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为深度探讨新时期幼儿园文化建设,分享交流不同地区知名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果,7月26-27日,以“读懂儿童?深度建构园所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名园长俱乐部·东湖微论坛在湖北武汉东湖之滨火热开启。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联合主办,特别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晓东教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园长们共同探讨儿童之本与文化之源。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昌海在活动致辞中说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为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然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现阶段在幼儿园数量和质量上都还有待提升。今天这个论坛就为园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希望大家经过本次研讨可以更好地解读儿童,为办好学前教育服务。”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孩子,是一首读不完的诗

“儿童不只是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的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都是描绘生命历史,描绘精神历史的诗篇!”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经历影响着我们对儿童、对教育的理解。刘晓东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了儿童精神成长的内部根据与外部条件。他指出,每一个人都不应忘记曾是儿童的自己,只有回归本真、自我审视,才能更好地走进儿童的内心。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崇儿童,发现童年的秘密,才能解锁教育的秘密。

刘晓东教授从哲学的视角为与会者解读儿童与教育,听着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论述,大家在儿童精神世界里流连忘返,也感受到了“孔颜乐处”的迷人魅力。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园长的思想定位和价值引领对幼儿园发展至关重要。园长是幼儿园的灵魂,园长的理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刘教授从哲学层面研究了儿童的精神属性,接下来发言的名师名园长们则从文化层面探讨了幼儿园的精神属性。

卓越的园长有爱孩子的心,她们有着兼收并蓄的管理智慧

郭丽娟,河北省沧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学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省级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省国培专家库成员。郭园长为我们介绍了沧州二幼开展“真爱,自主,规则”教育的实践探索。在这里,共有42名老师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家长们学会了爱的正确姿势,孩子们在自由的氛围下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主、专注与创造力,而这一切都和园长兼收并蓄的管理智慧分不开。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陈韵湖,广西省北流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广西首批“国培”“区培”专家库成员和自治区示范园评组专家。她从理念先导、创意设计、人本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北流市实验幼儿园“师法自然,朝向生命”的办园理念,以及其“美的教育”园所文化的内涵所在。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卓越的园长有科学的儿童观,她们是幼儿园健康发展的设计者

林剑萍,上海市特级园长,上海市督学,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语言文字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她为大家带来名为《夯实文化之基,铸就思想之魂》的专题分享。她结合多年来的园所课程实践和管理指导经验,介绍了其在文化管理方面运用的诸多方法,力争实现园所文化有根有魂,教职员工既有童心,又有成长,为更多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她说,文化不仅可以滋养幼儿生命,助推教师专业,还能够给予学校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学校涌动着无穷的创造力,展现教育创新的魅力。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宋丽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学前教育指导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宋庆龄教育奖、黑龙江省学前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青年教育专家、省级特级教师。在宋园长关于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分享中,她提出受学科课程的影响,幼儿教师很容易把领域当成科目和知识,从而忽略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而用行为的视角描述课程,更有利于教师深度关注儿童。如用“研究与发现”描述科学活动、用“设计与创意”描述美术活动,就可以用整合的思维把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建构课程、设计活动。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宗颖,江苏省常熟市游文幼儿园园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首届教育拔尖人才、江苏市学科学术带头人、常熟市第一批高层次教育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常熟市幼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曾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宗园长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常熟市游文幼儿园是怎样在儿童视野下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园所文化。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卓越的园长懂得儿童的生长规律,她们所培育的文化完全服务于孩子

石吟,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教育专家、省学科技术带头人,曾获“宋庆龄幼儿教育提名奖”。石园长所在的幼儿园倡导“漫教育”,这个“漫”既是“爱的弥漫”,又是“生活的浪漫”,还是“教育的慢节奏”。老师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安静平和地陪伴孩子成长,关注他们内在的体验与感受,通过集体活动、走班活动、混龄活动的形式,最终实现孩子学习品质的塑造和提升。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刘亮辉,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园园长,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示范幼儿园评审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株洲市学前教育特级教师工作站主持人。在刘园长的分享中提出了“幼儿园气质文化”这一概念。她谈到,幼儿园文化建设关键在园长,主要看“气质”,一位有气质的园长就能够造就一所有文化气息的幼儿园。会上,她通过一个生动、详实的园所课程实施案例——毕业照,获得与会者对“培育有生命气质课程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于园所气质文化建设实践,她还强调园长应该让老师拥有气质,因为只有有气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气质的孩子,园长还应该让老师拥有幸福感,因为只有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卓越的园长崇尚儿童精神世界的本体价值,她们所做的是有根有魂的教育

