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风水之水龙"山水为乾坤二大神器

风水之水龙"山水为乾坤二大神器,有山之龙,亦有水之龙。只看山,不看水,算不上是好的风水师。"风水先生如是说。《管氏地理指蒙》卷三对我国的水龙作了宏观的介绍:"龙探其祖,水溯其源,探其祖固贵,其入首之兴宗,溯其源尤严。夫出口之归替,北以河汾为宗,东以江海为宗,西以川洛为宗,南以闽浙为宗。谓山不独贵承其宗,水亦各有其祖宗也。河水出昆仑山,汾水出太原,晋阳山,江水出眠山,洛水出家岭,浙水出歙县玉山。"这些提法虽然不确切,但却勾勒出我国水势的来龙去脉。风水先生又认为,天下之水,唯有黄河之水发源最远,但河水汹涌,造化不可妄测。河水四时皆浊,五百年一澄清,明主应之。这是一种历史循环论的观点。又认为长江为四渎之长,其势浩荡,九曲肠回,所以南京成为天下都会。这又是地理决定论观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从宜昌至武汉一段如此屈抱,而武汉怎么没能成为都会。而长江一泻不止,在南京也不回顾,南京却成了六朝故都。山龙和水龙是什么关系呢?山有行止,水分向背,乘其所来,从其所会。寻龙点穴,先观水势。观水之法,凡两水之中必可观山。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为龙之血脉,穴之外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凡属龙穴,端赖水为证应。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都造福于人。这里,水即水龙,龙即山龙。谈到龙,就必然扯到穴。《管氏地理指蒙》卷十云:"产龙长者水会于江湖,龙短者水会于溪涧……以千百里之势为襟带者,其气概自可见矣。然亦有穴结于此而水媚于彼者,穴上虽不见水,暗拱之势为力更大,不可谓非将相之穴也。"水龙有分有合有聚。水自穴前一分合,至龙虎所交二分合,少祖山处三分合。小合为小明堂,大合为大明堂。合聚之水,又有许多分类,十分复杂。如:太极晕水,远看则有,近看则无,圆晕在微茫隐显之间。天心水,穴前明堂正中的天心处有融聚不涸之水。真应水,穴前应真龙结作之水。缘储水,穴之四周的积水朝怀水,层层投入穴怀之水。此外,又有聚面水、卫身水、荡胸水、穿臂水、割脚水、淋头如绕带形,不但荣华及富贵,满门和顺世康宁。屈曲之玄号水城,盘桓故宅似多情,贵人朝堂官极品,更夸世代有名声。峻急直流号本城,势如冲射最有凶,军贼流离及少死,贫穷困苦又伶汀。破碎尖斜号火城,或如交剑急流争,更兼湍激声澎湃,不须此处觅佳城。方正圆平号主土城,有吉有凶要详明,悠扬深涨斯为美,争流响峻贼非轻。这五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由风水先生任意指划解释,没有一定标准。五城为什么与人的吉凶有关系?也说不出所以然。"五城说"的作用无非是使风水术更加迷信罢了!

风水之泉风水以泉为水龙的进出口,水龙运行的路线为泉脉。《水经注·河水》:"涅水又东运允街县故城南,……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我国云南腾冲县有黑龙泉,西畴县有疯龙泉。疯龙泉或称疯龙潭,当洪水来临时,井水就变浑,起泡,并有隆隆吼声。风水对泉水进行了分类。认为:汤泉,即温泉,有硫磺在下,水上出而沸腾,冬烫夏凉,主富贵。矿泉,即红泉,水呈红色,其下有矿,早晚必然开掘,毁伤龙脉,不宜作葬地。冷浆泉,味淡、色浑、气腥。又有涌泉、溅泉、漏泉、龙氵秋泉、瀑布泉之分。凡泉水冷冽异常,如窃如射,则属凶泉。风水以泉为穴,作为墓穴的代名词,如泉下、泉路、泉壤、黄泉。唐孟郊在《悼亡诗》云:"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老百姓常用"九泉之下""黄泉路上",这些都是受了风水观念的影响。风水又认为,有龙脉就有泉,点穴就是要善于识泉。这样,葬者才会得到生气。其实,风水这一套都是错误的。泉与山脉确实有关联。大自然的造山运动往往会拉裂山岩,形成缝隙,雨水或雪水渗入地下,蓄积或潜行在裂缝之中,这就是泉水。如福建福州市处于山岩的冲积层之上,周围尽是花岗岩,所以处处可以掘得温泉。又如台湾、云南、福建、广东、河北经常发生地震,岩层褶皱断裂,也导致泉眼增多。泉水的温度与山脉有关。凡在地下表层,水经岩层裂蹿而流出,水温就不高。凡由地层深处,加上地下高热物质如岩浆上升,或是火山活动衰歇后,水从地下涌出,则温度很高。泉水与人的吉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饮用泉水,或用泉水休浴,对身体有一定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于泉水在地下运行,必然内含着硫磺、盐等矿物质,对人有疗效。我们可以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广西凤凰山有眼乳泉,终年不涸,颜色似乳汁,以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会变味;以之泡腌肉,肉能保鲜。江西永丰县富溪乡九峰岭脚下有个一平方米的泉,泉水有鲜啤酒那种酸、辣、苦、清、甜的味道,人称五味水。广东汕尾市陆河县有一天然矿泉水,含钠、钙、钾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口服、冲洗、浸浴。福建省发现一千多处矿泉,可供医疗、饮用的泉水有八百多处。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而风水观念认为泉"主富贵"'不宜作葬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