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日媒:与中国批判的形象不同 安倍对部下非常虚心

虽然中国的媒体在介绍或描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倾向于将其形容为独断专行、作风强硬的人物,但实际上,安倍被指很能听取不同意见,也绝无让部下将其奉为核心的想法。

《日本经济新闻》8月13日报道,对于喜欢怎样的下属,据称,被身边人士问到这个问题的安倍举出了日本明治时期(1868年至1911年)的日本陆军军人儿玉源太郎。

儿玉在日俄战争中,作为满州军的总参谋长辅佐总司令官大山岩,成为战争胜利的功臣。儿玉以向时任首相桂太郎等人提出早日讲和等冷静判断局势的行动而闻名,精通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他也是安倍老家山口县的人。儿玉源太郎没有坐上首相之位,作为侍奉上司的部下而尽忠职守。

日媒:与中国批判的形象不同 安倍对部下非常虚心

安倍(前排中)被指能虚心接受下属提出的意见(图源:新华社)

而在当今时代,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被指或许像儿玉一样,也属于知名参谋。菅义伟掌控霞关(日本政府机关集中地),始终支撑着首相安倍。安倍要在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赢得2019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并实现修宪的夙愿,足智多谋的大将的作用非常重要。

作为日本保险公司LifeNet生命的创始人,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出口治明针对想要的部下举出了中国唐代的魏征。“他是一个不断挑上司毛病的人。由于每天都有人挑毛病,上司就不会犯错误。有了魏征,工作应该会轻松一些吧。”魏征作为向中国唐朝时的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的“谏官”而闻名。唐太宗开创了被称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2018年3月,曾担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Barack Obama)在访日期间的演讲中表示,领导人身边全都是一味服从的人是“危险的”。奥巴马透露称,他在担任总统期间尽量主动倾听反对意见,暗中批评了接连更换政权高官的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

安倍也努力倾听各种各样的人的意见,自称明白“没有一味服从的人”。据称,菅义伟等身边人士会提出坦率的意见。

但是,将在总裁选举中挑战安倍的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指出,自民党内气氛压抑。石破在7月30日的广播节目中批评称,“自民党过去允许自由表达意见,但如今即使提出来,有时也不会被采纳。只要说点什么就会被厌恶。就像是揣度上意的集合体”。或许是“安倍独大”的副作用,自民党内越来越难以出现“魏征”。

安倍与官僚的关系如何呢?自民党政治协调会会长岸田文雄在7月21日的演讲中,对于首相官邸权力强大的现状表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灵活区分使用非常重要。近来自上而下过度发挥作用,普通官员的作用或许正在减弱。”

2014年启动的内阁人事局是首相官邸的自上而下机制之一。该局统一管理各省厅的高官人事。虽然其目的是防止阳奉阴违,但如果官僚变得一味观察首相官邸的脸色或者失去干劲,这一机制就将有害无益。更何况是揣度上意、进而营私舞弊。

迈向“后安倍时代”的争论焦点不仅涉及政策,还涵盖了官邸独大的系统和政治手段。

在安倍也读过的唐太宗言行录《贞观政要》中提到,魏征曾阐述称,君王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会有所懈怠、疏远敢于直言进谏的人,这样会导致国家灭亡。即使领导人注意避免身边都是一味服从的人,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类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这是自古及今的常有之事。安倍要想进一步构建长期政权,既需要足智多谋的属下,也需要进谏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