求,披露了平台相关运营数据,常见的有实时运营数据、截止最近某个时间节点的运营数据、月度(季度、年度)运营报告等,这些运营数据在平台官网或APP的信息披露栏、微信公众号中都可以找到。

这里再次强调,遇到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台千万不要投资。

二、重点分析平台的下列运营数据

P2P平台的运营数据,有助于我们投资人了解平台的真实运营现状和发展,但是平台的部分运营数据可能经过“优化”,部分投资人很容易被平台的运营数据迷惑。

其实,分析平台的运营数据,抓住下列关键信息就够了。

1、运营时间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不少P2P平台会在官网或APP首页中,将“安全运营X年X月X日”作为宣传平台的优势之一。

前几天有位投友留言咨询:“请问麦子金服还能投吗?我感觉这家八年老平台还是可以信任。”

“老平台”,一直很吸引小白投资人。

然则,“老平台”这个词,很难作为平台风险评判的因素之一,有些老平台已经上市,而有些老平台却已老气横秋,甚至暴雷、或在暴雷的路上,比如今天暴雷的老平台、国资产业基金入股的花果金融。

不过,运营时间多少还是能够作为我们选择平台的因素之一,比如说2016年8月24日之后成立运营的平台,不符合监管备案要求,这里建议投友遇到这类平台一律不要投。

2、平均参考年化参考收益率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参考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前几天,银保监会*郭树清这句话,吓坏了不少投资人。

在《郭树清凭啥说10%以上的收益不靠谱?!P2P的参考收益率多少比较合理?》一文中,和大家大致测算过P2P的收益区间,8%-12%的参考收益率,基本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水平。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动辄15%、18%甚至20%以上参考收益率的平台,风险都比较大。

唐小僧、联璧金融等高返暴雷平台时刻警示我们,投资P2P时一定要远离高返羊毛平台。

3、累计交易总额VS借贷余额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累计交易总额,也是P2P平台最喜欢宣传的平台优势之一。

一般来说,累计交易总额指自网贷机构成立起,经网贷机构撮合完成的借款项目的本金总合。一个平台的人气越高,新增成交量就越大,累计交易总额也就越大。交易总额数据越高的平台越吸引投资人投资。

借贷余额则是通过网贷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完成的借款总余额。

行业一些研究机构和第三方,也常常会根据累计交易总额和借贷余额,评选P2P交易总额/借贷余额“百亿俱乐部”平台。

一些小白投资人认为,交易总额(借贷余额)越大,平台就越安全,也即所谓的“大而不倒”。

然而,这些投资人可能不知道,P2P平台的交易规模其实有较大的水分。

比如某个上市系平台,早些年凭借信用卡充值、短期标(天标)、净值标等优势,吸引了众多信用卡投资人和“黄牛党”,平台交易规模曾一度长期在行业排名前三,如今平台虽然累计交易规模近280亿元,但实际借贷余额不到1亿元,早已跌出行业100名之外。

此外,平台上的债权转让等交易,也能增加平台的交易规模。

因此,相比交易总额,更有参考价值的是平台的借贷余额。

平台的借贷余额规模越高,潜在的逾期坏账风险就越大,平台的兜底压力也就越大。

同时,借贷余额的增长,也更加考验平台高管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一个草根平台,管理3、5亿以内的借贷余额可能风险会较低,但是管理5亿以上的借贷余额,风险可能就会较大;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看好草根平台、特别是借贷余额较大的草根平台的原因,比如今天爆出借款人展期(逾期)的图腾贷。

4、出借人数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投资人数是反映P2P平台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平台披露的投资人数有累计注册人数、累计出借人数、当前出借人数等,其中最能代表平台人气的是当前出借人数,反映了平台在投资人中受欢迎的程度。

出借人数是指出借人通过网贷机构成功出借资金的出借人总数。

一个持续稳健发展的平台,当前出借人数会越来越多,说明平台受投资人认可的程度比较高,平台的新增成交规模上升;反之一个平台发展出现颓势,当前出借人数会逐渐流失,平台的新增成交量也会下降。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最近暴雷的高返羊毛平台唐小僧、联璧金融等,持续长时间高额返利,当前出借人数自然一直高居不下。

5、平均参考投资期限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平均参考投资期限,既能反映平台出借人的投资偏好,也能反映平台的资金流动性压力。