金仁萍,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高级教师、省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山市先进幼教工作者。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视野的不断拓展,如何通过幼儿园课程文化的设计,传达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是金园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为大家带来了幼儿园地域文化课程实践探索的相关分享。她认为,作为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孩子们有责任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地域文化”背后体现出的诚信、勤劳、自立、自信等精神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品德,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如此,她领导的幼儿园凝练出以“仁者爱人、仁爱满园、文化育人、润泽童心”为核心价值的“仁润教育”。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曹丽娟,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一幼儿园园长,红花岗区第二幼教集团总园长,贵州省遵义市名园长,遵义市首届学前教育名师,遵义市政府、红花岗区政府兼职督学,红花岗区兼职教研员,红花岗区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在曹园长《以“红”为本?筑“润”童年》的专题分享中,谈到“读懂儿童”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她说,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幼儿园园长必须要让教育有根有魂,有中国的核心价值取向,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孩子们才能在坚定的道路上成长。现场,园长对教育观的阐述也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参会者。她说:“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一个人不断建构自我,学做人,学做中国人,学做世界人,走向人类真正的精神与文明!”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为期一天半的活动时间很短,但每一位参会嘉宾都收获满满。聆听了不同园所的文化构建之道以及优秀园长在管理智慧上的真知灼见,让我们更加明白幼儿园文化场域建构的核心是儿童,建构一种关照儿童生命、顺应儿童发展的文化,是一所优秀的幼儿园应该有的一种精神哲学。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论坛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举办活动的初心却不会停止。正如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名誉院长、亿童文教董事长陈先新在活动致辞中所表示的,本次专题论坛活动就是希望能够汇聚百家智慧,并将其传播到各个幼儿园中去,进而影响全国数百万名园长和教师。

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高端会议生态,聚焦关键话题,逐步构建起一个“多级一体”的立体网络体系,搭建全国、省、市、区县各级教育家型名园长交流对话的平台,助力名园长与大学学者结成研究联合体。我们对于这个活动未来更多的预期,在于教育领航的精神与能力。

我们希望为一直致力于的目标“推动中国幼儿教育进步”找到新的发力点;

我们希望能成为中国幼教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我们希望能够助力形成良好的幼教生态并成为其中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

您,愿意加入我们吗?

教育改革浪潮之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活动在一首温情的《相逢是首歌》中结束

我的内心有个孩子

李情豪/文

我的内心永远有个孩子。只要看到小孩,我的灵魂便儿童化了,我便不可抑制地回到了我那艰苦而又快乐的童年;只要跟小孩在一起,我便会瞬间忘却所有成人的状态,俨然,我完全成了一个小孩;即使是只要谈到小孩,我顿然会用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气、儿童的情态来呈现我的心灵。

我的内心有个孩子。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儿童崇拜者,我是一个儿童中心主义者,我眼中的儿童个个都潜力无限,个个都是天才,个个都是杰出的生灵。我不要所谓的放低姿态,我不要所谓回归,尊重儿童是我生命的自然元素,尊重儿童是我血液里流淌的最强音。

我的内心有个孩子。我反感那些说孩子坏话的人;我痛恨那些眼中没有孩子的人;我鄙视那些用成人自己的陈腐、愚笨、粗暴去干涉甚至捆绑孩子的错误做法;我斥责那些颐指气使、按成人的居高临下去左右、甚至去摧残或毁坏孩子的丑陋行径。不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万恶之源;一切教育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我的内心有个孩子。我会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我会用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的善良去看待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儿童,我会用梵高、毕加索的绘画眼光去看待那些幼儿的伟大生命。

我没有逻辑地写,没有章法地写,没有修辞地写;我在颤抖中写内心,我在满含泪水中写情感,我在祈祷期盼中写灵魂;我在写我内心的那个孩子,我在写我的儿童精神哲学,我在写我心中那个用儿童叠映的最宏伟的诗篇。

(作者系湖北省人民政府督学,华中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兼职教授,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