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八卦的演變與應用在風水上的奧祕「轉摘」

八卦分為先後天,後天八卦圖又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為起始點,位列正東。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兌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如象徵節氣,則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兌為秋分,乾為立冬,坎為冬至,艮為立春。 即是序數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說卦傳》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這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統三男於東北,坤統三女於西南,乾、坎、艮、震為陽,巽、離、坤、兌為陰”。

八卦的演變與應用在風水上的奧秘「轉摘」

文王為什麼要修改伏羲先天八卦

我們先看看先天八卦,伏羲時代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爻以“-”為陽爻,“--”為陰爻,乾是三個陽爻所組成,坤是三個陰爻所組成,所以先天八卦把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先天八卦即天地對待(天和地對、男和女對)。以“氣終而象變”的說法而言,即事物走到終點(極端)則變向反面,所以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又顯得格外有哲理性。

當先天八卦的原始方位的文化知識,與地標的東南西北及五行屬性知識,兩種文化相遇時,先賢們發現先天卦的坎為形象的水,居左側位,而五行屬性中也有水,但五行水性是居於方位的北方,兩種文化中的水各有代表,但也有相同點。先賢們發現先天卦的離為形象的火,居右側位,而五行屬性中也有火,但五行火性是居於方位的南方,兩種文化中的火各有代表,但也有相同點。

如何才能讓兩種文化知識融為一體呢?智慧的先賢們決定對這兩種文化知識,進行一次深入的大變革:以五行屬性為基線,將先天八卦的卦位打散開,將八卦八象進行五行歸類;再按五行的屬性,去重新組排八卦的方位,這就是先天八卦到後天八卦的變革起源。

怎麼將它們有機結合,才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後天八卦圖,這裡我不去多費篇章講解,歷代來自有眾多文獻給大家參考。但我們從務實的觀點出發,後天的卦的形成定是古人在生活中結合自然屬性後,才總結出的自然規律;而不是什麼“河出圖,洛出書”類的神話圖形或數字演化而來;相反,正因為先期有了先後兩種八卦排列,而後才會有河洛圖書的歸納總結。

八卦的演變與應用在風水上的奧秘「轉摘」

我們知道後天八卦位,是將先天卦名重新按照五行屬性排列,故後天八卦在風水學上的運用,當以五行為用,而不能以卦象為用。

當指南針變得的小巧時候,羅盤的攜帶也越來越方便,人們將羅盤方位更細分化,逐漸細分為二十四字、七十二格、三百六十度等等。據今人考證,從唐朝時期開始,羅盤才逐漸被廣泛運用到風水學上。在唐之前,只有皇家建築才有能力,準確的測出各建築的方向方位。古人的風水技藝,全奈於四象理論,與先天八卦理論;而對東西南北的八卦方向,只能有個大概的位置。

八卦的演變與應用在風水上的奧秘「轉摘」

在風水學的運用中,當我們用羅盤測出住宅的坐向,以及測出四面的建築山水的羅經位置後,亦可依據山水的形象優劣,依五行屬性判斷與其宅相對應的人事吉凶。

運用五行學最為廣泛與最為完善的行業,就是中醫學,然後才是四柱命理學與氣象學、運氣學等;而羅盤用於風水相對較睌些,故風水學在五行八卦的運用中,博採前述諸家的成熟理念為己用。故後天八卦在風水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對人體醫學的影響、家庭成員的年命、以及方位五行的時期應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