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釣魚人都知道要打窩,但這六個要點,你都做到了嗎?

釣魚人都知道要打窩,但這六個要點,你都做到了嗎?

但凡是釣魚人,肯定都聽過打窩這個詞,絕大多數釣友也都有打窩的習慣。打窩這個事,往小了說,也許有的朋友打了窩也沒見什麼效果,認為是沒意義的。往大了說,可能你今天是釣奶鯽二三尾,還是大鯽大鯉幾十斤,都能由打窩決定!

當然,世事無絕對,不能說打了窩就一定能爆護,也不能說不打窩就一定得空軍。但是,一般來說,打窩多少都是有效果的,那麼,有打窩習慣的釣友們,下面我講述的關於打窩的六大要點,你做對了幾點?

釣魚人都知道要打窩,但這六個要點,你都做到了嗎?

第一:須區分季節、風向和地點,要將此三者結合起來考慮。餌窩所以能夠聚魚,是因為誘餌在水中散發某種魚類所喜歡的氣味。

一般在靜水裡,在無風浪的條件下,氣味的傳播並無一定方向,是緩緩地向四周擴散;而在有風浪的情況下,這種傳播卻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即向著順風方向迅速傳播。如果下風處魚多,集魚就多,魚群會循味頂浪而上,聚到窩點;反之,下風處無魚或魚少,餌窩就不能直到較好的聚魚作用。每個釣點兩側的水域寬窄往往不同,一般說來,水域寬闊一側魚大且多,水域窄的一側魚小且少。

因此,打窩必須對季節、風向和地點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考慮後再打。

從季節方面來看,春季,下風一側為寬闊水域的側風一岸打窩效果較好。白天魚群大多聚於深水邊沿的淺灘處,在側風一岸打窩,誘餌的氣味就能隨著風浪,順著邊沿的淺灘傳得很遠,會引來大量魚群進入窩點。另外,在春季打窩,窩點打在水草、木樁等依傍物體的下風一側效果好,原因是物體阻擋風浪,使其下風一側的水體相對穩定,造成魚群久留的條件。

夏、秋兩季,魚多在深水中,因此餌窩打在下風處為寬闊深水的一岸效果好,側風一岸效果差。

釣魚人都知道要打窩,但這六個要點,你都做到了嗎?

第二:應該在調試好水線,選好了釣點,並且調好漂之後進行,這樣才能把窩打得準。

這一點說來並不難理解,打窩若打得不準,也許原本有魚的地方,咱們把窩子打到旁邊去了,魚兒反而都被吸引走了。

第三:掌握好誘餌在水面上的落點。打窩不能完全根據水面上浮漂所在的位置來進行,否則造成窩點偏差。另外,餌團或拋過了釣點、或正落於餌鉤上,也都對垂釣不利。

水有一定的流動性,以及我們拋窩料時,窩料所受的力為平拋運動或者拋物線,也就是說既有我們向前跑送的力,也有向下的重力。那麼在窩料入水時,受到水流和剩餘前拋力的影響,窩料並不是從何處入水,就會沉在那個位置的水底,這樣也會造成我們打窩時的誤差。所以我們在打窩時,也要通過觀察來預判拋投的位置。

為什麼正好落在餌鉤上反而不利呢?這和魚的攝食習慣有關。餌團入水後,很快被水泡開,散攤於水底,沒多久,就會擴散到較大的範圍。如果是一次投幾個餌團,其範圍就會更大。

這時,魚小心翼翼地從邊緣開始往裡吃食,等吃到中心有釣餌的地方,也就吃飽了。因此,餌團正好落在釣點不好。那麼,餌窩應該打在何處呢?最好是打在釣點的內側(即近岸一側),距離餌鉤半尺到一尺遠處。這樣,當餌團在水底擴散後,能使餌鉤正好處於餌窩的外側邊緣,容易被魚發現。另外,讓餌鉤處於餌窩的外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一般當魚群聚到窩點時,往往是大魚在外側(大魚比較狡猾,總是同人和竿離得遠些),小魚在內側和左右側,而且,外側魚的密度大。因此,投鉤點選在窩的外側上魚多,內側上魚少且小。

釣魚人都知道要打窩,但這六個要點,你都做到了嗎?

第四:窩不宜過大,更不要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如果窩打得面積很大,或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可能引來魚多一些,但不能使它們集中在一個較小的範圍,釣點上魚的密度會相對減少。一處窩引來的魚的數量總是有限的,不能讓有限的魚分散在較大的範圍。

第五:打窩後不能急於垂釣。這是因為魚進窩有一定的過程。一般說,春秋兩季,魚大量進窩約需半小時左右,夏天約需一二十分仲,冬天則需一兩小時。如果不等魚大量進窩就釣,容易驚嚇魚不敢進窩,尤其是驚動了頭魚不敢進窩,那就更糟糕。羊群裡有頭羊,魚群中也有頭魚。如果頭魚不進窩,多數也不會進窩,就是已經進窩的魚也會很快離窩的。

因此,必須等頭魚進了窩,放心地大量攝食時再垂釣。怎樣判斷頭魚和魚群進窩呢?魚群中頭魚發出的聲頻是很高的,當頭魚進窩後,魚群便紛紛進窩,在頭魚的指揮下搶食食物。如果沒有出現這種現象,通過觀察水面波紋和魚星,也能夠判斷魚群是否進窩。魚群進窩後,水中出現魚星和許多細小的氣泡,水面波紋也發生異常變化。總之,只要留心觀察,一定能夠判斷出魚群是否進了窩。

第六:打窩方法務必得當。以香精小米窩為例:為投擲方便,有人以麵粉和之成團,這樣誘餌集中,易致魚兒不見釣餌只見窩兒;同樣,為打窩方便,不少人發明使用了各類投餌器,都是盛具,投窩仍有集中之嫌。其實,打窩之要在“散”,讓魚兒“可即不可食”。饞得要命,又吃不盡興,三撿兩撿便撿到釣餌上去。不過也有人就幹小米抓起來一揚了事,“散”雖則散了,誘效卻差。而且“散”也得有個度,通常應以一二尺見方為宜。

如果是塊狀如糠餅,或者是現場加水開制的商品窩料,則打在釣點內側半尺到一尺左右為好(在第四點有詳解)。

那麼關於打窩的六個要點就給大家介紹完畢了,釣友們說說看,這六點,我們平時做對了幾點呢?

最後,不空還是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