平均参考投资期限较长,说明投资人对平台的信任度较高、对平台未来风险预期较小,投的长期标较多;平台的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小、短期风险较低。

反之,如果平台平均参考投资期限较短,说明平台的流动性压力较大,长期风险较大。

我们投资人可以根据平台的平均参考投资期限,调整自己的参考投资期限,如果平台的平均参考投资期限较短,可以适当缩短自己的参考投资期限。

6、人均投资金额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借贷余额除以当前出借人数,就可以计算出平台上的人均投资金额。

如果平台的人均投资金额较大,说明投资人投的钱都较多,万一平台发生逾期或跑路,投资人的损失会比较大。

以往暴雷的平台中,不乏重仓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户投资人。

这里建议大家,不要重仓任何一个平台,在投资时精选平台、分散投资,降低重仓风险。

7、最大/前十出借人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最大/前十大出借人占比,可以看出平台借贷余额中的出借人集中度。

如果平台最大/前十大出借人占比较大,说明平台上的资金比较集中,一旦部分大户出借人到期撤资,平台的运营可能会受到影响。

当地某个平台暴雷,起因正是平台上的一个大户到期提现,然后平台就挂了。

还有一些平台上的大户出借人,很有可能是平台官方的马甲账户。

因此,对于出借人过于集中的平台,也要多加留意风险。

8、最大/前十借款人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最大/前十大借款人占比,可以看出平台借贷余额中的借款人集中度。

如果平台的最大/前十大借款人占比较大,说明投资人的钱大部分都出借给少数借款人,风险也就会集中在这些少数借款大户中,万一其中一个或多个借款大户出现逾期,平台的风险就会增加。

对于网贷平台而言,前十大借款人待还占比过高,不仅降低了平台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虚假标的自融的风险。前十大借款人待还占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平台的安全性。

监管对P2P平台的借款额度有严格要求,个人借款不能超过20万,企业借款不能超过100万。

持仓的平台,借贷余额中的最大/前十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占比都非常小,符合监管的限额要求。

但是,有一些平台仍然有存量大额资产,平台上的最大/前十借款人占比较大;此外还有一些平台,通过多个借款人(公司),实际向同一借款人(公司)借款,实际上借款人集中度也比较高。

因此,遇到借款人过于集中的平台,同样也要多加留意风险。

9、资金净流入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资金净流入,是判断平台运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金净流入一般以周为单位,上周所有的新增借款金额大于上周所有的到期还款金额,即代表资金净流入为正,平台的借贷余额增加;如果资金净流入为负,则平台的借贷余额下降。

如果平台对接了第三方数据,可以方便的查询平台最近一段时间的资金净流入情况。

通常情况下,P2P平台的资金净流入持续为正时,平台的风险相对较小。

如果平台的资金净流入持续为负,就意味着平台上的投资人撤资,平台新增投资人和新增资金不足,投资人需要格外警惕平台风险,许多平台暴雷,资金净流入无不表现出持续负增长。

当然,平台的资金净流入持续为负,也有可能是平台资产业务进行调整,新项目发展不顺或有意减少新项目发展,平台新增发标量减少,借贷余额下降。

10、逾期、坏账、代偿等

看懂这些P2P平台运营数据 从此不再担心选的平台跑路爆雷了

虽然许多P2P平台都披露了平台的逾期、坏账、代偿等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我们投资人要打一个问号。

有些投友看到投的平台披露的逾期、坏账金额为0,会觉得平台很安全,这就有些“很傻很天真”。

要知道,就连风控极为严格的银行,都会有逾期和坏账,更何况是做次贷人群的P2P平台,逾期和坏账咋可能为0。

正常运营的P2P平台,逾期、坏账为零,只有一种情况才有可能出现,那就是平台运营时间较短,借款标的尚未到期。

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30余家会员单位,披露的平台逾期金额、代偿金额均为0;互金协会下发通知,要求存在上述双“0”报数的平台自纠、自查,如实报送。

因此,逾期、坏账为0的平台,多少有些粉饰数据之嫌。

运营数据是我们判断平台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客观的看待平台的运营数据,毕竟这些数据是平台单方面公布的,平台难免会有“报喜不报忧”和美化数据之嫌。

总之,我们在筛选和判断P2P平台风险时,还是需要从股东背景实力、高管团队、资产业务、合规性等多方面综合评判。

我们要做得,就是尽量从多个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平台更多的信息,交叉核验,降低和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